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新一屆發審委IPO審核更嚴?名單將公示,兼職委員或取消

金證券記者 張賀

2017年9月30日,證監會第十七屆發行審核委員會委員63人名單公示,被稱為大發審委的各委員當年10月9日走馬上任。

轉眼間,一年任期即將屆滿。按照《發行審核委員會辦法》,發審委委員每屆任期一年,可以連任,但連續任期最長不超過兩屆。發審委委員每年至少更換一半。

“發審委遴選委員會正在選聘新一屆委員,篩選、面試、考察等一系列工作要做,擬任人選很快就會出來,時間應該和去年差不多。”接近監管層人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記者注意到,去年9月22日,發審委遴選委員會研究確定了擬任人選,9月30日被正式聘任的委員名單公示。

這一屆發審委效率很高

“不出意外的話,2018年第150次工作會議就是本屆發審委最後一次對發行人進行審核”,接近監管層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說,市場此前傳言,9月15日開始,證監會暫停初審會一個月,等待發審委換屆後再重開。

記者注意到,9月18日發審委將召開兩場會議,第149次會議審議青島港國際股份有限公司、福萊特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第150次會議審議浙江恆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首發申請。

按照要求,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的審核工作流程分為受理、反饋會、初審會、發審會、封卷、核准發行等主要環節,分別由不同處室負責,相互配合、相互制約。

《金證券》記者瞭解到,初審會由審核人員彙報發行人的基本情況、初步審核中發現的主要問題及反饋意見回覆情況。初審會由綜合處組織,發行監管部相關負責人、相關監管處室負責人、審核人員以及發審委委員(按小組)參加。發審委員不固定分組,採用電腦搖號的方式,隨機產生項目審核小組,依次參加初審會和發審會。發審會召開5天前中國證監會發佈會議公告,公佈發審會審核的發行人名單、會議時間、參會發審委委員名單等。

統計顯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17日,第十七屆發審委共計審核234家企業首發申請,其中135家企業成功過會,85家被否,14家暫緩表決,過會率57.69%。

“去年主板發審委委員和創業板發審委委員合併,組成了大發審委,當時業界還有些質疑,但從履職一年情況來看,雖然審核尺度收緊,但更關注企業財務數據真實性,嚴控審核質量和風險,發審效率大大提高了,IPO堰塞湖也緩解了。”北京某券商投行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說,業內對第十七屆發審委還是高度認可的。

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目前IPO排隊現象已大幅緩解。截至9月13日,中國證監會受理首發及發行存託憑證企業288家,其中未過會企業中正常待審企業降至222家。而在2016年6月份,IPO排隊待審企業數量一度接近700家。

下一屆發審委可能更嚴

“過會率只有五成多,審核非常嚴。”上述北京圈投行人士稱,從本屆發審委的問詢情況來看,問題更加細化,由以往的以財務指標論英雄轉為注重數據背後的真實情況,堅持問題導向,謹防帶病上市。他判斷,新一屆發審委會繼續這種嚴格作風。

但有深圳投行人士對《金證券》記者表示,第十八屆發審委應該更嚴,原因是發審委的兼職委員很大可能要取消,加大中介機構高管任職專業委員的比例。

證監會網站信息顯示,第十七屆發審委由42名專職委員和21名兼職委員組成。其中,來自證監繫統的委員有33人,均為專職委員;來自國家部委、高校、金融機構等證監繫統外的委員有30人。42位專職委員中,其中33位來自證監會系統,9位來自會計師事務所和律所。《金證券》記者注意到,目前的21名兼職委員,基本是部委官員、高校教授和金融機構高管。

“提高會計所、律所等中介機構的比例,意味著專業性的話語權更高,更看重實質性的信息披露,估計問詢會更加細緻和深入,但由於主動撤回材料公司增加,有利於優質擬上市企業,有可能反而拉動過會率的提高。”上述深圳投行人士還表示,取消兼職委員,也是給證監繫統專職委員減負,畢竟目前工作強度太高,隨著以後創新品種越來越多,也需要大量專職委員。

9月12日,年僅54歲的發審委委員李國春在證監會食堂暈倒,心臟驟停,後搶救無效不幸離世。李國春生前任黑龍江證監局公司監管處處長,是42名專職委員之一。自去年9月30日任發審委委員以來,參與審核過40家企業的首發和可轉債申請。9月11日,他還參與了深圳市隆立科技的首發上會審核。

“我們手裡有個項目一直在趕,但還得等到國慶後了。”一家券商投行部人士對《金證券》記者透露,其保薦的項目由於一些原因未趕在9月上會,將推延至國慶後上初審會,到時應該是新發審委員,“新委員剛開始肯定會比較嚴格,對一些審核流程、審核尺度把握都需要慢慢摸索和熟悉。”他表示,投行圈不少項目,大家的觀點都是如果9月趕不上,就索性再等兩個月,看看情況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