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誇下海口要讓長江斷流,可惜連一條小河都沒能渡過去

淝水之戰是當時東晉和前秦之間發生的一場影響深遠的戰鬥,也是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案例。其實看淝水之戰的經過,

會讓你感覺到前秦的皇帝苻堅,一個統一北方的雄主,怎麼會在淝水之戰中表現的這麼弱智的疑問,其實筆者在看淝水之戰的過程當中也是有這樣的疑問。

淝水之戰發生在公元383年,前秦是當時北方少數民族政權之一,是由苻健建立,等到苻堅即位之後,因為崇尚儒學,注重文教,得到王猛的輔佐,王猛可是不次於諸葛亮的牛人。在王猛的輔佐下,前秦國力強盛,並且於370年滅掉鮮卑族政權前燕。

此人誇下海口要讓長江斷流,可惜連一條小河都沒能渡過去

之後陸續滅掉其他幾個盤踞北方的割據政權,統一北方,儼然有氣吞天下的大勢。在王猛還活著的時候一直勸諫苻堅不要輕視東晉,但是在王猛去世後,在機上前秦國力強盛,北方統一,西域東北各族都臣服於苻堅的腳下,使得苻堅意氣風發。

終於苻堅在379年攻佔東晉重鎮襄陽,於是苻堅決定舉全國兵馬南下攻打東晉,一舉統一全國,當時大多數的官僚都不贊成苻堅近攻東晉。但是天若使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苻堅誇下海口:“我手中的百萬大軍,就是把馬鞭都仍在長江中也能讓長江斷流,還怕它區區長江天險嗎?”

此人誇下海口要讓長江斷流,可惜連一條小河都沒能渡過去

於是苻堅動員全國百萬兵力南下,先派苻融率領二十五萬馬步軍為先鋒,之後自己親率27萬騎兵和60萬步兵隨後。並且下令益州、涼州、河北等地的秦軍也紛紛出動全部南下攻打東晉。

而東晉這邊則是有謝安領導的東晉八萬北府軍北上抗敵,沒等苻堅到達長江,在淝水支流,現在合肥市肥西縣北的東紀河上與北府軍遭遇。起初前秦與東晉遭遇,劉牢之率領五千兵馬大破前秦前鋒,斬殺一萬五千人,挫了前秦軍的銳氣。

此人誇下海口要讓長江斷流,可惜連一條小河都沒能渡過去

之後兩軍對壘淝水,謝安使用計謀派人與苻堅說,讓苻堅的大軍後退,讓他的兵馬過河,這樣可以決一死戰。按道理將,百萬大軍有進無退,近百萬大軍的調度何等的艱難,只要安營紮寨之後就不容後退,只有潰敗的時候才會後退。

但是這位雄才大略統一北方的苻堅不知道是腦門熱還是真的有點驕傲自滿竟然同意大軍後撤,前秦大軍後撤,北府軍趁機渡河近攻,使得前秦大軍混亂,在加上在襄陽投降的東晉將領朱序在前秦大軍後方高呼:“前線的秦軍敗了”士兵們不知所以,直接就跟著往後跑。

此人誇下海口要讓長江斷流,可惜連一條小河都沒能渡過去

這樣一來秦軍的陣腳大亂,以至於後軍跑了,中軍跟著跑,中軍跑了前軍也跟著跑,一路跑,北府軍一路跟著打,七萬人追著百萬人一直跑,並且在逃跑的途中苻堅還被射了一箭。苻堅這一跑一路跑到淮北,在一直跑到洛陽才停下。

原來跟隨他出徵的百萬大軍在洛陽收攏亂軍的時候只剩下十餘萬,其中還有三萬鮮卑騎兵沒有潰亂,這隻騎兵是由慕容垂領導。淝水一戰讓苻堅統一天下的夢破碎掉,因為兵馬全部潰散,損失嚴重嗎,以至於當初被苻堅大軍打敗的各個遊牧民族軍隊又有了想法。

此人誇下海口要讓長江斷流,可惜連一條小河都沒能渡過去

之後統一的北方因為淝水之戰的失敗紛紛又重新獨立建立國家,最後苻堅也被叛軍殺死,在苻堅死後,前秦也就滅亡了,之後北方大地又重新回到了諸侯割據,混亂紛爭的局面,這個局面一直持續到楊堅建立隋朝統一天下才結束。

淝水之戰的失敗雖然讓中華民族免於一次被異族奴役的命運,保存了漢文化的傳承,但是也讓中華大地又持續紛爭了一百七十多年,造成了南北最長久的一次分裂,嚴重的拖累了歷史的進步,這一切都是因為苻堅的自大,誇口讓長江斷流,可惜在一條小河邊就顛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