老人借给八路军1100万,40年后拿借条找还款,还有用吗?

众所周知,在中国衰败时期,日本曾多次侵略我们的国家,当时有这么一群勇敢的人,

他们挺身而出无私奉献,为了捍卫祖国不畏艰难险阻,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也要保卫祖国和人民,他们就是八路军。当时对抗鬼子的时候国家也是处于困境当中,根本吃不饱饭。抗日是为人民服务、为国家服务的,所以他们就算饿肚子也不会打老百姓的注意,更不可能去抢劫平民百姓们。就算生活再艰难,他们也会坚持下去,因此,当时老百姓对他们也是非常恭敬和爱戴,也会力所能及的做出一些贡献。


老人借给八路军1100万,40年后拿借条找还款,还有用吗?

(八路军配图)

就算当时八路军再怎么难熬,也不会主动向穷人索要东西,更不会向生活有困难的人寻求帮助,他们本身就“泥菩萨过江”了,如果再吃了他们的粮食,那就等于断了人家的生路。不过战肯定还是要打的,俗话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如果不吃饭的话八路军怎么还有力气去打鬼子呢?所以他们就会向当地相对比较富裕的家庭要,但就算是富裕人家,也不能白白拿了别人的东西,他们是有自己的规矩的。只要拿了人家的粮食,就肯定会立下欠条,等到以后国家富裕了,粮食充足了,就可以拿着欠条去讨回。

老人借给八路军1100万,40年后拿借条找还款,还有用吗?

(图片源于网络)

当时八路军人数高达几万人,这么多人的粮食供给量肯定是千仓万箱,而且抗日战争持续时间那么长,自然而然就欠下了许多粮食。即便当时农民知道八路军早已“负债累累”了,但稍微富裕的家庭还是愿意伸出援手,甚至他们都没想过以后能归还。这样的情况持续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来国家开始慢慢富裕起来,政府也开始履行当时的诺言,所有人都能凭借欠条到政府去讨回当初借出去的粮食或其他物品,大部分都换算成钱了。但是当时通讯技术不是很发达,所以还是有一些人没有通知到位,导致至今还有人拿出欠条去找政府。

老人借给八路军1100万,40年后拿借条找还款,还有用吗?

(八路军配图)



时间过得很快,国家改革开放之后,人们渐渐的都步入了小康生活。过去40年后一个名为郭建英的老人,他拿着当年的欠条找到了政府,40年后的欠条现在还会有用吗?令他没想到的是,政府还是兑现了承诺,分毫不差的将钱还给了老人。抗战时期老人家里还算是比较富裕,八路军遇到困难就很大方的支援了,而且一下子就借助了1100万法币。但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后,郭建英家里家途中落,慢慢衰败了,日子一天不如一天,无奈之下只能翻出当年的欠条去找政府,没想到40年过去了还是有效。

老人借给八路军1100万,40年后拿借条找还款,还有用吗?

(欠条配图)

最终政府给了郭建英老人8万元,可能很多人会觉得奇怪,怎么1100万法币就兑换了8万元呢?这其中也是存在种种原因的,但是政府终究还是不会亏待郭建英老人的,8万元在1986年可算得上是巨款了,再加上法币严重贬值,所以到手8万是足够的。现在人们能处于和谐社会也多亏了他们,在此我为当时的八路军致以敬意,也为我国政府的这种行为觉得感慨万分,我国现在能如此繁荣昌盛,肯定也跟诚信有着不小的关系,我们应该继续弘扬这种美好的品质,对此你们有何看法呢?请留下你们宝贵的评论(喜欢这类文章的朋友不妨点个关注,坚持更新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