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最容易被忽略的易错点——去括号

去括号是一个让很多学生都头疼的问题,因为涉及到的内容简单,就那么几句话,一讲就会,但是一做就不对。为啥呢,人们都有一个误区,喜欢推己及人,自己认为简单的东西,觉得别人接受起来也相对容易。所以很多老师也忽略了这一点。

七年级最容易被忽略的易错点——去括号

“去括号”,是一个值得所有学生去重视的知识点,如果掌握不好,会影响到初中阶段的所有计算。理解能力超强的学生,可能自己能悟到去括号的真谛,通解能力一般的学生,如果只告诉他一句“注意变号”,那他可能永远也想不通,“变号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

听到学生说过最多的一句话,“哦,懂了,去括号的时候要变成加号!”这种情况,就属于完全没搞懂,觉得有减号就要变加号,因为老师举例子的时候,可能只强调了这一点。

我们就来研究一下,这个“去括号”,怎么才能把它搞透!


例1:

七年级最容易被忽略的易错点——去括号

其实这里变号都还容易理解,括号前的负号还真不好处理。因为小学生的习惯就是这样,能算的算,不能算的抄下来,图上红圈内的负号,确实一直没有参与计算,所以一直抄下来咯!这就是小学生思维带来的重大影响,如果不及时转变成初中生思维,初中数学就真的难学了。

正确的处理方法,应该要考虑乘法分配律,像这种括号前面没有系数的,就当成+1或者-1,此题就应该把括号前面的负号看成-1,然后乘法分配律,搞定。

七年级最容易被忽略的易错点——去括号

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 把括号前面看成-1,
  2. 把-1看成一个整体
  3. 分别乘
  4. 优先解决符号

例2:

七年级最容易被忽略的易错点——去括号


如此看来,想要完美理解去括号,符号的问题也不容忽视,那就顺便来聊一下符号的问题。

一般来讲,上初中以后,都要转变一个思维习惯。小学生把5-4,理解成5-4。初中生就不能仅仅认为是5个减去4个了,还要能一眼把它看成+5与-4的和,这才能正确去解释交换律,这也是初中生的正确思维习惯。

七年级最容易被忽略的易错点——去括号


这样一来,所有与去括号有关的问题,是不是都解释清楚了呢?我在前面的文章中也提到,如果符号和括号处理不好,计算是非常容易出错的,而且,一开始没有养成正确的计算习惯,以后想要纠正,特别难。

所以,才上初一的孩子,请家长告诉他符号的处理和去括号的理解方式。

初二的孩子计算不太好的,请家长出两个题考一考,看他们是不是这两方面的错误。

初三的孩子计算还是不太好,家长就要反省一下了,早干嘛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