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時期有魯系軍閥嗎?爲什麼山東沒有形成如直系一樣的軍閥?

其實還是有所謂“魯系軍閥”集團的,北洋軍閥時期,原隸屬於奉系的軍閥張宗昌,曾統治山東數年之久,幾乎半獨立於奉系,堪稱北洋軍閥時期的“山東王”,他麾下的部隊,也可稱之為魯系軍閥部隊。

民國時期有魯系軍閥嗎?為什麼山東沒有形成如直系一樣的軍閥?

山東

而到了國民黨時期,最有名的“山東王”莫過於大名鼎鼎的“飛將軍”韓復榘了。中原大戰之後,韓復榘以出賣他的老長官馮玉祥為代價,被蔣介石任命為山東省主席,從此開始了對山東長達七年的統治。韓復榘對於蔣介石國民政府,完全聽調不聽宣,韓復榘及其麾下的部隊,也可稱之為魯系軍閥。

民國時期有魯系軍閥嗎?為什麼山東沒有形成如直系一樣的軍閥?

韓復榘

但是,如果將魯系軍閥與北洋軍閥的奉系、皖系和直系相對比,那麼的確是遠遠不夠格。為什麼山東沒有形成龐大的魯系軍閥集團呢?

原因也很簡單:雖然山東有著豐富的資源,3000多萬人口,優越的地理位置,但是,由於山東地處華北地區,又由於其豐富的資源和地理位置,歷來是兵家必爭之地,無論是哪一個派系統治的華北地區,山東都成為其志在必得之地。因此,面對各方勢力的虎視眈眈,山東猶如地處中原的河南省一樣,始終無法形成強大的派系。

1915年,由於袁世凱悍然稱帝,遭到了包括北洋軍閥內部在內的幾乎全國人民的共同反對,也由此引發了護國戰爭,袁世凱在被迫取消帝制後去世。

民國時期有魯系軍閥嗎?為什麼山東沒有形成如直系一樣的軍閥?

北洋軍閥

袁世凱死後,由於麾下的北洋軍閥沒有一個能夠有足夠威信、能力和實力接替袁世凱的人,北洋軍閥正式分裂為段祺瑞的皖系,馮國璋、曹錕、吳佩孚的直系和張作霖的奉系三大派系。這三大派系,也成為當時中國佔領地盤最廣、人數最多、實力最為強大的三支軍閥隊伍。他們也被認為是最有可能統一全國的軍閥。

民國時期有魯系軍閥嗎?為什麼山東沒有形成如直系一樣的軍閥?

1916軍閥割據圖

除了這三大北洋軍閥派系之外,全國各地依然盤踞著大大小小的軍閥,如佔據山西的軍閥閻錫山,在徐州的張勳,佔據雲南、貴州的唐繼堯,盤踞西北的西北諸馬等等,當然也包括佔領山東的山東軍閥。

但是,這些大大小小的軍閥,包括曾一度統治山東的山東軍閥張宗昌,最鼎盛時也不過佔據山東一省之地,無論是所佔據的地盤,還是軍隊人數,乃至於軍隊戰鬥力,都遠遠無法與直系皖系奉系相媲美。

民國時期有魯系軍閥嗎?為什麼山東沒有形成如直系一樣的軍閥?

張宗昌

至於吳佩孚是山東人,其麾下的部隊不被稱為魯系,而被稱為直系,是因為吳佩孚並非直係軍閥的創始人,而只是後期的領導人。直係軍閥並非是吳佩孚創立,而是由“北洋三傑”之一的“北洋之狗”馮國璋創立的,馮國璋及派系主要將領是直隸人,因此,他麾下的派系也被稱為直系。

民國時期有魯系軍閥嗎?為什麼山東沒有形成如直系一樣的軍閥?

吳佩孚

雖然吳佩孚在馮國璋死後,成為了直係軍閥的首領,並帶領直系走到了前所未有的巔峰,但是,因為吳佩孚並非創始人,因此其麾下的派系仍被稱為直系,而非魯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