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凌與阿里釘釘合璧,或將成爲最強的生態夥伴?

早在三年前,藍凌以阿里釘釘第一家戰略合作伙伴的身份開啟了彼此新的航路。不知道大家還是否記得當時的釘釘啟動頁?滿滿都是藍凌與釘釘“撒狗糧”的即視感。而近期獲悉,釘釘+藍凌的戰略發佈會即將於9月26日高光登場,還將會有一些足以震動To B市場的大動作上演,其中最為甚囂塵上的傳聞可能會是資本合作,如果真若如此,那麼藍凌將很可能成為釘釘最強的生態夥伴。這無論對於一心想打造強生態體系的釘釘,還是一心想推動“智慧組織,用藍凌”戰略落地的藍凌,亦或是在社會化、移動化大潮下處於拐點的To B市場,都將是一個完成蛻變的契機。

水到渠成,釘釘+藍凌戰略合作的華麗轉身

實際上,在釘釘與藍凌牽手的三年中,一直未有很大的動作出現,一方面是當時一歲多的釘釘還較比稚嫩,對To B市場尚處摸索中,產品還不是成熟態,對於中小企業需求也許尚能滿足,但對於藍凌所深耕的大型及超大型企業協同OA平臺和解決方案來說,融入起來還是略顯吃力。

但這並不妨礙雙方當年的提前牽手,因為彼此的特質恰是互相吸引,合作互補性極強,因此三年後的當下,藍凌與釘釘這次看似很突然的戰略爆破,實際只是瓜熟地落的過程而已,眼下的釘釘在中小企業市場已經一騎絕塵、傲視群雄,領先企業微信及一眾傳統OA廠商,而藍凌又恰逢今年伊始推開了“智慧組織,用藍凌”戰略的大門,合作升級也是水到渠成了。

釘釘+藍凌,看似背道而馳,實際天作之合?

今年8月,阿里釘釘啟動投入總計逾10億元人民幣的扶持資金“春雨計劃”,以提升釘釘企業服務生態。投資方包括雲鋒基金、創新工場、元璟資本、紅杉資本、真格基金、銀杏谷、浙大聯創等國內一線風投機構。足可見釘釘對於生態建設的看重。而為何從起始就選擇了跟自身的中小微企業發展方向背道而馳的藍凌作為生態戰略伙伴?

這便可以窺見到阿里之於To B市場的野心本貌,就像阿里做電商一樣,必須做帝國。而藍凌作為國內大型及超大企業協同OA平臺及知識管理領域的大佬級廠商,坐擁一批500強企業粉絲及各行業翹楚,無論是市場口碑還是市場佔有率亦或實施成功率都很值得傲嬌。

釘釘的思維也更加To B化,他與其他進軍To B領域的互聯網廠商不同,他們不再抱著2C市場屢試不爽的長板理論不放,而是早已看懂To B市場是短板理論的天下,因此藍凌的出現不僅補足了他們這個水桶上最短的那塊木板,甚至在未來有望成為最長板之一。試想下,擅長即時溝通和行政管控的釘釘與精攻智慧辦公和知識管理的藍凌,珠聯璧合下的果實,或將是覆蓋各階段企業管理生命週期、融合“AI場景(機器人+框計算)、大數據場景(員工畫像+數字化運營)、群協作 & 企業績效新場景、流程管理新場景”的協同辦公、知識管理及企業社交等一體化智慧辦公平臺。

To B我最強!論藍凌在阿里釘釘生態中的可塑性

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目前大致有4300萬家To B企業,他們都需要企業服務去提升管理和業務表現。但是企業服務市場投資決策慢、成長慢,無法快速形成有效供給。釘釘則希望聯合知名投資機構去助力這些優秀To B企業成長。

對於藍凌,之所以說釘釘可能與之有戰略投資,也是認為藍凌也希望用資本的手段來助力其提速發展,因為在兩家互補性如此強的戰略伙伴合作中,1+1的力量遠不止2或3。一方面,藍凌通過自身十餘年的管理信息化經驗與積累,幫助釘釘佈局大客戶市場;另一方面,藍凌以“移動化、知識化、一體化、數字化、智能化”五化為核心的智慧辦公平臺亦可提升釘釘對於中小企業提速成長的落地價值,可陪伴企業管理全生命週期。

而釘釘的產品基因則可以讓藍凌更加的“動起來”,讓移動輕應用切實落地於大客戶。加之此番可能有大量資本的注入,在OA市場,在To B市場,釘釘對於藍凌這個生態戰略伙伴的青睞可見一斑。但藍凌是否會從此一舉成為釘釘最強的生態夥伴還不置可否,不過可以看到,To B市場的格局之變已然走到了臨界點,據說騰訊也成立了一個TO B事業群,在To B領域槓上了的BAT們,拼的終究是長板還是短板呢?…未來.來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