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陽穀縣李台鎮:李街村的秋葵熟了

“李大哥,這兩天秋葵收得咋樣?銷售情況好不好?買的人多不多?”9月16日一大早,陽穀縣李臺鎮包村幹部關淑豔帶記者來到李街村的進強種植專業合作社,大聲與負責人李進強打著招呼。“好著呢、好著呢!每天摘的都不夠賣。這不,我正忙著為下一批客戶做準備呢。”正在採摘秋葵的李進強放下手中的農活,答應著。

走進合作社基地,一片綠油油的秋葵在陽光下生機盎然,淡黃色的花點綴在作物尖端煞是好看。“今年5月初,我在大蒜地裡間作套種了20餘畝黃秋葵,播種後50天即可採收,採收期3個月,畝產可達6000斤,按每斤1.5元的市場均價計算,畝效益4000元左右。”李進強告訴記者,由於自己種植秋葵施用的是農家肥,產出的秋葵綠色環保無汙染,因此很受歡迎。

李街村種植蔬菜由來已久,以往這種短、平、快的增收致富產業很受農民青睞,加上氣候適宜、交通便利,著實讓很多村民過上了幸福的日子。然而,隨著市場更新需求,新品種不斷推出,一些種植多年的陳舊品種已經漸漸呈現出產量低、病蟲害多、價格不穩定的狀況。

為了改變這一現狀,李街村從拓寬村民致富門路上下功夫,召開村“兩委”會議,確定了秋葵、蓮藕等特色種植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新思路。按照“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管理好秋葵、蓮藕的播種、施肥、採收、銷售等各個環節,邀請公司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的技術指導。同時,培育壯大致富帶頭人隊伍,充分發揮他們懂技術、會管理、善經營的優勢,以個人創業帶動身邊群眾一起創業,引領貧困群眾脫貧致富。

“目前,全村秋葵長勢旺盛,村民正在熱情高漲地進行採摘。我們將主動適應市場需求,瞄準品種需要,通過引進企業訂單農業,有效地改變全村傳統種植模式單一及沒有企業支撐訂單的歷史,有效拓寬增收渠道,實現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新突破。”關淑豔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