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光与影的交缠,人与物的情调

导语:粼粼波光闪烁跳跃在湖面上、云朵翻涌在蔚蓝而辽阔的天际、大雨倾盆而至的瞬间……这一切都是典型的印象主义派画家笔下的景色。他们精湛的技艺、巧妙的布局和新颖的用色标志着他们在艺术领域的极高造诣与成就。

这群被称为"印象主义派"的画家们曾在艺术界做出过开天辟地般的举动:他们创建了专属自己的展览(exhibition)。今天,艺术展览似乎不足为奇,在一些城市甚至遍地都是。然而在十九世纪的法国,绝大多数艺术展馆中展出的画作都不是当代的,而官方举办的、国家资助的艺术展只有一种形式,被人们成为"沙龙"(salon)。通过沙龙展出自己的艺术作品,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声望与名誉是印象主义派出现之前许多画家的成名途径。

然而,举办一场沙龙并非易事,画家们需要等待政府的批准与支持,而且由政府官员组成的评审团也缺乏固定的评判标准。上述的这些因素促使了"印象主义派"画家的诞生与发展,他们在1874至1886年间,举办了八场这样的展览,也创作了大量经典名作。

本文将以法国印象主义派画家莫奈为代表,以 为例具体分析其创作风格和特点;此外,笔者也将对印象主义派的用色、描绘对象等等进行细致的介绍。

自然与时代感的糅合与统一

法国画家克劳德·莫奈是印象主义派画家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画作《阿让特伊的铁路桥》包含着许多印象主义的典型特点。

印象主义:光与影的交缠,人与物的情调

法国画家莫奈


印象主义:光与影的交缠,人与物的情调

《阿让特伊的铁路桥》

阿让特伊是法国巴黎城市外缘的一个小村镇,莫奈曾经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那里生活。而这幅画作则完美地诠释了印象主义派画家对描绘自然景观的浓厚兴趣、对天气和光影变化的细腻关注——遥远的蓝色天际上漂浮着薄雾与白云,河面的涟漪里泛起的是天空的倒影,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草地和灌木丛是以较为浓重的绿色来描绘。这样的布局和色调使得整幅画卷重点突出、和谐均匀。

除此之外,《阿让特伊的铁路桥》所表现的对象并不仅仅是与时代概念无关的自然景色,还有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产物铁路、火车和大桥。火车的发动机喷出的灰色蒸汽与天边的白云形成了微妙的对比。

疾驰而过的火车似乎暗示着现代化交通所带来的便捷、活力与高速发展,而画家莫奈则有意将其置于自然景色之中,从而点明二者的彼此糅合。

主题:中产阶级的生活与情调

与现实主义派画家常常将画作对象定位为下层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不同,印象主义派画家集中展示的是中产阶级的悠闲生活和浪漫的情调。这似乎是一个令人费解和惊奇的特点——毕竟当时曾有无数的体力劳动者生活在富裕的城市市民之中,和他们走在一样的街道上。

以法国画家古斯塔夫·卡勒波特的作品《巴黎街道:雨天》为例,一眼看去,走在这条路上的行人都是西装革履、神色悠然。仅有的一名体力劳动者显然不是画作的中心:右后方一个扛着梯子的男人。而他的存在也只是衬托画作的整体氛围,并未改变基调。

印象主义:光与影的交缠,人与物的情调

《巴黎街道:雨天》

事实上,大多数呈现在印象主义派画家笔下的下层劳动者往往是服务于中产阶级产业和生活的人,包括咖啡店的服务员、歌手、洗衣女佣、衣帽销售员等等;而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城市和维持基本生活的劳动者。因此,我们可以明确地得出结论:印象主义派的画作表现的是中产阶级的生活与情趣。印象派大师奥古斯特•雷诺阿的杰作《秋千》所表现的主题也印证了这一点,无忧无虑的少女正是这幅画的主角。

印象主义:光与影的交缠,人与物的情调

奥古斯特•雷诺阿《秋千》

印象主义的光与色彩新主张

印象主义派的艺术家们在用色时常常是反直觉的,但效果似乎又与自然的真实存在相差不甚远。此外,他们在光对物体的影响上常常精雕细琢。印象主义的作画方式有以下几个特征:

首先,他们常常选择户外的、空间开阔之地进行作画,而不是在画室里。因为他们需要自然的光线,需要对所描绘之物进行细致的观察,因而昏暗的画室不是他们热爱的天地。尽管十九世纪早期的画家们已经开始在室外勾勒轮廓甚至上色,印象主义派画家则将这一做法视为他们创作方式的精华。莫奈的名言之一就是:"我根本没有自己的画室。"

与先前流行的"学院派"画家相比,印象主义派画家对画面底色的应用也截然不同。学院派画家往往将画面的底色和背景定位较深的颜色,例如红棕色、灰黑色等等,进而在上面涂抹浅色调的物体与人像;而印象主义派画家则喜欢将背景定调为浅色系,从而营造更好的光影效果。

尽管不同的印象主义画家对色彩的运用不完全相似,但是他们也确实有着一些共同点。例如,常常出现在传统画作中的焦茶色、赭色和碳素色一类较为沉重的颜色很少在印象主义派画家的作品中出现;而更加灵动柔软的浅色系却占据着主要地位,例如丁香色、靛蓝色、橘红色、紫罗兰色等等,这些颜色常常与大片的白色混合使用。

走在按照时间顺序排列的艺术博物馆中,人们很难不注意到色彩运用的巨大转变——从文艺复兴时期和巴洛克艺术时期的压抑沉暗到印象主义时期的强烈渲染与多彩描绘。

同样值得注意的一点是,印象主义画家们喜欢将"互补色"临近使用,而不是布局得相隔很远。所谓"互补色"是指在色谱上相对的两种颜色,例如红色与绿色,紫色与黄色等等;当互补色放在一起使用时,将会产生更加强烈和鲜明的对比效果。在《阿让特伊的秋日》一画中,莫奈对互补色的恰当运用使得天空显得更加湛蓝与透彻。

印象主义:光与影的交缠,人与物的情调

《阿让特伊的秋日》

半透明的油画效果和特殊的色彩应用使得印象主义画作总是有一种轻盈缥缈、如梦似幻的美感,却同时又不完全脱离现实,可以说是在艺术的抽象与现实的写真之间找到了一个巧妙无比的平衡点。

结束语:通过在自然条件下眼睛的观察和场景的直觉感受,印象派艺术家们在画面的处理上,更多注重的是颜色的细节变化以及光的折射效果,这也就体现了他们的主观情感。不同于许多传统的古典绘画利用光影来制造物体的透视,而是通过色彩进行自我的情感抒发,这一情感的注入,也为他们的绘画实现了西方传统绘画无法传达的色彩冲击力和精神感染力。总体来说,以莫奈、马奈、西斯莱等人为代表的绘画艺术观可以集中体现印象派画家强调客观理性和自我情感以及人格表现的创作特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