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劉邦謀劃得天下,劉邦稱帝後爲自己謀劃功成身退

在古代做皇帝難,做官難,做妃子難,做太監宮女也難,反正豆貓覺得在古代做啥都不好做,今天來給大家聊的就是謀士,給那些有雄心壯志想稱霸天下的人做謀士也不是一件簡單的事,謀劃不好一刀把你宰了,謀劃好了天下到手之後還是會把你宰了,完全看你效忠的人的心情。

為劉邦謀劃得天下,劉邦稱帝后為自己謀劃功成身退

有野心的人想要得到天下除了自己有本事還需要有能人相助,就比如趙匡胤,趙匡胤算得上是皇上之中武功最厲害的一位,當然,腦子也不賴,要不然人家咋能當皇帝,還有就是有人幫忙打仗,趙匡胤稱帝之後害怕曾經幫助自己的人有了野心,自己不得不多多提防,於是他想了一招把開國大將的兵權都收回,這和朱元璋比起來沒什麼,最起碼功臣的命還有,朱元璋狠到全部誅殺,為此喪命的有四千多人,殺這麼多人,夜裡睡得著嗎,不怕冤魂來找啊。

為劉邦謀劃得天下,劉邦稱帝后為自己謀劃功成身退

還有就是劉邦,劉邦當了皇上之後就把之前幫助他的謀士將士都給解決了,比如蕭何,韓信,樊噲,這些都是幫著劉邦拼命打天下,為了劉邦的大業在所不惜,對劉邦也是忠心耿耿,其實劉邦殺他們也不難理解,劉邦奪得天下之後自己也說過,要是沒有蕭何韓信他們自己也不可能會這麼快打敗項羽,不如蕭何張良的謀略好,不如韓信帶兵打仗好,這既是誇獎,也是羨慕嫉妒,自己現在得到了他們的傾心相助,萬一哪一天他們想通了想自己做皇帝,那時候的局面就不是劉邦可以控制的了。

為劉邦謀劃得天下,劉邦稱帝后為自己謀劃功成身退

自己剛剛稱帝,根基還比較不穩定,為了牢牢掌權,把曾經最得力的左膀右臂都砍掉,蕭何韓信樊噲,唯有讓他們永遠躺在那裡起不來自己才能真正對他們放心,再有忠心也抵不過劉邦的疑心,該死的都被劉邦弄死了,只有一人得以逃脫,他就是張良。

為劉邦謀劃得天下,劉邦稱帝后為自己謀劃功成身退

張良都挺熟的哈,他也是劉邦身邊一個不可多得的人才,張良是個很老謀深算的人,在跟隨劉邦之前張良對秦始皇恨之入骨,巴不得哪天可以弄死他,可惜自己勢單力薄,許是上天安排的緣分,張良遇見了劉邦,劉邦一心想要奪取天下的壯志張良也看在眼裡,生在亂世遇到個好​主子不容易,於是張良選擇跟在劉邦的身邊,雖然不上戰場,可張良在軍帳內的運籌帷幄足以讓劉邦決勝千里。

為劉邦謀劃得天下,劉邦稱帝后為自己謀劃功成身退

劉邦敗項羽少不了韓信為他拼死殺敵,也少不了張良為其出謀劃策,文人武才劉邦都有,何愁打不下這天下呢,眾人齊心協力把劉邦推上了皇帝寶座,坐上皇帝的位子之後劉邦也意識到一切並沒這麼輕易的結束,自己想要坐的更久必須除掉一些心腹,以免日後成為心腹之患,大局已定張良選擇了全身而退,現在的劉邦已經不是當初那個勢單力薄的劉邦了,自己也不需要再呆在劉邦身邊了,否則只會招來殺身之禍。

為劉邦謀劃得天下,劉邦稱帝后為自己謀劃功成身退

在劉邦封賞幫他打天下的兄弟們之時,張良只要了一個小縣城作封地,然後一直請病假,朝中的是一概不理不摻和,唯一一件插手的事就是太子劉盈的事,當時劉邦想廢掉劉盈,但是在呂后聯合群臣阻止之下保住了太子,保太子這件事張良也摻和了,可能是他故意摻和的,因為劉盈是呂后的寶貝兒子,保住太子就是幫了呂后的一個大忙,呂后欠張良一個人情,劉邦除掉韓信的時候呂后也幫了忙,所以日後萬一張良有什麼不測呂后肯定也會放張良一馬,張良就靠他早已看穿一切的眼光和智慧的頭腦保住了自己的命,讓自己得以在小縣城平安終老。

為劉邦謀劃得天下,劉邦稱帝后為自己謀劃功成身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