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退市制度沒有“史上最嚴”,而是將持續升級|資色

證監會:退市制度沒有“史上最嚴”,而是將持續升級|資色

今日頭條

● 證監會:退市制度沒有“史上最嚴”,而是將持續升級

10月23日,新華社刊文稱,退市新規落地威力初顯,監管部門和市場人士表示,退市新規傳遞出三大監管信號。

信號一: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公司“出一家,退一家”

上交所強調,對於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的上市公司,有一家退一家。

深交所表示,針對嚴重危害市場秩序、嚴重侵害群眾利益、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重大違法公司,堅決做到“出現一家、退市一家”。

信號二:退市制度改革仍將隨著市場發展持續完善

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相關負責人說,隨著科創板的推出、證券法修改完善等資本市場重大改革的推進,退市制度未來也將繼續完善。從這個意義上說退市制度沒有“史上最嚴”,而是將持續升級。

信號三:退市常態化將成為大趨勢

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認為,伴隨打造“進退有序、優勝劣汰”市場生態的進程,退市常態化將成為大的趨勢。

資本圈關注

● 央行徐忠:大幅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

11月23日,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徐忠表示,人民銀行將在自貿試驗區建設中積極擴大金融業對外開放,鼓勵自貿試驗區先行先試,優先落地各項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措施。

將逐步縮短金融領域的負面清單,在涉及金融牌照的全領域放鬆外資金融機構持股比例限制,大幅度擴大外資金融機構業務範圍。

● 證監會:繼續整合行政處罰力量,嚴懲資本市場違規行為

11月23日,證監會新聞發言人常德鵬表示,近年來派出機構行政處罰水平不斷提升,囊括市場操縱、內幕交易、中介機構未勤勉盡責等各類違法行為,對轄區各類違法行為及時查處,證監會將繼續整合行政處罰力量,上下聯動,嚴懲資本市場違規行為。

● 自貿區迎來重磅新政,個人可投資境外證券

11月23日,中國政府網發佈《國務院關於支持自由貿易試驗區深化改革創新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支持自貿試驗區內符合條件的個人按照規定開展境外證券投資。

● 中國最大醫藥併購案將誕生

11月22日晚間,上海萊士公告,擬作價約50億美元併購全球血液檢測領域的絕對龍頭企業GDS,同時,公司還將擬作價約5.89億歐元併購德國擁有70年曆史的全球性全產業鏈血液製品公司Biotest。這兩項交易的金額摺合人民幣將近400億元,如果交易順利完成,上海萊士將誕生中國史上最大的醫藥併購交易。

● 穆迪戴樂賢:儘管匯率承壓,但中國仍有投資吸引力

11月23日,據財新網報道,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亞太區首席信用總監戴樂賢(Michael Taylor)表示,儘管當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承壓,中國仍然具有投資吸引力。

戴樂賢認為,外資持續流入有幾方面原因。技術面上,中國資產被納入一些國際主要指數,基本面上,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股市”仍然被投資人看好,其經濟高增長足以吸引外商來華投資。

胡潤報告:股票是新中產人群最多選擇的理財產品

10月23日,胡潤研究院發佈《2018中國新中產圈層白皮書》,報告顯示,中國中產家庭數量已達3320萬戶,其中新中產1000萬戶以上。股票是新中產人群最多選擇的理財產品,其次是寶寶類互聯網理財、房地產、商業保險和銀行儲蓄。

● “伊利謠言案”上訴案宣判: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11月23日,呼和浩特市中院對原審被告人劉成昆犯尋釁滋事罪上訴一案,依法公開開庭宣判,裁定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院認為,劉成昆唆使鄒光祥在明知沒有客觀依據且在未盡核實義務的情況下,編造虛假信息在網絡上發佈並被大量傳播,經伊利公司明確告知系虛假信息後,仍不予刪除,造成公共秩序混亂。

私募觀點

重陽投資:A股長期健康發展迎來歷史性機遇

11月16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分別發佈《上市公司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實施辦法》,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制度正式落地。

11月23日,重陽投資發表觀點稱,目前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執行情況稍顯滯後,期待退市新規快速發揮作用。不過,此次交易所發佈的重大違法強制退市原則、內容、程序皆明確、嚴格並超出市場預期,顯示退市制度建設已動真格。我們認為退市新規有望積極快速發揮作用,A股的退市常態化已在途中。

重陽投資認為,雖然今年以來市場波動較大,但監管層推進A股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決心明確、態度務實、措施有力、成效漸顯,A股的長期健康發展已迎來歷史性機遇。

證監會:退市制度沒有“史上最嚴”,而是將持續升級|資色


聲明:凡註明“聰明投資者”的作品,版權均屬聰明投資者。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違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記錄和傳遞信息,不代表“聰明投資者”贊同或反對其觀點。

證監會:退市制度沒有“史上最嚴”,而是將持續升級|資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