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景舟大師的一把紫砂壺價格比得上深圳一套房

顧景舟大師的一把紫砂壺價格比得上深圳一套房

宜興紫砂壺始於北宋,興於明代,至明萬曆年間發展成熟。明末清初,名家名壺輩出,紫砂工藝空前繁榮,直至現代,宜興紫砂到達鼎盛時期。迄今已有600年以上的歷史。

它與古老的陰陽五行,實現了絕妙的契合。任何一把紫砂壺,都有陰的象徵,陽的符號,其原料五行相雜,其顏色五彩繽紛,金木水火土的寓意灌於其中。把這陰陽五行的結晶捧在手上,揣在懷裡,就等於是手捧著萬物根本,胸懷著大千世界。

融匯了多種藝術表現形式的紫砂壺,就像一幅幅多彩的畫卷,令人拍案叫絕。它集哲學思想、自然韻律、人文精神於一身,形成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朵奇葩——紫砂文化,並隨著雅士的贊詠,茶香的遠飄,“茗壺奔走天下半”。

紫砂壺的造型往往具有強烈的地域特色,這是因為其製作方式大多是純手工打造,而手藝的流傳和方法自是經過先人代代口手相授,人們在傳授時也會帶有其當地特色。眾多工匠根據自己經驗的不同,想法的不同,以及能力的不同所造出來的紫砂壺也就造型不一。這種多樣的塑造手法恰好可以滿足不同入對紫砂壺的想法和需求,也因為其稀有性而具有更高的文化價值。

或方或圓或更具特色的紫砂壺在進行裝飾時也可採取不同手段。結合泥質的特點,工匠們可以將雕刻、繪畫藝伎書法等藝術形態融入紫砂壺的創作中去,使其成為多種文化現象的呈現載體。無論哪種形狀的壺形,其裝飾要點都是根據壺身紋理的走向配合多樣的線條輪廓,將自然生態中的花鳥魚蟲等生物凝結於小小壺身之上,這也體現出了紫砂壺的文化現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