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旅游|新时代下的非遗文化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或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旅游|新时代下的非遗文化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在2018年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上,文化部部长雒树刚表示,全国文化遗产家底已基本摸清,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87万项。至今,我国已有39项非遗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位列世界第一。近些年,国家层面也极力加大了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力度。

2001年,中国积极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申报第一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项目,"非遗"正式进入大众的视野。我国于2004年8月28日批准加入《公约》。中国国务院办公厅2005年3月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确定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述。为了履行《公约》义务,我国立法机关已于2006年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立法程序。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并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518项。2008年6月14 日,国务院又发布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510项)和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47项)。2011年5月23日,国务院批准文化部确定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共计191项)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扩展项目名录(共计164项),第一、第二、第三批共收录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1,530项。

文化旅游|新时代下的非遗文化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国家自2008年起,补助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人每年8000元,2016年起提高至每人每年2万元;累计支持对571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2015年,文化部启动300名年满70周岁以上及不满70周岁但体弱多病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记录工作,要求利用视频采集、录音、拍照、文字记录等技术手段,全面系统记录传承人掌握的非遗知识和精湛技艺,为后人留下宝贵资料。体现了国家对于非物质文化的高度重视。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其重要性不言而欲,而现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却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同时如何处理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矛盾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保护意识不强,工作进度不大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国人民的大事,然而因为我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制度、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点。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不作为或者慢作为,或者本地居民主动破坏,游客破坏等现象发生时,没有相应的制度对其进行处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功利性严重

近年来,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被提上了日程,但是却出现了较强的功利性。首先,各地出现哄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几个省、城市或地区纷纷抢夺某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例如,牛郎织女故事、梁祝故里传说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出现了被抢夺的现象。其次,有些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过度,使得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了一种卖点,改变了原生态内涵。例如,某些地区特定的生活习俗,如裸浴、裸体拉纤等被滥用成表演,目的是迎合游客口味的需要,这有损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文化旅游|新时代下的非遗文化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保护力度不足,缺乏有效支撑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因为各种原因落实力度不佳。例如,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建筑类文化遗产规定着谁居住谁保护的原则,但是普通大众的接受程度却不怎么高。一方面,政府缺乏经费来进行有效保护,另一方面也没有出台有力措施进行支持。这样一来,很多非物质文化一边被破坏着,一边又被政府大力地喊着加强保护,这种矛盾严重阻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当下的非遗保护我们应如何做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重要的艺术观念的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仅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它背后承载的是一个民族的经历、知识、观念、价值、情感、信仰,一个小小的项目背后引申的是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所以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从民族的生产生活、生存衍变上来看待,最关键的是要从文化层面来理解。非遗的意义是对人的意义,经济要发展,社会要发展,时代要变迁,最后发展的格局、发展的根本是要把人丰富起来,是要使人的综合属性、人的综合境界、人的情怀、人的品质得到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使人更聪明,更有智慧,更懂得价值取舍,更有高尚的情操和情感,更有正确的信仰和灵魂,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人的最终的意义。艺术形式、技艺要非常好,但它的文化观念最重要。

文化旅游|新时代下的非遗文化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加强政府主导作用,提高全社会参与意识

非遗的生长重在激发自身的活力,但其存在形式多是分散的、民间性的,其自我保护的能力十分有限。特别是随着它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的丧失或改变,靠其自身的能力会有自生自灭的危险。因此,实施非遗保护工程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专家与群众参与的原则,三者应相互补充、有机配合,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发展模式。其中,政府承担着非遗保护与开发的倡导、组织和领导工作,发挥着总揽全局、把握方向和创新体制机制等方面作用;专家学者主要从事理论研究、教育、宣传等活动;群众则是非遗保护与开发的主体和具体参与者。要注意发挥政府与专家及群众各自不可替代的作用,使他们相得益彰,共同担负起推进非遗工作的职责。

合理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扩大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空间

旅游市场的文化属性为非遗的保留提供了机会、动力和场所,因此成为全球化时代非遗保护的一种现实选择模式,但同时旅游产业的利润属性又会破坏非遗的自然生态。因此,在引入旅游市场机制时,既要防止盲目无序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开发,又要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急功近利、竭泽而渔的做法。应特别注意旅游市场的健康合理发展,着眼长远,合理利用,在扩大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空间的同时,保护好非遗资源的文化生态环境,使其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非物质遗产保护要重视人才保护与培养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涉及面广,人才素质非常高。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形成一支与非遗保护制度和机制相适应的研究人才队伍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尊重人才规律,建立科学的非遗研究人才培养与管理体系,另一方面要规范学科建设,实现非遗研究人才的专业化和职业化。非遗保护的关键是确保非遗在当下的生命力,非遗传承人掌握并承载着非遗的核心知识和精湛技艺,也肩负着传承技艺、培养后继人才的重要使命。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往"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已不能完全适应非遗传承保护的需要,将传承纳入现代教育体制,培养兼具一定理论知识与高超技艺的新时代传承人,是时代发展对非遗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

文化旅游|新时代下的非遗文化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发展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在数字化时代,散落在民间的非遗以及传承人有了更多的呈现形式,也让非遗传承与保护更加立体和多元。2017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腾讯和敦煌研究院宣布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并启动"数字丝路"计划,从2018年起,双方将通过游戏、动漫、旅游、音乐、云、AR/VR技术等六大维度展开合作,深入推进,保护、传承、活化敦煌的传统文化。这是互联网时代活化遗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尝试。在新媒体传播的杠杆撬动作用下,传统文化走下神坛,日益受到以青年为主体的近8亿网民的欢迎,成为一种潮流和当下独特的文化现象,也为传统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文化旅游|新时代下的非遗文化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然而,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依然需要在于传承人互动的基础上,文化遗产保护,文化是精髓,因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无论以何种方式开展,非遗拥有者和传承人都应该是其中的主体。非遗拥有者和传承者对数字化技术的掌握虽然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但只有他们真正接受了数字化技术,并自觉把其融入到自己的非遗实践中,数字化技术才能真正实现从外在技术向内在技术的转化,才能成为非遗自身的一部分。外来者运用数字化技术参与非遗的存储、宣传、研究、利用,也只有通过非遗拥有者和传承人的认可才能发挥保护非遗的作用,也才能避免数字化技术对非遗文化内涵的碎片化、雷同化伤害。

文化旅游|新时代下的非遗文化要更注重“活力”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精华,民族智慧的象征和民族精神的结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世界文化发生了巨大的碰撞与交流,这对于国内传统文化来说既是机遇,又是挑战。在这种环境背景下,我们更应该沿袭中国优秀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将中国的悠久文化加以传承传播发扬光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