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知者……來自羣體力量的改變

無知者……來自群體力量的改變

18世紀末期,伴隨著歐洲啟蒙運動的興起,法國爆發了一場席捲全國的革命,導致法國波旁王朝土崩瓦解。法國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在法國爆發,以攻佔巴士底獄為標誌!攻陷這座有兩百多年曆史的監獄之後,卻只有七名囚犯。能關七名囚犯的監獄大家當然知道他們真的是罪犯。

無知者……來自群體力量的改變

似乎沒有目的的革命

當時的法國分為三個等級,國王和教士為第一等級,貴族為第二等級,農民無產者為第三等級。很多人認為第一二等級對第三等級的壓迫導致了革命的爆發,也有很多人認為當時法國的自然災害導致革命的爆發,其實這些說法都不準確。法國革命爆發的時候剛好是法國經濟社會環境好轉的時候,那為什麼最後還是爆發了革命!

我們來分析一下當時的革命的派別,答案就自然展現出來了。

無知者……來自群體力量的改變

巴黎變成了屠宰場

首先是吉倫特派當年的8月10日,巴黎人民起義之後,吉倫特派奪取了政權,9月22日成立了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同時吉倫特派頒佈法令,強迫貴族退還公有土地,沒收教會土地並分給農民。

這道法令導致了很多貴族和教士出逃,當然很多人在出逃的時候被處以極刑,1793年1月21日法國國王路易十六被處死。短短兩三年內,法國原來的社會形態,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崩潰。

無知者……來自群體力量的改變

其實有時候領導者是意識形態

但是吉倫特派卻沒有適合於當時法國情況的整體的管理制度。反而將主要的力量用於反對雅閣賓派的羅伯斯庇爾,吉倫特派在自己的高聲呼喊中處死了國王又在雅閣賓派的高呼和反對中滅亡。

1972年秋季,打擊投機商人和限制物價的群眾運動爆發高漲,要求全面限定生活必需品價格,並採用恐怖手段打擊商人。1792年4月份伴隨著吉倫特派江鈴迪穆裡埃的投降吉倫特派的統治宣告結束。

法國迎來了摻雜著恐怖因素的雅閣賓派轉正時期,雅閣賓派專政廢除封建所有制,並開始了強烈的鎮壓活動。不性的是雅閣賓派過於激烈和恐怖的政策,在民眾冷靜之後他的內部產生了分裂和內訌。

1794年6月情緒激烈的法國民眾全體代表一致推選羅伯斯庇爾為主席,當他出現在群眾面前的時候,群眾高唱讚歌熱烈祝賀,羅伯斯庇爾威望空前高漲。

無知者……來自群體力量的改變

傷害

可是最後羅伯斯庇爾因涉及陰謀被送上斷頭臺,死的時候只有36歲。之後的熱月黨人卻企圖回覆法國波旁王朝的專制政治。這時候我們用屁股想一想都知道不可能再回到以前的統治了。

1796年--1797年拿破崙經過霧月政變掃蕩歐洲,再一次統治法國。到此法國大革命這場鬧劇才落下帷幕,可是整個國家的傷痕是無法抹去的。

法國大革命1789年到1799年十年間約150000人喪生,其中送上斷頭臺的16594人,在1794年6月到7月間一個月時間有1351人在巴黎處決。1789年法國人口總數2860000而到了1795年法國總人口為28103000。可見大革命期間的血腥程度。

回顧法國大革命我們到底想說什麼呢?

無知者……來自群體力量的改變

攻佔巴士底獄

法國大革命一開始給民眾的是一個紅彤彤的世界到來的期望,可是真正帶來的確是血粼粼的巴黎,高喊口號,民情激憤,使得個人在群體中變得無知。

群體活動導致個人開始短暫的放棄自身利益,而是一味的衝向所謂的集體的目標,任何反對者都將成為他們的敵人。人們不是熱愛自由,而是討厭敵人,人們奔向了自由在意的卻是背後關上的門。

群體使人“強大”是因為他們暫時放棄了思考,一個精明能幹的人在群體中顯得無能甚至被他們忽略,更有可能變成強大洪流的絆腳石被處理掉。等到洪流過後只剩下一片泥濘,和他們的悲傷。

無知者……來自群體力量的改變

心裡學家勒龐

勒龐在他的《烏合之眾》裡面寫到:任性是惡的,這裡的惡針對的是群體而不是個人。

所以如果有人激烈的激憤的給你們承諾未來將是紅彤彤的世界需要大家一起激烈的行動的時候,你就可以吐在他臉上然後離開,因為激憤的承諾一般會給社會帶來無法挽回的惡果,到時候就是萬事皆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