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相声50年现状?

海豚饭店77319747


相声近50年的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这行的艺人经历了从街头进体制又市场化这样一场悲喜交集的"旅程"。



马三立、候宝林、刘宝瑞等老一辈大师历尽运动浩劫,总算有个夕阳无限好,马季、姜昆、候耀文、冯巩这一辈正当年,尽享体制内的风光,又能走穴挣钱,可谓名利双收。好日子过久了,就不思进取,没新作没新人,又有流行音乐及小品等的冲击,相声一度江河日下,差点与京昆梆豫等量齐观,令人心痛!


这里我要着重提一位先生,他叫梁左,听听王朔怎么介绍他:"梁左先生1986年开始相声研究和创作,和姜昆等多位名家合作,推出《虎口遐想》、《电梯奇遇》、《特大新闻》、《小偷公司》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相声名段。从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几乎历年春节晚会上都有他的佳作,成为独领风骚的一代相声作家。他的创作给相声这一中国古老的曲艺形式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形成了强烈独特的个人风格,对相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之交的中兴做出了他人难以企及的巨大贡献。"




随着梁左先生的去逝,相声也越来越没有生机,直到郭德纲橫空出世。


相声回归小剧场才是相声行业真正彻底市场化的开始。

市场经济有一个著名的"八二定律",即80%的资源掌握在20%的人手里,比如BAT在各自行业里一家独大,也就是说郭德纲是相声行业的"马云",德云好比阿里,那么青曲、名流、西岸、众友加起来相当于京东,相加占了近九成份额。

这就是相声的现状!

那么未来呢?且听下回分解~(向单先生鞠躬!)


肖铅笔8


姜昆的早期作品还是很受欢迎的,主要是梁左的创作很契合当时的民情,适应当时的大环境 。当然根本原因还是梁左的才华和姜昆的表演技术,二者结合,是当时相声界的佼佼者。特别是电视和广播的传播,因此当时的姜昆被评为十大笑星是实至名归。

但是,因为梁左的英年早逝,姜昆没有了作品的源泉,而姜昆的创作能力太差,没有新的作品出现,老一辈的相声演员们也一个个销声匿迹,相声园地一片荒芜。

这时候郭德纲的出现,让喜欢相声的观众眼睛一亮,特别是郭德纲的相声内容里面传统的东西很多,这时候观众们听到了久违的传统相声节目,再加上郭德纲于谦的表演出类拔萃,特别是德云社的青年演员们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了,而且很有几个颜值高才华出众的演员,受到了老中青观众的一致好评。

这个问题,当然会有同行的不认可,也有的很嫉妒,这就成为相声界矛盾冲突的源头。而很多观众扬郭抑姜的情形,让作为十大笑星曲协领导的姜昆同志很不惬意,于是,体制内的相声演员们和私营团体的德云社就有了明显的冲突和敌对情绪。

但是,相声是来自于民间服务于民间的大众艺术,听相声的很多人都是工作在最基层的工人出租车司机,观看相声的观众是参差不齐,因此激烈的偏颇的评论是肯定的。而更多的基层老百姓一面倒的评论也是很自然的。

作为一个喜欢相声的人,我当然不希望相声界分成势不两立的两大阵营,还是希望双方能够互相融和互相包容,联合起来,把好的相声作品奉献给全国人民,让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园地繁荣昌盛。



小路--118


以个人浅見,当下相声艺术的发展是可喜需谨慎?首先。相声艺人的文化较前面广和有很大提升,年轻人热爱和追求值得点赞!相声是以语言艺术为主的,重要的是以故事和典型人物的创作,在过程中包袱铺垫平稳,扣子系的好抖得响才更值得称赞。特别要防止大喊大叫、又蹦又跳的乱象必然干扰要表达的思想性。就个人覌察相声有优劣之分,好段子演技水平不同效果各异。当然,覌众需求也有差异,年少覌众爱热闹逗笑,中老年更注重艺术性和思想性能反映时代发展的需要。見识粗浅,您能认可吗?


天雨1469272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