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鲜明地体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它”鲜明地体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前奏曲《牧神午后》创作于1892~1894年,1894年12月22日由法国民族音乐协会组织,由古斯塔夫·多莱(Gustave Doret,1866~1943)指挥首演于达库尔大厅,此后作品声名鹊起,成为印象派音乐作品的经典文献。

“它”鲜明地体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之所以为前奏曲是因为作曲家计划用前奏曲、中曲等一套作品来表现马拉美的同名诗,但写完前奏曲后发现其内涵已囊括诗歌的全部,所以也就不再写其他部分。法国作曲家拉威尔非常欣赏这首作品,认为其堪称完美。

“它”鲜明地体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乐曲受到了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的一首田园诗的启发而写成,这首诗歌表现了神话森林中半人半羊神——牧神。他在午后温暖的阳光下从醉梦中醒来,开始尽力回忆追求三位仙女的情景:三位仙女来看过她了吗?或者仅仅是一个梦?他永远不得而知。在这温暖的阳光下,树林里面大地芬芳,他又蜷成一团,逐渐睡去。

“它”鲜明地体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

前奏曲《牧神午后》是德彪西篇幅最短的一首管弦乐作品,但它却鲜明地体现出了印象主义音乐创作的主要特征。作曲家采用印象派的创作手法表现了与这首诗相似的意境,既继承了欧洲传统音乐的表现手法,又突破了传统音乐有关调式、和声、节奏、音色等方面的一些规则,从而开拓了新的音乐境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