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萬不要當衆提忠告

一個忠告採用不同的提出方式,當著眾人的面提出與私底下提出,效果往往會大相徑庭。

春秋戰國時期,管仲身為齊相在齊桓公的手下數十年,齊桓公非常的信任他,幾乎將所有的國家大事都交給他了,管仲由此得以順利的進行了一系列的經濟政治改革。

管仲何以能贏得齊桓公的如此信任呢?這與他善於進諫有很大的關係。為了實現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夢想,有一天齊桓公突然提出封禪泰山的想法,希望以此彰顯其功績。當齊桓公提出此事時,管仲並無異言。下朝後,一位同僚問管仲為什麼不發言阻止齊桓公的決定?管仲說齊桓公好勝,要在私下阻止,不能正面間阻。

當天管仲夜訪齊桓公,成功的阻止了封禪決定。管仲的聰明之處就在於此,進諫由當眾換位私下,沒有別人在場,不傷齊桓公的面子,所以齊桓公容易接受。

千萬不要當眾提忠告

應該說作為下屬,你不是不能發表與領導相反的意見,只是在發表之前你要先想一想領導的性格與度量,然後再決定說還是不說或者如何說。

美國的羅賓森教授曾說過這樣一段很有啟示的話,人有時會很自然的改變自己的看法,但是如果有人當眾說他錯了,他會惱火,更加固執己見,甚至會全心全意的去維護自己的看法。這不是那種看法本身多麼珍貴,而是他的自尊心受到了威脅。

這說明在向領導提出忠告時,一定要多私下,少當眾,要多利用非正式場合,少使用正式場合,避免對領導公開提意見。這樣做既有利於維護領導的個人尊嚴,同時也能給自己留有迴旋的餘地,即使提意見出現失誤,也不會有損自己在公眾心目中的形象,否則很可能讓領導難堪,自己也陷入了被動。

張兵是一所重點中學的數學骨幹教師,由於學校所在的城市要對學校的現有用地進行重新規劃,此外學校還要對每年上繳的稅款進行重新評估。校長召集全體教職工討論如何削減經費的問題,校長把準備的資料向遇會的人員作了較為詳細的展示,在作出結論後他將所有的資料都放入公文包內,並且習慣性的問道,你們還有什麼意見?

這時,張斌舉手發言,他指出,校長向大家展示的數字中有一些地方不合邏輯,並且能夠看出明顯的錯誤!不僅如此,他還指出校長最後所做的結論,似乎難以找到令人信服的根據。這些言論都是針對校長個人而言的,校長是一位數學的特級老師,也是數學方面的專家。事後校長並沒有對他談及任何有關他職務的事,然而在下來的一個學期,張斌沒有再當實驗班的老師,取而代之的是普通班,一年之後張兵被調到一個離他家很遠的學校任教。

千萬不要當眾提忠告

可見在公共場合讓別人沒有面子,是非常糟糕和嚴重的一件事。在公共場合你即使有理,佔據著有利的一方,你也不應該當中毫無顧忌的指責他人,應當為他人保留條後路,留住他們的面子。

此外,要提出忠告,也儘量不要直接否定他人的意見,如果你想建議對方放棄他原先的做法,採取你的做法,不妨說“我覺得有幾種做法,不知道哪個比較好,請您看看?”結果,對方挑選了你提出的方案,但他並不會難為情,因為感覺是他決定的,體現的是他的智慧,這樣一來對方還會拒絕你的忠告嗎?當然不會,他只會對你抱有更多的好感,從而更樂於接受你的忠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