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一次,東晉畫家顧愷之從外地訪友回來,在回家的路上,租了一條船,沿著河水流而下。河面上碧波盪漾,煙水迷離。他攜了一壺酒倚在床頭,自斟自飲,欣賞美景。忽然,在水霧中,出現了一個身姿飄逸的女子,她婉約秀美,衣衫飄飄地踏浪而來。

這是隻聽“咚”的一聲,女子的身影一下子融化在了碧波之中,消失不見了。顧愷之猛地一睜眼,原來是做了一個夢,是酒壺掉到船底發出的聲音驚醒了他。

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他起身詢問船家:“這條河叫什麼名字?”船家答道:“叫洛川。”聽到洛川兩個字,顧愷之想,莫非剛才在夢中見到的女子,就是百餘年前,令大才子曹子建魂牽夢縈的洛水女神嗎?這時他腦海中不禁浮現出了曹植所做的那一篇文辭華美的《洛神賦》,想起了曹植與洛水女神之間的一段美麗故事:

曹植,字子建,是三國時期魏國傑出的文學家、詩人,是曹操的第三個兒子。一次,曹植帶人經過洛川到山東辦事,當時太陽即將落山,他們走得人困馬乏。一行人就在洛川水邊小憩。曹植在岸邊欣賞落日下洛川的美景時,看到一位美麗的洛水女神,踏著粼粼的波光,衣襟飄飄地向他走來。在夕陽的映射下,女神的身影就像驚鴻一樣美麗多姿。

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原來洛川的女神——洛神,她感受到了曹植高貴儒雅的氣質,踏浪而來,與他見面。在談話之間,曹植與洛神一見鍾情。洛神送給曹植幾株靈芝仙草,曹植解下玉佩,託清波粼粼的洛川帶給洛神。

到了晚上,僕人們支起床榻,請曹植休息。誰知這時候洛神又出現在了曹植面前,曹植欣喜若狂,情不自禁地對洛神傾訴著種種心事。美麗的洛神輕啟朱唇,輕言細語地撫慰曹植。兩人互訴衷腸。相會的時光那樣美好,可惜轉瞬即逝。天亮了,洛神不得不坐上雲車,在侍從們的簇擁下,戀戀不捨地離開了曹植。華美的雲車,綵帶飄舞,六龍駕車飛馳,載著洛神越走越遠,漸漸地和洛川洶湧的波濤融為一體,再也看不見了。

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曹植急忙命令僕從備下輕舟,逆流而上,追趕洛神。無奈仙凡阻隔,人神道殊,曹植再也尋不到洛神的蹤影。只好傷心地渡過洛川,啟程上路了……

這時,顧愷之坐在船頭,看著洛川的點點波光,回想著曹植和洛神的故事,他想,為何不把這個故事畫出來,讓曹植和洛神的形象,同他們的故事一起常留在世上呢。於是,他拿出筆,開始構思畫面。顧愷之想:是畫一張洛神初見子建的畫好呢,還是畫一幅洛神與子建情深意濃、互贈信物的畫好呢?他不停地將頭腦中的一些構思繪製下來,然後反覆修改、添加,直到故事的每一個經過都被畫成了草稿。

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可是顧愷之覺得無論是哪一個畫面,都不能很好地把這個如夢似幻的故事表現出來。他每畫一張,就丟掉一張。畫過的組紙被丟了一地,顧愷之仍在輾轉徘徊,總覺得不得要領。後來,他畫累了,就把剛剛丟棄的畫稿,一張張地拾起,按照曹植和洛神見面的順序排到了開來,細細地審視

第一張,曹植初見洛神;

第二張,神人相對,曹植與洛神一見鍾情

第三張,兩人互贈信物,洛川中眾神嬉戲,一片歡樂情景;

第四張,兩人互訴衷腸

第五張,洛神無奈歸去,兩人依依不捨;

第六張,曹植命人駕起輕舟,直追洛神;

第七張,曹植無功而返,寂寞地追思洛神

第八張,人神道殊,曹植傷心離去。

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顧愷之反覆地審視著眼前的每一張畫作,沉吟半晌,忽然心中有了一個想法。船到岸之後,他立刻僱車,馬不停蹄地返回家中。到了家裡,他靜思默想,閉門謝客,專心進行創作。

顧愷之的一些朋友聽說他外出歸來,結伴過來看他。到了顧愷之家,都被他的家人擋在了書房外面。朋友們以為他有什麼事情,過了一段時間以後,相約再來。這樣反覆了幾次,都沒有見到顧愷之的面。朋友們莫名其妙,就詢問他的家人,顧愷之是生病了還是出了什麼事。家人回答說:“主人並沒有生病,只是從洛川回來,就是這樣子了,不知道他出了什麼事。”一個叫裴楷的朋友說道:“莫不是他像曹植一樣在洛川遇上洛神了?”大家聽了一齊笑了起來。“對,我是遇見洛神了,還把曹植和洛水女神帶到這裡來了。”忽然一個聲音插了進來,朋友們一片譁然。只見書房的門打開了,顧愷之從裡面走出來,繼續說道:“他們就在我的書房裡。”朋友們面面相覷,裴楷將信將疑,頭一個跟顧愷之走進了書房。

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書房中有一幅剛剛畫好的長卷,寬約1尺,長10餘尺,畫卷的開始,有一位含情脈脈、儀態萬千的神女,自河上踏浪而來。一眼望去,整幅長卷,婉轉流暢,氣脈貫通。一個朋友不禁說道:“莫非你畫的是《洛神賦》?

朋友們見到的確實是顧愷之畫的《洛神賦》,一幅精妙絕倫、情節緊湊的《洛神賦》。原來,最後顧愷之將曹植和洛神故事的每幅場景都畫在了這一幅長卷上。

整幅長卷構圖嚴密,場面宏大。長卷中一根根線條畫得像春蠶吐絲,筆力綿密勁韌,筆跡圓熟。畫中的洛神徜徉於洛水之上,凌波微步,眼中彷彿暗含秋波,欲對看畫者訴說無盡心事

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畫卷穿過了時間與空間,畫面從曹植在洛水初見洛神開始,到鍾情,到贈物,到訴衷情,直到洛神飄然而去為止。顧愷之將兩人若即若離、纏綿悱惻的情懷描繪得淋滴盡致。

曹植與洛神相依時的歡樂,離別時的惆悵,他們對幸福的嚮往和在現實人生中的種種失落,全部通過畫筆展現在人們面前。把這對人神相殊、仙凡阻隔的戀人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美好感情的懷念,交織在一起,繪成了這一幅如夢如幻的《洛神賦》。

原來是在夢中見到洛水女神 才讓顧愷之畫出如此精彩的《洛神賦》

而且畫卷中不僅僅繪有人物,還繪有起伏的山水,掩映的樹林有鴻雁、游龍,有荷花、秋菊,更有美麗的彩霞與紅日。在這樣一幅長長的畫卷中,顧愷之熔山水、花鳥、人物為一爐,所有的內容都被他刻畫得生動傳神,呼之欲出。

顧愷之的朋友們將長卷細細地從頭欣賞到尾,大家讚不絕口,紛紛認為這幅畫作不同凡響。裴楷則開玩笑地說:“顧愷之果然名不虛傳,是為當世的才絕’與“畫絕’。看他閉門謝客,痴心作畫,對外面的事不理不睬的樣子,更算得上是名副其實的痴絕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