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高中重在構建成才「立交橋」

綜合高中的優勢要成為成才“立交橋”,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好。

高中辦學今後將迎來新模式。近日,據媒體報道,我省將試點舉辦綜合高中班,成為高中辦學的“中間路徑”,學生在學習一年後再選擇自己就讀的方向,同時也能更好與高校對接,構建起學生成才的“立交橋”。

其實,綜合高中在其他地方已辦了多年,實踐下來的效果也得到了各方的認可。特別對於學生來說,一年高中的學習,不僅能給自己是選擇普通高中還是職業類學校,提供了一個“迴旋餘地”,也有利於找到適合個人發展的就讀方向。事實上,有些學生一開始就選擇高中,後來發現自己更喜歡動手操作,但苦於不能重新選擇學校,只能硬著頭皮讀下去。反之,也有些學生中考成績不理想,只能讀職中,可他們的學習潛力卻很大,本來想讀高中的機會也化為泡影。可見,試辦綜合高中,就是為了避免出現這些不盡合理的現象。

在很多人眼中,普高和職中是割裂開來的,不可融合。但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為學生提供多元化選擇,能夠讓他們找到適合自己個性發展的學校。因此,此次我省推出試辦綜合高中的新舉措,正是為了讓更多地方結合本地教育發展環境和產業發展需求,自主確定綜合高中班辦學規模。科學制定本地區綜合高中班辦學實施方案,合理配置高中階段教育資源,積極探索辦學特色。可以期待的是,今後會有更多學生在這類高中中找到自己的學習方向。

綜合高中的優勢就在於給學生的選擇空間大,發展機會多,但要成為成才“立交橋”,仍有大量工作要做好。譬如,必須為學生爭取更多發展通道,在這裡既可轉讀普通高中,又可以接受過硬的技能教育,還能打通高校。只有如此,才能充分展現“綜合”優勢,為學生創造更好的成才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