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育鄰夢

孩子是上天安排到每個家庭中的小天使,引導天使【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就需要父母用積極陽光之心去照耀。

未來的教育將走向何方?

教育承繼歷史、立足現在、規劃未來。

教育將走向何方與提問社會將走向何方相似,是一個“博大精深”的問題。教育是社會發展進步的指南針,教育活動即傳承歷史留存下來的文化“瑰寶”,也對未來社會發展方向領航。因為,教育工作培養的是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教育活動所傳播的思想、文化和技藝將對未來社會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知識承載歷史文明之光

承繼歷史

教育活動是“站在巨人肩上,成就巨人”的活動,教育活動傳承前人智慧結出的文明碩果——知識。知識是人們對生活見聞、認知世界經歷的經驗總結,是人類進行生產、創造,從勞動過程中心結的智慧結晶。教育傳承人類智慧生活的哲理、道德和文化,都是關於生活的智慧。

莎士比亞說:“書籍是人類知識的總統。”知識是世界上最好的精神補品。生活裡沒有知識,就好像自然之中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知識,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知識是人類智慧彙集而成的海洋,知識是社會集體智慧總彙,如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詳實的記載了我國早期思想文化發展史上政治、軍事、外交、文化等各個方面的史實資料以及孔孟等思想家的重要思想;明成祖親自撰寫序言並賜名的《永樂大典》全書22,877卷(目錄佔60卷),11095冊,約3.7億字,內容包括經,史,子,集,天文地理,陰陽醫術,占卜,釋藏道經,戲劇,工藝,農藝涵蓋了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的知識財富。

立足現在

教育活動的根本目的是為社會建設輸送人才,也正是教育激活了人類大腦的智慧財富,人類社會才得到現今飛速的發展。自人類誕生至今,世界自然物質並沒有增加,甚至隨著人類的使用,某些資源的總量還正在逐漸變得越來越少,比如森林、礦產......但是人類生活的物質基礎卻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豐富,這就主要得益於人類通過教育激活了大腦的智慧潛能,提升了對單位自然資源的利用效能。

教育為社會建設輸送急需的建設者,特別是高等教育和社會急需教育,都在為保障當前社會建設之中急缺的人才盡心竭力。工科教育為社會建設培養建設工程師,醫學教育為生命健康保駕護航,師範教育為培養人才輸送能量......教育將文學、自然科學、哲學、法理學等綜合智慧集中呈現給即將參加社會工作或者正全身投入社會建設之中的人們,讓更多人能夠以更好的方式參與到社會生產的分工與協作之中去。

規劃未來

教育的基點是孩子,是對未來的社會建設者提供方向指引,是借鑑歷史、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的文化傳承活動。教育活動最主要的目的是為建設未來社會輸送人才,教育活動的最大受益者是孩子,是賦予孩子們適應未來社會生活的智慧、是按照社會公認的道德與律法準則為孩子們修剪枝葉,使其能夠成為“國之棟樑”。

教育孩子最佳時期是培養優秀的父母,其次就是現在與孩子一起成長。人世間最快樂的事情是養育孩子,最難的事情也是養育孩子。因為,每個教育工作者只能憑藉自身的成長經驗賦予孩子20年之後的成長智慧。世界是充滿不確定性的,想要用確定的認知預判未來不確定的需求,是生命中最難的事情。因此,教導孩子成長重要的不是給予孩子確定的知識,而是要給予他們應對不確定社會生活的智慧。

馬雲2018年5月杭州師範大學110週年校慶演講關於未來教育的展望:“未來不是知識的競爭,而是創造力的競爭和想象力的競爭,是智慧和體驗的競爭,是領導力、擔當力、責任的競爭,是獨立思考的競爭。未來的教育不能只教知識,教和育一樣,教的是知識,育的是文化。學和習是兩個概念,學的是知識,習是嘗試知識、體驗挫折,是一種想象力,是一種文化。教和學是對知識來說,樂和習是對文化來講,機器只有芯片,而人類有偉大的心和愛。面對未來的孩子,智商、情商以外,我們更需要培養愛商。只有這樣,我們的孩子才不會被機器所取代,才不會在變革中被淘汰。未來教育的使命一定不是培養多少高分的孩子,也不是培養學習為機器,也不是一種在流水線上培養的孩子,我們要讓孩子成為最好的自己,成為真正的人。”

教育活動的產出不僅僅是滿足當前社會生產分工、協作急需的人才,更重要的是為未來社會建設儲備人才。教育工作是世界上最複雜的工作,教育活動的參與方都是思維活躍、擁有情感和溫度的人,是人照亮人、人點燃人、生命激活生命的活動。教育活動不拼比誰的力量大,教育活動傳遞、鏈接智慧,是練習分享、協作、包容、奉獻,從而習得從衝突中解決問題的智慧。教學的目的是賦予孩子們認知世界的方法,是引導孩子們適應社會生活環境,並根據成長需要從環境中汲取成長養分。

教育宜早

“育林先育苗,育人當育小。”“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兒時所養成的行為習慣將影響其一生。孩子是天生的學習“專家”,童年的孩子學什麼都快、對什麼都好奇,他們天生自帶學習能力,這也是教育活動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教育活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掘孩子們自身的成長興趣、激活他們自帶的學習能量、點燃他們的學習激情、開啟他們的成長智慧。因此,教育應傳遞確定的智慧、準確的處事準則,引導人們養成分工、協作、奉獻的行為習慣;習得好奇、探索、求知的成長慾望;開啟開放、包容、大度的思維觀念。

盧梭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人生之中對真、善、美、醜的認知也基本源於童年而影響終身,因此對於孩子人生行為價值觀的教導“宜早不宜遲”,應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相融。俗話說:“無規矩不成方圓”,關於真、善、美、醜的認知就會人生之中最基本的規矩。

人們常說:“孩子如同白紙”,童年人性的可塑性最高,是最適合被教導的人群,而且教導活動對孩子成長影響是終身的。孩子未來人生道路如何行走全寄託在童年教育的方向指引,這就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虎父無犬子”最根本的由來。教育工作宜早,最佳的教育就是成就優秀的父母,其次就是現在引導孩子向著陽光茁壯成長。因此,教育應從娃娃抓起,教育資源重心應向家庭家長教育、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傾斜,從源頭上促進教育成果落地生根。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為教宜早

孩子玩手機,該如何制止?

為了孩子好,家長不希望孩子玩手機是可以理解的。在說解決辦法之前,我們先來討論孩子沉迷手機的原因以及不讓孩子接觸電子產品的影響。

童年成長陪伴應該有溫度、有情感。

手機是人類發明方便人與人之間相互交流信息工具的終端,現今手機已然成為人手必備的通訊工具,信息交流、購物、信息查閱都離不開手機,有人說現在出門什麼都可以不帶,但是唯獨不能不帶手機,如此可見手機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有多麼重要。當今的手機已經不再是一件單獨的通訊工具,它已經成為了錢包、學校終端、虛擬遊戲機......避免孩子迷戀手機已經不再是單個家庭能夠獨自應付的事情了,它已經是一個社會性的難題,一方面人們離不開手機輔助日常生活;另一方面又不能特別迷戀手機,特別是未成年孩子迷戀手機會影響其一生的健康成長。避免孩子迷戀手機需要為他們尋找新的替代樂趣,讓他們有打發時間的新夥伴兒。

孩子為何依賴手機?

玩手機並不是那一個人的過錯,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更好的參與到社會大分工、大協作之中去,期望自己能夠被更多人關注,也能夠從中獲得更多的樂趣,這一切都有一個小東西能夠幫您解決,它就是手機。手機是信息化通訊工具中的一種,是直接交付給給人使用的輕便通訊工具,它功能齊全、體積小、方便易攜帶......總之,手機幾乎沒有您能夠明確發現的弊端。

合群、找樂趣打發無聊的時間是人的天性,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生活中的所有時間都能夠有事兒做、有陪伴。時光倒推50年左右,那之前的中國,人們以家族或者宗族相鄰而居,童年的孩子們自然而然的從小就在一起互為玩伴兒。另外,計劃生育推行之前和城市化為道來之際每個家庭都根據自家情況,普遍會選擇生育多個孩子,讓他們彼此有個伴兒,也就是古話說的:“人多力量大”。而今,後計劃生育、城市化的時代,每個家庭都迫於生活壓力而只能選擇“精養”三個以下的孩子。鄰居家的夥伴兒因為學習成長需要沒了,自家兄弟姐妹因生活壓力大減少了,這些成長環境的變化,帶給孩子們的就是原本熱鬧無比的童年陪伴變成了“冷冰冰”的工業玩具,手機就成為了其中唯一能夠與孩子“互動”,有萬般變化的那個“夥伴兒”。

現今,社會生產分工、協作已經非常細化,每個人幾乎都成為了社會生產活動中的一粒螺絲釘,每天專注於自己的工作。因此,每個成年人能夠用到關注家庭成員的時間就非常之少了,減去在一起吃飯睡覺的時間,所剩陪伴時間已經寥寥無幾,自然每週分配給陪伴孩子的時間也降到了“冰點”。很多家庭在孩子小的時候,為哄孩子開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將手機交給孩子,這從根本使孩子從小就產生了對手機的依賴症。

生活中人們在物質上最害怕沒有食物、在健康上害怕有病,在精神生活上害怕沒有朋友。每個人都希望能夠獲得更多朋友的關注,能與更多人建立友情,這就是孩子在家中有親友到來特別開心的緣故;家長另外一個煩惱就是自己與朋友談事情時,孩子也總想能夠參與其中。這種種跡象都只說明一個問題,人最害怕孤獨、害怕被冷落,在一個人的時候總想尋找一些樂子。

孩子迷戀手機的根源:

1、父母機不離手的帶頭示範

2、優生優育使孩子少了兄弟姐妹

3、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式的成長讓孩子少了同伴兒

4、網課、遊戲精彩助力

如何幫助孩子找到新樂趣?

人類社會生活本是一張大網,人類一直在向著更大規模的聚居發展,從最初幾十人的氏族部落、部落聯盟,發展成為現今動輒成百、上千萬的城市群,人類一直在追求更高效的互利協作。引導孩子遠離手機的辦法就是為孩子打造一張真實生活的交際網,讓孩子們的成長充滿樂趣,沒有無聊時間、沒有“身單影只”的孤獨。

1、父母是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好的玩具

父母是孩子人生之中所遇見的第一個“玩具”,是孩子模仿學習的榜樣、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是陪伴孩子成長的時間最長的人,也是唯一的終身成長導師。孩子成長過程中絕大部分時間是與父母一起度過的,孩子的行為習慣也盡皆從父母那裡模仿而來。一個新生命“赤條條”的來到這個世界上幾乎一無所有,生活中的一切活動都需要父母幫助完成,餓了、渴了由父母提供食物;困了、煩躁了要父母哄;孩子的生活盡在父母的幫助中完成。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孩子是父母的複印件”這從生命的基因遺傳和成長環境量方面說明了父母對於孩子成長活動的重大影響。新生命來到這個世界上沒有“一絲牽掛”,唯有健康可塑的身軀,教育活動存在的價值也就在於人生性格的成長可塑性。孩子的生活習性、飲食習慣、言語習慣都從父母那裡繼承,人類之所以能夠分為不同的民族、擁有不同的文化信仰幾乎完全依賴於父母的陪伴教導。正所謂“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全世界新生命降生之時幾乎是完全相同、平等的,他們沒有財富多寡的差別、沒有信仰差別,無貧富、貴賤之分。但是,社會生活的現實是無論以多大的區域做對比,都不可避免的產生窮人和富人之分、貴人和賤人之差,還有愚人和賢人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根本原,就在於他們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不同的人生性格。

孩子對生活的喜好隨家長,那麼家庭之中人們多愛看電視、愛玩手機,孩子自然是能夠迅速學會的。如果期望孩子能夠減少對手機和電視的依賴,那麼首先家長要做好示範,儘可能減少與手機和電視為伴的時間,選擇將有限的時間應用到處理家務或者與家人交流溝通感情上來。當然,對於有孩子的家庭可以與孩子多做線下游戲,比如和孩子打打球、一起動手做手工、一起寫字、一起閱讀學習......家庭是孩子成長進步過程中養成行為習慣最重要的場所,孩子的成長習慣多模仿家長的言行習慣。家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家庭生活環境,自覺減少陪伴手機和電視的時間,將這些時間轉換為現實中的遊戲活動是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和電視的關鍵。

2、豐富童年鄰里遊戲環境

人的成長活動是社會性的,每個人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每個孩子的成長行為也都深受社會環境的影響。孩子之所以沉迷手機和電視,就是因為那裡擁有豐富的娛樂內容,虛擬遊戲、視頻“應有盡有”,在裡面總會找尋到與個人興趣相投的內容。與虛擬網絡信息相對應的是,現實生活中孩子們之間遊戲的缺乏,現如今的孩子多以課本知識學習為主,追求高學分佔據了童年生活最主要的位置。

社會中眾多文娛工作者為手機和電視屏幕創作了眾多內容,讓手機和電視擁有了海量的內容。現實生活中的遊戲活動卻成逐年遞減的趨勢,住進高樓的新城市居民,很多人連對門鄰居都不認識,就更別說鄰里高效互動了。日常城市小區裡除了一起曬太陽和推嬰兒車的老人,稍大一些的孩子都很難見到他們一起遊戲的場景了。時光倒退30年,那以前每個院子都充滿著孩子們童年的歡聲笑語,每個孩子都有好幾個同齡的小夥伴兒,跳繩、踢毽子、跳房子、丟沙包、捉迷藏......都是喜聞樂見的童年遊戲。

童年遊戲有利於孩子的身心健康,促進孩子身體機能協調發展。遊戲活動的基本動作是跑、跳、爬、滾,這些動作是人生成長活動中最基本的運動形式,是保障個體身體健康和獲取成長資源的基本生活行為。遊戲能夠自自然的條件下通過孩子自主意識完成各項綜合運動,能夠促進孩子全身血液循環,鍛鍊心肺功能,增加身體運動控制能力和動作靈活性,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

童年遊戲促進語言系統發展,遊戲是最基礎的社交活動,遊戲中需要做到遊戲規則、指令等信息溝通與理解完美的結合,遊戲中的每個個體即需要將自己的感受傳遞給彼此,同時也需要準確理解同伴所表達的遊戲信息。這就要求孩子在語言表達與信息接收、分析、理解能力得到足夠的發展,這也就是生活中時常能看見孩子更願意與比自己大一些的同伴而或者講話更流暢孩子一起玩而的根本原因,而那些語言發育相對遲緩的孩子往往只能作為跟班。孩子們在彼此互動性遊戲中,能夠將自己最優勢的行為展示給同伴兒,同時從對方學習到最具“童理心”的行為教導,孩子【同齡人】之間的信息溝通更為流暢。

3、促進童年社交遊戲發展

人類成長活動的基礎是社會性的,沒有人能夠脫離社會獨自存活。很久以前,達爾文就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弱小的動物【包括人類】絕對不能單獨存活。就人類身體而言,不具備單獨生活的強大能力,人類的軀體相對於其他大型食肉動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況下,人類只能對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無力的反抗。因此,人們需要做出各種努力,尋求各方幫助,才得以獲得在地球上的存活優勢。想象一下,一個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沒有任何工具。那麼,你面臨的危險處境比其他任何動物都艱難。

童年遊戲無拘束,可讓孩子在自由的世界之中“天馬行空”,促進孩子認知能力的發展。遊戲都是構造出來的,想象性遊戲可以用模仿和想象去再現兒童的生活經驗,相反,也會在遊戲中對過去的經驗進行重建、改造、變化和新的創造,兒童可以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玩出各不相同的花樣;建構性遊戲中,兒童可以提高視覺空間能力,學習數量概念,在社會溝通遊戲中可以學習新的知識與概念。另外,在遊戲中兒童要不斷地觀察事物,進行分析與判斷,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通過反覆的遊戲過程,孩子的認知能力將得到不斷提高。

同齡人具有更多的“共同話題”,孩子與同伴而一起自由玩耍,有助於培養孩子的自由社交能力。 佩萊格里尼說:“你可以從老師那裡學會如何約束自己的行為,但你無法因此變成社交強人,只有在與同伴的交往過程中,你的社交能力才會變得越來越強。通過與同齡人互動,孩子們逐漸會知道哪些東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是不被大夥兒接受的。”他們會在彼此的遊戲活動中懂得,和同伴公平交往並進行角色輪換——不能總要求扮演警察、醫生、老師等正面角色,還得有人扮演壞蛋、病人和學生才能與同伴長期保持良好的遊戲關係,否則過於自我將很快失去玩伴兒。

4、童年減少網課

網絡讓信息交流更加方便快捷,也為眾多教育機構快速發展提供了便捷化的媒介——網課。網課已經深入孩子成長的方方面面,從動畫視頻、影視作品到各色課程,童年課程也隨著網絡進入到每個孩子的成長生活之中。網課的盛行為孩子們的成長提供了多元化的內容支撐,同時也給孩子們迷戀網絡找到了新“起點”。

“網課雖好,可不要貪杯哦!”網課藉助網絡工具實現了教學方式信息化的,它對教學活動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最基本的優勢就在於,網課對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極大的簡化,讓標準化大規模教學成為了可能、讓人們隨時隨地學習成為了可能、讓人們根據自身興趣與理解力選擇學習內容成為可能,網課特別適合大規模標準化學校教學和成人自主繼續學習。但是,做為正值身心急速發育期的孩子,依賴網課學習不僅影響孩子們的日常交際,讓童年變得更加孤獨,影響身心健康;網課久坐緊盯屏幕,對孩子們的成長髮育也會造成影響;同時,網課也增加了家庭負擔,如果每個孩子都在家上大量網課,勢必家長需要陪伴左右。因此,童年應減少網課,網課應主要為自律性強、期待進階提升的再學習人群。

成長的目的是為更好的融入群體生活,學習的內容源自於生活實踐併為生活實踐服務。因此,童年成長、學習應注重真實,讓成長陪伴有溫度、有情感。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能實踐的學習更有趣

小孩做任何事都不專心,應該怎麼教育呢?

專注是安全、安靜環境下的副產品

注意力分散是自然進化選擇的結果,在出現固定房屋之前人類的生存環境四處充滿著危險。因此,能夠遺傳下來的基因就是人們對生活中的環境很敏感,人們很容易被環境中變化的事物所吸引。

給予孩子安全、安靜專注做事的環境

人類之所以注意力會分散其主要的職能是應對可能出現的危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警覺、警戒意識。我們通過歷史可以瞭解到,人類自誕生之日至今絕大部分時間裡是與自然相伴、相生的,人類懂得建造固定居所的歷史其實還非常短暫,就更別說居住進寬敞、明亮的樓房了。人類基因自帶警覺系統,對生活周圍所發生的任何“風吹草動”都會非常警覺,比如遠方傳來的爆破聲、遙遠地方傳來的地震餘波都能夠引起人類的警覺,從而分配精力選擇應對辦法。因為,原始人類遇到危機時只有兩種選擇,一是逃跑、二是戰鬥,那些對生活環境變化反應相對遲鈍的祖先已經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

孩子是天生的學習“專家”,為了能夠更好的適應群居生活人們的專注可不能只侷限與某幾種時期,人們只有保持對生活環境足夠的好奇之心才能更好的認知世界、才能更好的與同伴實現分工、協作。人們常說某人特機靈,就是這個人善於觀察,能夠根據環境及時調整自己的處事能力,讓事情辦得符合更多人的期待。相反,那些對環境不敏感,只關注自己的人就很難獲得他人的認可。

人們常說生活需要隨機應變,在一個變化的環境之中,人們難免會分心。因此,期待孩子能夠專心做某些事情,前提就是給予孩子專心、專注做事的環境,讓孩子在安全、安靜的環境下學習成長。興趣是成長路上最好的導師,要求孩子專心做的事情就需要讓事情能夠引起孩子瞭解的興趣,讓興趣引導孩子專注它們。

引導孩子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情

人生的精力是有限的,而且人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同一時間只能專注做同一件事情,比如在交談的時候就不能進餐、聽音樂時就不能好好學習......因此,要求孩子專注做事,那就需要父母從自我做起,在家中也做到專心做事,在同一時間只做一項事情,比如吃飯時間不討論與本餐不相關的話題、在要求孩子閱讀時關掉與學習無關的聲響做好陪伴、要求孩子睡覺的時間就不磨蹭著要求孩子做其他事情.....

同一時間只做一件事情,是養成專注習慣的基本前提。集中注意力要有兩個因素:一是即時目標,注意正在發生的事情;二是注意力的強度,因為集中所有的注意力於單一事情上,也就有了密集度。要求孩子做事專注需要家庭之中為孩子擬定相對的作息制度,在某個時段要杜絕出現父親要求孩子做這個、母親要求孩子做那個的現象。

教導孩子做事有始有終

做事有始有終是成長曆程中重要的素質,與孩子的堅持不懈、耐性、自制力和責任心密切相關。做事有頭無尾是缺乏任性、是責任心不強的表現,耐性和意志力差不利於成長和發展的連貫性,對將來融入社會集體生活也會造成障礙。因此,培養孩子做事有始有終是開啟孩子做事專注至關重要的步驟。

授予孩子做事的方法。授予孩子做事方法能夠幫助孩子減輕做事過程中的障礙或困難感,讓他們更容易有條理的做事。當孩子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如果自己知道解答的辦法,那麼他們就會從自身角度想辦法去解答。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做事的毅力、定力和專注的性情習慣;孩子遇困難時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成長生活中遇到苦難是在所難免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需要獎勵他們已經取得的成長進步並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引導孩子建立起成長自信;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培養專注。對於自己興趣之內的事情,每個人都不會拒絕。作為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要在經意與不經意間通過他們的興趣激活他們學習新知識的動力,興趣是人生成長路上最好的導師。

不以現代成人的視角看待孩子的學習成長

廣告說:“新聞每天都在發生,你有你的觀點、我有我的看法。”生活中,每個人都從自己的角度看待世界,每個人因為所處的高度不同必然產生不同的認知。對於孩子的學習成長,同樣需要換個視角看待。老和尚問小和尚:“如果前進一步是死,後退一步則亡,你會怎麼辦?”小和尚毫不猶豫地說:“那我走旁邊。”乍一看這是個鑽牛角尖的故事,亦或者覺得老和尚問題表述不完整,應該把條件說死掉,其實我們是被自己的思維侷限在了“零和博弈”的框架之中。

俗話說:“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生在此山中。”生活中,人們往往被既有的認知與思維方式所束,難以看清生活的全貌,總覺得自己當前所行之事是最正確的。但真實的情況卻是,您期待看清山林的全貌就必須走出山林,站上更高的山峰,正所謂:“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專注來自安靜

普通家庭,應如何給孩子更好的教育?

教導孩子簡單明確的最有效。

農村俗語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家才是世界上最溫暖的地方。對於孩子的成長引導同樣如此,天底下沒有兩個完全相同的家庭,也不會有兩個孩子接受完全相同的家庭教育,即使他們是同卵雙胞胎,這也正是“因材施教”與“因才施教”的必然選擇。

盧梭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在“悄無聲息”言行示範中為孩子進行“言傳身教”。孩子成長最重要的不是教他們讀書認字,而是在在生活中實實在在的引導他們如何面對生活、認識生活、理解生活、學會生活,應對解答生活問題的方法、思路和實踐經歷勝過無數次說教。父母不可能時刻都在孩子身邊,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獨立解決困難適應生活的能力;賦予孩子自信面對生活挑戰、遠離惡習、主動承擔生活責任的行為品質;熱情享受生活、友善熱情待人的處事態度。父母是“自燃”型的老師,天下沒有父母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為著孩子們能夠健康快樂成長,父母能夠不計成本、不求回報、無怨無悔。

育兒先育己

正所謂:“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父母喂孩子吃飯的時候多有一個動作,就是自己覺著溫度適宜的東西才喂孩子吃。教導孩子同樣如此,要求、期待孩子做到的行為習慣父母最好能夠率先垂範,給孩子做榜樣。對於新知識和技能自己先嚐試、做到,就如同給孩子餵飯一樣等自己感覺不燙之後再分享給孩子!

教育孩子最佳時期是成為優秀的父母,其次就是現在與孩子一起成長。教育孩子如同植樹,最好的時間是選擇育種的植株使其結出優良的種子,這也是人們在生產實踐過程中重視育種的根本原因。教育孩子與植樹一樣都需要漫長的時間靜待他們成長,期間要給予他們充足的陽光、水、礦物營養,讓他們根系發達、枝幹健壯、枝葉茂盛。有人說植樹最好的時節是2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養育孩子同樣如此,教育孩子最好的時機就是20年前自己認真學習,現在做優秀的父母,其次就是現在好好陪伴孩子成長。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說:“嬰兒降生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

優秀的孩子源自父母的模範引導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不僅僅表明遺傳影響孩子的成長髮育,更多說明孩子後天成長活動深受父母行為習慣的影響。父母不僅賦予孩子生命、開啟孩子生命成長之門,更為孩子的人生旅程起著最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人們時常說:“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全世界新降生的孩子幾乎是完全相同、平等,他們沒有財富多寡的差別、沒有信仰差別,無貧富、貴賤之分。但是,社會生活的現實是無論以多大的區域做對比,都不可避免的產生窮人和富人之分、貴人和賤人之差,還有愚人和賢人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根本原,就在於他們出生之後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不同的生活習性,父母指引他們邁出人生旅程的方向是不相同的。

父母是每個人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唯一的終身成長導師,一個人童年在家庭中學到的東西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是骨架性的內容,後續的學習成長就是在此基礎上添加血肉。每個為人父母的人,都只能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選擇如何教導孩子,就是家家庭中最好的東西傳授給孩子。“滴水石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都是習慣與堅持的力量,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引導孩子養成熱愛生活的習慣。好習慣是成就美好人生最重要的階梯,每個人生活中的好習慣多是童年被父母“狠心”帶出來的。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習慣是一個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習慣讓我們減少思考的時間,簡化了行動的步驟,讓我們更有效率;同樣,保守的習慣也會讓我們故步自封、保守、自以為是、墨守成規。如果希望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成長方式與眾不同,那麼就必須明白一點:童年所養成的成長習慣決定著人生的未來。不為別的,就為孩子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理應從我做起,高標準嚴要求為孩子做好行為習慣的示範引導。

父母應賦予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本領

對孩子的成長教導工作是承繼歷史、立足現在、規劃未來的工作,每個人都只能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以及現在的生活條件選擇教導孩子成長的方式、方法和內容。當然,每個人由於自身生活經歷的不同,會帶給孩子不同的教導,因此人們從成長活動的源頭就產生了不同。教育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之分,為教者的根本職能就是為孩子們傳授智慧知識,按照社會道德與律法標準為孩子修剪枝葉,藉助自身擁有智慧知識的能量“照亮”孩子成長前方的路。

“育林先育苗,育人當育小。”“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孩子在兒時所養成的行為習慣將影響其一生。孩子是天生的學習“專家”,童年的孩子學什麼都快、對什麼都好奇,他們天生自帶學習能力,這也是教育活動存在的意義和價值。教育活動最重要的任務就是發掘孩子們自身的成長興趣、激活他們自帶的學習能量、點燃他們的學習激情、開啟他們的成長智慧。因此,教育應傳遞確定、準確的智慧,引導孩子們們養成分工、協作、奉獻的行為習慣;習得好奇、探索、求知的成長慾望;開啟開放、包容、大度的思維觀念。人們常說:“孩子如同白紙”,童年人性的可塑性最高,是最適合被教導的人群,而且教導活動對孩子成長影響是終身的。因此,教育應從娃娃抓起,教育資源重心應向家庭家長教育、幼兒教育、小學教育傾斜,從源頭上促進教育成果落地生根。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身體力行的示範教導

為何要系統歸納知識點?

“相似性”歸納是人類天生的學習能力。

對所見事物按“相似性”進行歸納,是人類天生就有的一種學習能力。歸納法是人類認知世界的根本,人類天生具有將相似事物歸為同類的學習能力。人類大多數智慧知識都發生在生活之中,是從具體生產、生活事例中歸納出來的通用性的結論。孩子們從身邊榜樣【父母或師長】的行為習慣中歸納出各種生活道理,或者依據自身行為所換來的獎懲後果來進行歸納。歸納的力量來自於相似性,歸納就是將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歸為一體,將事物具有的共性提煉出來。

歸納源於合併同類項”

數學中有一個知識點叫做“合併同類項”,就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同類項的係數相加,所得的結果作為係數,字母和指數不變。合併同類項實際上就是乘法分配律的逆向運用。即將同類項中的每一項都看成係數與另一個因數的積,由於各項中都含有相同的字母並且它們的指數也分別相同,故同類項中的每一項都是係數與相同的另一個因數的積。合併時將分配律逆向運用,用相同的那個因數去乘以各項係數的代數和。把多項式中的同類項合併成一項,叫做合併同類項(combining like terms)。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生活中歸納法對於人類認知自然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將不能移動的生命體歸為植物,將能夠運動的生命體歸為動物。植物分類學是植物學科中最古老和最具綜合性的一門分支學科。過去的經典分類大多依據外部形態和內部解剖特徵去分,後來把孢粉形態、地理分佈和古生物學等方面的內容結合進去後,有助於進一步對種類的鑑定、植物演化關係的探討和植物的分類。生存在地球上的植物估計有50萬種以上(種子植物250000種左右)。要對數目如此眾多,彼此又千差萬別的植物進行研究,第一步必須先根據它們的自然性質,由粗到細、由表及裡地進行分門別類,否則便無從下手。有關綠色植物命名(包括真菌)共包括12個主要等級(階元)(Category)。主要分類階元如:門 Divisio或(Phylum)、綱 Classis (class)、目Ordo (order)、科 Familia (Family)、族Tribus(Tribe)、屬 Genus (Genus)、組 Sectio(Section)、系Series(Series)、種Species(Species)、亞種subspecies(subspecies)、變種Varietas(Variety)、變型Forma(Form)。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人類認知自然歸納分類

歸納讓人類生活變得簡單、有條理

歸納讓人們根據身體結構的相同與不同分為男性與女性,根據年齡分為老人、中年人和孩子。人們根據自己與鄰里間的關係,將關係分為親人、朋友、陌生人,而後在生活中以此作為分工、合作的優先層級關係;人們根據環境與自身所處位置的相對關係,將方位歸納為東方、西方、北方、南方,而後在此四方的基礎上加以微調,最終得出更為準確的方位;人們根據自然規律將天氣歸為晴天、陰天、雨天、下雪天,以及有這幾類天氣延伸的細分天氣;人們根據自然物體的形狀,將它們歸結為方、圓、三角,並基於此推導、拆解物體的形狀......歸納讓人類認知自然的活動更為系統、更加簡單。

歸納是根據對象的共同點和差異點,把對象按類區分開來的方法。歸納是在比較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歸納可以使雜亂無章的現象條理化,使大量的事實材料系統化;通過比較,找出事物間的相同點和差異點,然後把具有相同點的事實材料歸為同一類,把具有差異點的事實材料分成不同的類。如果一個孩子只會一字不改地重複父母的句子,他將被看成孤獨症患者或者復讀機,而不是強大的學習者。每個人所擁有的歸納能力是不相同的,因此孩子歸納出的句子和父母的句子非常相似,但並非完全一致。同樣,如果一個人看見一條狂吠的德國狗張口咬人了,他會對此做出歸納:所有與這支狗相貌類似的狗也會咬人,下次得離它們遠一些。

系統性的歸納讓人類語言文字的發明成為了可能,人類根據生活經驗與自然物體比對形成象形文字,並經過若干年的演化成為今天世界上人們所使用的語言,而且每種主要語言文字之中最常用的字符也被進一步抽象到更少的數量級,當今世界上主流語言比如漢語、英語、法語、德育的常用字符都在5000以內。歸納使人類認知世界的文化被分為了語言學、數學、歷史學、政治學、經濟學、物理學、化學、地理學、生命科學、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宗教學等基礎大類,歸納讓人類文明變得“井井有條”。如果沒有歸納,人類認知世界就不知從何開始,就如同偌大一個房間如果沒有門或者沒有標線,您將為從何處入而犯難。

人們常說:“360行,行行出狀元。”這實際也是人們對社會生產分工職業形式的歸納,通過歸納世界上有了農業、商業、漁業、工業等生產大類。正是基於歸納世界上分為了不同的國家、民族,每個國家內部管理又分為不同的行政區劃,如省、市、縣、鄉......歸納讓世界變得有章可循,歸納讓人類生活變得簡單、有條理。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素質就是動手能力

現在都在談孩子的素質教育,什麼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呢?

素質源於生活,並指導生產、生活實踐。

素質指思想、文化、身體,代表人體生命之中的德、智、體三大方面,就是個人在社會生活中思想與行為的具體表現。素質通常被用於評價一個人文化水平的高低;身體的健康程度;以及家族傳承的慣性思維和對事物的洞察能力、智商和管理能力、情商以及與職業技能所達級別的綜合體現。素質是一方根據溝通了解對另一方社會性綜合行為印象的綜合評估,是對某人行為的肯定性或否定性評定,分專業素質和社會素質。

素質教育由來已久,但就素質本身而言,不同時期、不同文化傳統的人們對素質定義完全不同,素質是真正“與時俱進”的高標準。原始社會的素質就是能夠快速狩獵、獲取食物,能夠機警的察覺、預防危機;農耕社會的素質就是能夠成為種植能手,提升生產勞動收益......素質簡單的講就是適應社會群體生活,一系列利人、利己行為活動的統稱。

素質展現個人適應社會生活的綜合行為能力

素質是個人參與社會群體性活動能力的統稱,它包含個人的身體素質、文化素質、行為素養等諸多方面。人們常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健康是個人參與社會生產、分工協作的基礎,正如有人說:“擁有健康的人擁有全世界,失去了健康全世界將與您無關!”健康的身體是個人開展正常學習生活的基礎;文化素質用以界定個人掌握人類智慧知識的多寡,掌握知識量多的人文化素質相對更高,正所謂智慧源於知識;行為素質是一個寬泛的概念,包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必定以特定的方式參與到社會生產分工、協作之中,參與生產分工、協作的行為實踐構成了個人的行為素質。

素質不同於成績或者榮譽能夠通過試卷或者少數指標就能做出界定,素質是個人眾多生活行為的集合,它根植與生活的方方面面、浸潤在點滴之間,卻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來衡量它。素質是“與時俱進”的,它會根據社會物質保障程度和精神文化生活的不同而不同,比如原始社會能夠快速狩獵成功、機警的應對各種危機就是高素質;農業社會能夠精耕細作,取得生產豐收就是高素質;危機時刻【比如“新冠肺炎疫情 ”】能夠不顧個人安危挺身而出救人於水火,就是高素質......

素質是群體性生活智慧

群體智慧,英文collective intelligence,單一個體所做出的決策往往會比起多數決的決策來的不精準,群體智慧是一種共享的或者群體的智能,以及集結眾人的意見進而轉化為決策的一種過程。它是從許多個體的合作與競爭中湧現出來的,群體智慧在動物、人類以及計算機網絡中形成,並以多種形式的協商一致的決策模式出現。人是社會是群居的,因此任何素質都不可能是個體性的行為,而必定是一群人共有、共享、共同遵守的行為實踐才能被成為素質。

俗話說:“物以類聚,人以群分。”素質同樣不會是個人的孤立行為,它是某個團體的集體社會生活行為實踐,是群體性生活智慧。很久以前,達爾文就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弱小的動物【包括人類】絕對不能單獨存活。就人類身體而言,不具備單獨生活的強大能力,人類的軀體相對於其他大型食肉動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況下,人類只能對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無力的反抗。因此,人們需要做出各種努力,尋求各方幫助,才得以獲得在地球上的存活優勢。想象一下,一個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沒有任何工具。那麼,你面臨的危險處境比其他任何動物都艱難。任何個人行為只有符合群體發展需求,才能被同伴認可,自己才能獲得較好的社會地位,素質必定是利他、利己並被多數同伴接納的中和體。

素質源於生活實踐

素質是人們對他人生活行為的綜合評定,它不是實驗室的產物,高素質必須與特定的社會環境融合起來。人生成長素質源自真實,也就是需要”眼見為實”,冷暖只有親手感知才知道,旅途的愉悅只有路過才知道,鞋是否合適只有腳知道……提升孩子的綜合素質一定需要給予孩子足夠多的實踐體驗,讓所學知識內容能與實物相結合起來,讓學習“腳踏實地”。

1、素質應側重實踐

《論語·為政》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讀書而不思考,就會因為不能深刻理解書本的意義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書本的知識,甚至會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進行實實在在地學習和鑽研,則終究是沙上建塔,一無所得。學習活動需要將學習和思考結合起來,才能學到切實有用的知識,否則就會收效甚微。然而,更為重要的是學習應與實踐結合起來,做到正真的“學以致用”、學能有所用。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任何理論的基礎都源自於生活經驗的總結,也必須經得起實踐的檢驗。人們常說:“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練又說真把式。”獲取素質與生活實踐是密不可分的,正所謂“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從孩子開始學步到能夠自由行走,必定經過無數次的跌倒再爬起來;從孩子開始會講出第一個字音,也必定經歷了無數個犯錯被糾正,而後才能完成自如交流。而今很多教育已經與實際生活相去甚遠,比如德育幾乎停留在了教材上、自然課停留在了圖片上.......以至於孩子們對於小麥、玉米、韭菜、水稻等食物的苗完全沒有區分它們的概念。

素質的意義在於求知,現在很多教育活動的第一目標是要求孩子記住,而不是理解、更不是知識與內容能夠相互結合起來。生活中時常有人說:“授人魚不如受人以漁”,但是實際教學活動中無論是家長還是老師都樂於“授魚”而不是“授漁”給孩子,人們側重於要求孩子背誦課文、完成試卷得高分,卻少有引導孩子們掌握記憶與的高分的學習方法。因此,素質教學課堂教學應通過有限的知識學習上升到方法論和價值觀的探討,引導孩子由此及彼能夠聯想學習到新的事物。

2、素質是在與人協作、分享、奉獻中養成的

素質代表著德、智、體,其本源為社會交往中人們對於某人的印象品位,是人們互評的結果。如果把素質定義為“舶來品”是完全正確的,獲得素質、提升素質都離不開與人交往,素質不是實驗室的產物。因此,提升孩子的成長素質一定不能少了提升孩子們之間的綜合遊戲水平。

成長素質源於生活中的小事情、小行為和小習慣,也必須經歷與同伴的協作、分享、奉獻才能獲得提升,而只注重孩子文化知識學習、只關注孩子卷面分數高低的家庭往往培養出“高分低能”的孩子。俗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那種總認為習慣、禮貌、愛心、孝心、合作、交往等能力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是教導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可怕的行為。我們家孩子使用筷子為例,最初引導孩子使用筷時嚴要求,但後來爺爺奶奶覺得可以隨孩子自由【當時我在外地工作】,後來奶奶帶孩子就真的讓他自由握筷子,以至於現在即使他知道怎麼模仿大人拿筷子,但是就是吃飯的時候又迴歸老樣子了。所以,培養孩子的綜合素質一定要注意孩子生活中的小細節,您今天對孩子“狠”一點,明天孩子的成長就會更順。當然,對孩子“狠”要求的前提是您要求的內容,自己先不折不扣的給孩子示範完成,比如要求孩子好好寫字,您就要能夠給孩子做好好寫的示範,並且和孩子一起指出那個地方應該怎麼寫、怎麼調整會更好,讓孩子參與到提升自己成長能力的活動中去。

3、素質來自於豐富的生活體驗

人們常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成長的活動的根本是為生活儲備能量,是為增長個人“見識”。正所謂“見多識廣”,個人素質的獲得與豐富的生活體驗密不可分。教育即生活,在生活中接受教育已成為孩子獲取成長能量最重要的源泉,教學活動的內容源於生活,又進一步指導人們改善生產、生活。

盧梭說:“什麼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學生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教育為孩子指引成長活動的邊界、賦予融入集體生活的智慧,通俗地講就是成年人用自身的言行習慣影響孩子的成長,教育就是人點亮人、點燃人的活動,是孩子通過模仿獲得成長經驗的活動。教育活動傳承人類文明,是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是人們不斷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教育活動傳承的智慧成果如果恰好能夠應用到某項社會生活實踐中,它就如同給農作物“追肥”那樣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教學內容未能針對性的解答某些生活中的問題,那它也培植了人類社會成長進步的土壤、提升了國民素質。也就是說針對性強的教育如同“追肥”,而通識教育就是為提升社會整體文明生活水平培土。

4、素質是對真實生活體驗的累計

教學需要讓孩子“身臨其境”的體驗求知、交往過程,不是背誦、模擬、旁觀,用真實的碰撞和交流體會生命的真諦、吸納文明的精髓。生活的體驗才能將知識的根深深的扎進突然裡,兩片森林的故事:

有兩個退休的老人,他們各自種了一片樹林,其中的一位老人每天都給樹苗澆水;另一位老人則是每天在林間散步,發現有樹苗確實需要“關照”了才澆水。若干年過去了,兩片樹林都長成了茂密的山林。一天晚上,狂風大作、大雨傾盆,經歷了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第二天,天放晴了,兩位老人都不約而同的來看望他們種下的樹苗。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被細心照料的那邊樹林很多都傾倒了,而很少澆水的那片樹林雖然枝丫被吹斷了不少,但是卻幾乎沒有傾倒的。經過細心觀察,兩位老人驚奇的發現,那些傾倒樹木的根系無一例外都是橫向生長、只生長在土壤表面的。

成長生活中同樣如此,被呵護有加、缺少深入社會生活實踐的孩子,往往經受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我們時常能夠看見那些平日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如遇到不稱心的事情,就會一落千丈,甚至走上極端。養育過度、包辦過多的實質是剝奪了孩子自主體驗生活的權利,是錯位的愛!素質是通過不斷實踐積澱建立起來的,孩子的成長素質不會憑空而生,它是積極參與生活實踐積澱的結晶,腳踏實地的參與社會生產分工勞作才能獲得第一手的成長素質。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教育就是引領孩子成長的習慣

我們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

快樂教育、減負教育、素質教育、應試教育,在全面教育焦慮的背景下,社會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教育,什麼樣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更多的人才,如何回答錢學森之問?

教育如“星星點燈”為成長指引方向,是助力人們更好融入社會群體生活的工具

。社會在不同時期有不同的發展重心,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教育也需要根據社會發展需要做適當的調整,不同社會對教育培養人才的要求也不同,教育需要為社會之中“360行”輸送人才。因此,教育是世界上最難用統一標準衡量優劣的事業,放眼全世界沒有一項事業能夠像教育一樣影響社會生活如此之廣。教育可分為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三個大類,它們的共同目標就是為孩子的成長活動指引方向,是人【家長和師長】點燃人【孩子】成長潛能的活動。如果把剛出生的新生兒比作白紙,那麼教育活動就是根據社會發展情況,在上面描繪圖畫,使其充滿色彩。

教育賦予人們融入社會生活的技能

人類社會是群體智慧分工協作的大家庭,每個人都是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每個人都從社會中獲取成長資源,同時每個人又以自身擁有的能量為社會建設做奉獻。因此,每個人都必須要掌握與適應群體社會分工、協作的各種技能,比如最基本的語言交流技能、使用生產工具的技能、認知世界的技能......為了更好的開展分工協作與獲得更好生活條件的需要,人類祖先先賢們發明創造了各式各樣促進生產、提高生活品質的工具,從石器、弓箭到現今舒適的傢俱、直聳雲霄的高樓、上天的飛機和在人飛船、入海的船舶和深潛器......人類創造的工具之中唯語言文字為最底層的那個。

語言文字符號分為“音、形、意”三大部分,它們與具體的事物完美對應起來表示特定的意義,教學活動就是通過家長和師長將前人所總結的生活智慧知識賦予給孩子們,讓他們習得適應社會集體生活的能力。語言文字是記錄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中智慧經驗的工具,是將自我對自然世界事物認知高度圖形符號化和發音的抽象化的發明創造。學習則剛好相反,學習是學習者將特定的文字符號、發音與原物體實物一一對應起來,並將其輸入大腦形成長期記憶,以備下次遇見同類事物時能夠準確辨識的過程。如果把自然世界比作一臺機器,那麼它並不自帶格式化的使用“說明書”,每個人都需要通過學習、探索形成與自生興趣相適應的自然機器使用“說明書”。

人類創造語言文字工具的本意是為了統一人類信息交流的記述符號、發音方式與表意形式,然而由於自然世界環境並不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人們在實際生活實踐中必須對相同的文字符號與自然環境進行適配、再運用。因此,現實社會生活中必然產生了語言文字的多意性、個人對同一事物會產生認知偏差。教育就為彌合文字在生活實踐中可能出現的偏差而生,統一的教學內容和形式最大限度的對文字理解形式做了規範,讓同樣的語言文字內容被儘可能多理解為相同的意義,以便社會更好的開展分工、協作。

教育是人類傳承生活習俗的必然產物,它最為核心職能就是將被社會公認的生活智慧通過生活時間系統性的傳授下一代,為孩子們成長進步節省探索時間。知識是人類對自身參與社會生產分工、協作等生活經驗的總結,原本是零碎的散落在人際交往之中,每個人只能掌握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智慧知識。如此以來每個家庭都只能傳授自有的智慧知識給下一代,從而從根本上形成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子承父業”的社會階層分化效應,比如原始社會狩獵部落世代以狩獵為生、魚獵部落終身捕魚,他們所總結的生活經驗無法”互聯互通”;農業生產為主的工業前時代,人們同樣只學習與自己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這時期的教學方式以極少數人能夠享有的私塾或家庭先生教導為主,教學內容也十分有限。工業革命以來,社會生產勞動進一步大分工,勞動生產對領導者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大規模分工、協作式的生產對勞動者的時間也有了更集中的要求。為了為社會提供更高素質的勞動力,學校教育從社會生產分工中”脫穎而出”,成為集中傳播文化知識、生產勞動技能的場所,並逐步成為引導人們成長、成才的主戰場。從而形成了現今家庭教育生根、學校教育強幹、社會教育添枝加葉的整體教育格局,教學活動的根本宗旨就是賦予人們更好融入社會生活的綜合技能。

教育為人們修剪枝葉

世間萬物都是神奇而神秘的,絕大多數生命體採取異性繁殖,而也有極少數物種採取同性繁殖或者是根莖繁殖。通過人類對異性繁殖的觀察,人們不難發現雄性都長的比較魁梧,而它們一生中有一項重要的職能就是“保衛家園“,比如猩猩、獅子、老虎......人類是世界上最高等級的動物,但兩性分工的基本職能與獅子、老虎並沒有大的區別,那就是雄性負責“保衛家園“、雌性負責生育孩子。

人在面對自認為是威脅的事物時,通常表現為“戰鬥“或者“逃跑“,“戰鬥“就是孩子所表現出來的攻擊行為,而“逃跑“就是人們時常表現出來的膽怯。孩子在小時候【10】歲以下的時候,由於感知到自身能力的不足,表現為“逃跑“行為的孩子居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們自身能量逐步增強,因此在10歲以上的孩子逐步展現出其“戰鬥“性的一面,他們在對待不滿事物時,時常就選擇採用“武力“解決。

正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嚴師出高徒”,教育的目的就是為孩子樹立規則意識,讓孩子從小養成知紀律、守規則,促使孩子形成成長敬畏之心,教育活動就是運用社會生活中的“規矩”為孩子成長塑形的過程。教育活動的本質是家長或師長通過自身的行為示範引導孩子成長進步的過程,是一個人點亮、點燃另一些人的活動,教育活動最高效的方式是“言傳身教”。自人類誕生之初,就摸索出了“言傳身教”這個為教之道,原始人的狩獵、採摘等一系列活動均通過“手把手”的親傳教導,而今我們能夠見到類似的場景就是狼群中頭狼帶領群狼捕獵的行為。

人們常說:“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才。”質地精良的玉石不經過雕琢是不會自成器物的,樹木在好不經過加工也不能成為上好的建築材料。人生自帶成長能力,擁有無限的成長能力,但是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應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人性是可塑的。因此,教育活動才有意義和價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孩子成長塑形,讓他們的行為習慣符合社會公認的社會道德價值觀。教育孩子不僅僅要授予他們融入集體社會生活的智慧,還需要引導他們臣服於社會公共的道德與律法之下,也就是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對其行為習慣加以修剪,使其心性被社會道德與法制所征服。

教育為成長指引方向

俗話說:”愛人者,人恆愛之。”最好的教育,不是教孩子如何去贏得人生,而是引導他們學會熱愛生活,懂得如何與人協作。生活不是“零和遊戲”,生活是不同人們在一起相互分工協作,有人說:“之所以會有天堂,就是他們彼此都為對方生存服務;之所以會有地獄,那裡每個人都只顧自己。”很久以前,達爾文就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弱小的動物【包括人類】絕對不能單獨存活。就人類身體而言,不具備單獨生活的強大能力,人類的軀體相對於其他大型食肉動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況下,人類只能對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無力的反抗。因此,人們需要做出各種努力,尋求各方幫助,才得以獲得在地球上的存活優勢。想象一下,一個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沒有任何工具。那麼,你面臨的危險處境比其他任何動物都艱難。任何個人行為只有符合群體發展需求,才能被同伴認可,自己才能獲得較好的社會地位,素質必定是利他、利己並被多數同伴接納的中和體。

個人力量是渺小的,只有通過與同伴合力才能成就更高,獲得更好的生活。人類社會是一艘遠航的巨輪,只有眾人齊心才能開動它。人們常說:“人生成長不能沒有目標”,目標就是成長的方向,而教育就是為人生成長指引方向,照亮人們前行的路,教育猶如“星星點燈”。

“星星點燈”

抬頭的一片天 是男兒的一片天

曾經在滿天的星光下做夢的少年

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遠

卻發誓要帶著你遠走 到海角天邊

不負責任的誓言 年少輕狂的我

在黑暗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你哭紅的眼睛 想著遠離的家門

滿天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 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現在的一片天 是骯髒的一片天

星星在文明的天空裡再也看不見

天其實並不高 海其實也不遠

人心其實比天高 比海更遙遠

學會騙人的謊言 追逐名利的我

在現實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你含淚的離去 想著茫茫的前程

遠方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 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多年以後一場大雨驚醒沉睡的我

突然之間都市的霓虹都不再閃爍

天邊有顆模糊的星光偷偷探出了頭

是你的眼神依舊在遠方為我在等候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教育為成長引路

家長應不應該逼孩子學習?

為孩子指引成長方向必須方向明確、行為準確

孩子天生對新事物好奇,是天生的學習“專家”,童年時期的孩子學什麼都快、對什麼都好奇,他們天生自帶學習能力,這也是教育活動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學習好一項成長技能的三要素:成長環境、耐心督導、及時實踐反饋,自然與法律賦予每個人平等的生存權利、“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人人生而平等”,然而世界上卻並不存在兩個完全相同的人,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成長經歷、不同的文化信仰、不同的成長習慣......這一切都源於他們出生之後接受了不同的教育。

成長環境

人們常說:“造物弄人”,即命運弄人,也就是環境影響個人的成長進步。人類社會是依靠群體力量共同成長進步的,人類社會是由具有不同職能分工的個體組成的,同時每一個個體也不能離開群體而獨自存活。很久以前,達爾文就注意到這樣一個事實:弱小的動物【包括人類】絕對不能單獨存活。就人類身體而言,不具備單獨生活的強大能力,人類的軀體相對於其他大型食肉動物是弱小的。在不利用工具的情況下,人類只能對大自然的捕食者做出躲避或無力的反抗。因此,人們需要做出各種努力,尋求各方幫助,才得以獲得在地球上的存活優勢。想象一下,一個人在原始森林中生存,赤手空拳,沒有任何工具,那麼您面臨的危險處境比其他任何動物都艱難。任何個人行為只有符合群體發展需求,才能被同伴認可,自己才能獲得較好的社會地位,學習的根本任務就是習得與融入群體社會生活相適應的綜合技能。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跟著好人學好人,跟著巫婆跳假神。”足見個人成長深受文化環境影響。古有“孟母三遷”,今有名校學區房,甚至部分家庭為了讓孩子接受西式教育,舉家移民或者將小孩子寄宿到國外,凡此種種都是家長在自我認知範圍內追求對孩子更好教育的急切向往。文化環境是影響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社會力量,今天雖然社會發展在網絡推動下已經非常平等了,但是農村仍在生活見識、教學資源上不及城市,而普通城市又趕不上所謂的一線大城市。

學習成長中的一個自然現象就是“人多飯菜自然香”,學習活動更像是追求你好我要更好的遊戲活動,在群體性“有氛圍”的環境下孩子們更樂意學習,學習中的孩子們猶如運動場上的田徑選手,誰也不願被別人落下。因此,我們能夠看到好學校、好班級是人人爭優,而一旦孩子落單就變得對學習毫無鬥志、提不起興趣,進入“破罐子破摔”的惡性循環之中。

進步的本質是追求相對成長優越感,教育活動的本質是傳承人類文明智慧成果,是一群人【師長】用自身的言行示範點亮另外一群人【孩子們】。成長進步的本質是孩子通過模仿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也就是追求相對的成長優越感。且看生活中所通行的學分考試育才制度、選拔用人制度,無一不是利用“相對優勢”原則遴選出來的。學習的本質也就是為了追求在特定環境下的相對更好,從而獲得成長曆程中的相對優越感,而如今獨生子女與實行“精養”教育的家庭,孩子們已經很難找尋到合適的對比對象了,進而讓孩子們失去了成長路上的自由對比樂趣。

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追求更好是所有生命體的共同期待。奧運競技精神:“更高、更快、更強”,成長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貧窮與富餘、幸福與不幸、高與矮等等都是相對概念,每個人都有追求相對更好的意願。孩子的學習成長活動一直都在不斷的追求相對更好,孩子學習講話從字、詞、句,再到流利的與朋友交談,最後才是掌握語言文字的寫法、含義、寫作;孩子學習行走的方法從邁步、踏步,最終到自如行走......學習的階梯就是從基礎一步一步深入的,也就是不斷的追求更好。更好分為與自己對比更好、與同伴對比更好,與自己對比更好難以察覺,而與同伴對比是否更好一眼便知,比如跑的更快、跳的更遠、作業完成的更快、試卷得分更高......與同伴對比的相對更好無處不在而又無所不包。所以,教學活動需要充分調用孩子追求相對的優越感的成長心理,讓孩子們能夠在相互拼比中共同進步。

耐心督導

人們常說:“背景”,家庭就是每個成功人士最大的背景。家庭是孩子生根發芽的地方,是“起跑線”、也是人生成長曆程中的補給站。人格心理學家說:“家庭對人的塑造力是今天我們對人格發展看法的基石。”家庭不僅僅為孩子的成長髮育提供必要的衣、食、住、行,孩子為孩子的人生成長規劃方向,提供給孩子接入社會生活的紐帶。大凡成功人士與其童年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家庭為之規劃的成長道路密不可分,古有“孟母三遷”只為給孩子找到適合成長的生活環境;美國的戴爾·卡耐基和法國的拿破崙·希爾的成功均深受家庭影響......

愛迪生8歲那年上學了。他不僅沒有表現出特別的才能,反而常常會使老師恩格爾深感不快。有一次上算術課,老師在講解數學題,愛迪生突然向老師發問?“老師,2+2為什麼等於4?”老師覺得愛迪生又笨又調皮,他反問道:“不等於4難道等於5?”愛迪生很想弄明白數字的奧秘,他想了又想,忍不住又問老師:“2+2為什麼不可以等於5呢?”老師恩格爾大為惱火,他厲聲訓斥道:“愛迪生,你故意搞亂,給我滾出去!”愛迪生遭到責罵,委屈地奔出教室。 

愛迪生回家後告訴媽媽:“媽媽,我想要知道加法的道理,可老師卻罵我。”媽媽聽了兒子的敘述很是生氣,他找到學校:“恩格爾先生,你作為一個教師太不瞭解學生的心理。”恩格爾說:“我只管教書,不管什麼學生的心理”。愛迪生母親說:“你這樣教孩子,孩子怎麼學得會?”這位老師帶著愛迪生到一位有名的醫生那裡,請他檢查一下愛迪生的頭腦,因為愛迪生的腦袋是扁的。這位醫生檢查後說:“裡面的腦子壞了。”恩格爾告訴愛迪生母親:“你的孩子又笨又調皮,不管我怎麼教,他都學不會。我不願意教這樣的學生。” 

結果,愛迪生離開了這所學校,由媽媽教他讀書。愛迪生母親曾經當過小學老師,是個知書達理的人。他給兒子講文學、歷史,講許許多多科學知識。當同齡的孩子還在讀童話的時候,愛迪生已開始閱讀《英國史》、《大英百科全書》等大部頭著作。在母親的辛勤栽培下,愛迪生的求知慾越來越強,他一邊讀書,一邊在地窖裡建起了一個小實驗室。雖然家境貧寒,他沒能像其他孩子一樣接受系統的正規教育,12歲那年到火車上當了一名報童,但母親已在他幼小的心田裡播下了科學的種子。經過長期刻苦鑽研,他終於成為最著名的大發明家。他一生為人類貢獻了一千多項發明。

《語言的本能》母親式語型,“雖然言語輸入是語言發展的必要條件,但只有聲音是不夠的。有人曾建議聾啞父母多讓自己聽力正常的孩子觀看電視,但是,沒有一個孩子能夠通過這種方式學會英語。面對只會自說自話、鐵疙瘩一樣的電視機,除非孩子已經懂得這門語言,否則他根本猜不出其中的角色在說些什麼。現實生活中的大人都是在孩子面前談論眼前發生的事情,孩子的表現則更像是一個“讀心者”,他能夠猜出大人的意思,特別是在掌握了許多實詞的情況下。的確,如果讓你聽一段家長對孩子的談話,即便他所說的語言你一竅不通,但只要將其中的實詞都翻譯出來,你就能輕易地推測出家長的意思。如果孩子能夠推測父母的意思,他就不是一臺純粹的解碼機,僅僅依靠接收的信息來破解代碼。他們更像是面對羅塞塔石碑的考古學家,可以將未知語言的一段內容與已知語言進行對比。對孩子來說,這門未知的語言是英語(或者日語、因斯列坎普語和阿拉伯語),而已知的語言就是心語。電視原聲為什麼教不會孩子說話呢?這裡面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因為它們說的不是母親式語型。與成人之間的交談不同,父母在和孩子說話時會把語速放慢,語調也更為誇張,他們說話的內容主要涉及眼前的事情,語法也更為嚴謹(正確率可以達到99.44%)。無疑,這些特點使得母親式語型更容易被孩子聽懂,而不像其他人與孩子交流,為的只是將信息傳遞出去。”

實踐反饋

教學的目的是賦予孩子們認知世界的本領,授予孩子們將事物與語言文字符號的“音、形、意”完美對應起來的能力。語言文字是人類記錄生產、生活實踐總結經驗的工具,是將自我對自然世界事物認知高度圖形符號化和發音的抽象化的發明創造。學習則剛好相反,學習是學習者將特定的文字符號、發音與原物體實物一一對應起來,並將其輸入大腦形成長期記憶,以備下次遇見同類事物時能夠準確辨識的過程。如果把自然世界比作一臺機器,那麼它並不自帶格式化的使用“說明書”,每個人都需要通過學習、探索形成與自生興趣相適應的自然機器使用“說明書”。

知識是生活的智慧總結,學習是為了更好的適應生活,那麼就應努力賦予孩子自主學習的能力,比如:授予孩子做事的方法。授予孩子做事方法能夠幫助孩子減輕做事過程中的障礙或困難感,讓他們更容易有條理的做事。當孩子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如果自己知道解答的辦法,那麼他們就會從自身角度想辦法去解答。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變得做事的毅力、定力和專注的性情習慣;

鼓勵孩子自己想辦法解決困難。成長生活中遇到苦難是在所難免的,當孩子遇到困難時,需要獎勵他們已經取得的成長進步並鼓勵他們自己想辦法克服困難,引導孩子建立起成長自信;從孩子的興趣入手培養。對於自己興趣之內的事情,每個人都不會拒絕。作為父母需要了解孩子的興趣點在哪裡,要在經意與不經意間通過他們的興趣激活他們學習新知識的動力,興趣是人生成長路上最好的導師。

父母應賦予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本領不僅僅是書本上的知識,更需要帶領孩子參與到真實生活的實踐行為之中去。教導孩子成長進步是承繼歷史、立足現在、規劃未來的工作,每個人都只能根據過去的生活經驗以及現在的生活條件選擇教導孩子成長的方式、方法和內容。當然,每個人由於自身生活經歷的不同,會帶給孩子不同的教導,因此人們從成長活動的源頭就產生了不同。教育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之分,為教者的根本職能就是為孩子們傳授智慧知識,按照社會道德與律法標準為孩子修剪枝葉,藉助自身擁有智慧知識的能量“照亮”孩子成長前方的路。

教育就是放飛孩子的成長夢想,學習就是孩子從身體獨立,走向身、心、行完全獨立的過程。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財產”,個人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更好的參與社會生產大分工、大協作,只是參與分工協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家庭。家庭需要為孩子指引辨識生活中顏色的方式與方法,但並不是一定要求孩子對顏色的認知完全與父母相同;指引孩子懂得尊重長輩,但也不等於要求孩子要唯唯諾諾的做人;教導孩子要注意安全,也不等於完全要求孩子完全不要去試探、嘗試接觸新事物與新方法......每個人的成長路,都需要自己用腳步去丈量,而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就是行走與辨識路途的方法。

人生成長活動的任何實踐都為與更多人建立友好協作關係,那些能夠獲得同伴認可的成長行為更能夠激起個人學習進步的慾望,比如在校學習的孩子為了獲得相對其他同學更高的分數,以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參加工作的人繼續學習,為在同事中能夠擁有更多“敲門磚”與評級“墊腳石”;老人繼續學習為不被看做老到落了伍......學習獲得的智慧知識是個人私有的,但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卻是相對的。因此,所學智慧知識能夠獲得及時實踐反饋是每個人檢驗學習成果、獲得學習動力的重要途徑。實踐反饋對於學習很重要,就如用餐之後的溫飽感。

個人如同原點,每時每刻都為向何方前進而不斷選擇,而孩子作為缺乏生活經歷和經驗的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處事行為上需要家長給予明確而堅定的方向指引。畢竟世界那麼大,每個人也都只能“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當孩子小的時候家長在就必須擔負起幫助孩子選擇飲用哪一口水、用那一餐飯、學習哪一種文明的職責。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父母為孩子成長指引方向

家長逼著孩子學習真的正確嗎?

父母應成為孩子成長曆程中的“北斗星”。

人們常說:”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地球上的一切物體都因為引力才得以附著在地球上生長。通過學習物理我們可以知道任何兩種物體發生混合現象都必定有“能量差”,或者是勢能、亦或是熱能。學習是從外部吸收資源,學習的基本動力是求存或者與同伴兒相比追求相對優越感,而現代社會中的孩子在家長的百般呵護下幾乎已經內有了求存的動機;剩下同伴兒相比追求相對優越感,這在城市化家庭同樣不明顯。因此,現在孩子們學習進步的動力絕大部分來自於家長逼迫學習的壓力,如果沒有這個壓力,很多孩子都將很難堅持學習,這就是現在大多數家長為孩子成長感到焦慮的根源。

孩子對生活中遇見的新事物自然好奇,是天生的學習“專家”。但是,要求孩子進行系統性的學習就必定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成長環境、耐心督導、及時實踐反饋,這三者缺一不可。當今,學習的根本目的在於為適應未來不確定的世界儲備能量,學習的過程猶如在安穩的環境中”沒事找事兒”。那麼,作為家長要怎樣陪伴”能夠坐著就絕不站著,能夠躺著就絕不坐著。”的孩子們更好的學習成長呢?

為孩子指引成長方向

俗話說:“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教育活動是家長和師長今天借用昨天的生活智慧為孩子指引成長方向的活動。孩子在生活中雖然是完整的成長個體,但是由於他們在力量上、生活經驗上的欠缺,他們被社會定義為“無民事行為能力人”或“無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他們必須在家長或其他監護人的幫助下完成成長活動。

孩子雖然是天生的學習“專家”,但由於他們經歷的生活實踐非常有限。因此,他們很難認識到學習對生活具有什麼樣的意義,他們往往只能感受到當前生活的快樂與不快樂,他們分不清也不知道怎麼區分知識的價值。孩子們在生活中的處境就猶如在黑夜迷茫之中的航船,每個方向都能夠通行,但他們並不知道哪個方向是趨向目的地的彼岸。教育活動中的家長和師長就如同黑夜之中的燈塔,為孩子們照亮前行的方向,給予他們成長的目標、幫助他們規避成長中可能遇見的礁石或風浪。

生活中,人們都酷愛“北斗星”。革命時期,毛澤東等革命先輩就是共產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解放的“北斗星”;現在共產黨是帶領全國奔小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北斗星”。父母就是每個孩子成長曆程中的“北斗星”,為每個成長中的孩子指引方向。知識就如“星星點燈”,讓迷失的孩子找到成長的路、溫暖孩子們的心。

“星星點燈”

抬頭的一片天 是男兒的一片天

曾經在滿天的星光下做夢的少年

不知道天多高 不知道海多遠

卻發誓要帶著你遠走 到海角天邊

不負責任的誓言 年少輕狂的我

在黑暗中迷失才發現自己的脆弱

看著你哭紅的眼睛 想著遠離的家門

滿天的星星請為我點盞希望的燈火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家門

讓迷失的孩子 找到來時的路

星星點燈 照亮我的前程

用一點光 溫暖孩子的心

......

人們常說:“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才。”質地精良的玉石不經過雕琢是不會自成器物的,樹木在好不經過加工也不能成為上好的建築材料。人生自帶成長能力,擁有無限的成長能力,但是每個人的成長都會應環境的變化而變化,人性是可塑的。因此,教育活動才有意義和價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孩子成長塑形,讓他們的行為習慣符合社會公認的社會道德價值觀。教育孩子不僅僅要授予他們融入集體社會生活的智慧,還需要引導他們臣服於社會公共的道德與律法之下,也就是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對其行為習慣加以修剪,使其心性被社會道德與法制所折服,為成長中的孩子們指引前方的道路。

給予孩子行為示範

人們常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虎父無犬子”。父母給予了孩子成長、成才、健康的身體,讓孩子的生命之花能夠綻放。正如嬌豔的花朵離不開花農辛勤澆灌、精美的飾品離不開工匠的雕琢,孩子並不能自立成才,他們必須在家長和師長的共同培育下才能成人、成才。父母是孩子人生之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唯一的終身導師。父母對孩子的教導不僅限於知識,父母從生活行為的方方面面影響著孩子的成長,比如飲食習慣、處事風格、待人接物的規則......父母賦予孩子適應社會生活的本領,帶領孩子在生活之中實踐真實的生活行為,是用自身的行為素質“言傳身教”的為孩子做成長示範。

教導孩子成長沒有絕對的對錯、好壞之分,身為父母最根本的職能就是以自身的行為示範為孩子們成長指引方向。教育就是放飛孩子的成長夢想,學習就是孩子從身體獨立,走向身、心、行完全獨立的過程。孩子不是家庭的“私有財產”,個人存在的價值就是為了更好的參與社會生產大分工、大協作,只是參與分工協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家庭。家庭需要為孩子指引辨識生活中顏色的方式與方法,但並不是一定要求孩子對顏色的認知完全與父母相同;指引孩子懂得尊重長輩,但也不等於要求孩子要唯唯諾諾的做人;教導孩子要注意安全,也不等於完全要求孩子完全不要去試探、嘗試接觸新事物與新方法......每個人的成長路,都需要自己用腳步去丈量,而父母能夠給予孩子的就是行走與辨識路途的方法。

人生成長活動的任何實踐都為與更多人建立友好協作關係,那些能夠獲得同伴認可的成長行為更能夠激起個人學習進步的慾望,比如在校學習的孩子為了獲得相對其他同學更高的分數,以獲得老師和家長的表揚;參加工作的人繼續學習,為在同事中能夠擁有更多“敲門磚”與評級“墊腳石”;老人繼續學習為不被看做老到落了伍......學習獲得的智慧知識是個人私有的,但個人在社會中的地位卻是相對的。因此,所學智慧知識能夠獲得及時實踐反饋是每個人檢驗學習成果、獲得學習動力的重要途徑。實踐反饋對於學習很重要,就如用餐之後的溫飽感。

給予孩子成長反饋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傻把式,又練又說真把式。”學習成長與練習實踐密不可分。然而,孩子們學習的所有知識不可能每一項都去親歷、實踐,這就要求有家長或者師長給予他們點評、反饋,比如孩子完成一個動作之後能夠立刻得到表揚,他們就會更願意繼續做類似的事情;孩子用力碰到一些物體,會感覺到痛,他們就會注意下一次不要以同樣的方式接近它......

成長是對真實生活經歷體驗的累計,教學需要讓孩子“身臨其境”的體驗求知、交往過程,用真實的碰撞和交流體會生命的真諦、吸納文明的精髓,並及時給予他們開展相應行為的反饋,用激勵引導符合社會行為標準的行為、藉助懲罰修正孩子生活中不當的行為活動,得到真實體驗的生活知識才能將根深深的扎進土壤裡。兩片森林的故事:

有兩個退休的老人,他們各自種了一片樹林,其中的一位老人每天都給樹苗澆水;另一位老人則是每天在林間散步,發現有樹苗確實需要“關照”了才澆水。若干年過去了,兩片樹林都長成了茂密的山林。一天晚上,狂風大作、大雨傾盆,經歷了一個雷雨交加的夜晚。第二天,天放晴了,兩位老人都不約而同的來看望他們種下的樹苗。這時奇怪的事情發生了,被細心照料的那邊樹林很多都傾倒了,而很少澆水的那片樹林雖然枝丫被吹斷了不少,但是卻幾乎沒有傾倒的。經過細心觀察,兩位老人驚奇的發現,那些傾倒樹木的根系無一例外都是橫向生長、只生長在土壤表面的。

成長生活中同樣如此,被呵護有加、缺少深入社會生活實踐的孩子,往往經受不起任何風吹雨打,我們時常能夠看見那些平日學習成績優異的孩子,如遇到不稱心的事情,就會一落千丈,甚至走上極端。養育過度、包辦過多的實質是剝奪了孩子自主體驗生活的權利,是錯位的愛!素質是通過不斷實踐積澱建立起來的,孩子的成長素質不會憑空而生,它是積極參與生活實踐積澱的結晶,腳踏實地的參與社會生產分工勞作才能獲得第一手的成長反饋、才能在成長路上行走的更穩。

開啟孩子成長的“心門”

對孩子的成長教導不增長孩子的身高、不解決孩子的溫飽,教導賦予孩子成長的技能,開啟孩子成長的”心門”,讓智慧知識的陽光能夠溫暖孩子們童年幼小善良的心。人們常說:“啟蒙教育”,啟蒙教育的實質就是家長和師長運用自生的行為示範,引導孩子學習、為孩子開啟成長的“心門”。教育的核心是為孩子成長賦能,喚醒他們自帶的成長潛能。教育活動是傳承人類文明,促進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手段,是人們不斷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前提。教育中傳承的文化成果如果正好應用到某項社會生活實踐中,就如同給農作物最肥立刻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如果教學內容未能針對性的解答某些生活中的問題,那它也培植了人類社會成長進步的土壤、提升了國民素質。也就是說針對性強的教育如同追肥,而通識教育就是為提升社會整體文明生活水平培土。

人們常用“懵懂少年”形容孩子的純潔、沒有經過世俗的磨練,潔淨的猶如一張白紙。教育工作就如同描紅,在孩子純潔的心靈深處播種希望的種子,引領孩子通向成人、成才之路。人類生活是社會性的,每個人都是社會大家庭中的一份子,每個人都通過獲得他人的幫助成長自己,同時又通過幫助他人獲得更多人的幫助。教學活動教會孩子使用人際間交流的工具語言,認知、標記事物的工具數學,瞭解自然世界方法的生物學、物理學、地理學、化學.....教學活動給予孩子成長生活的工具,這些工具並不像生活中餓了享受美食那樣獲得立刻的溫飽反應,教學活動給予人們生活成長的精神食糧。

《師說》: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後,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吾師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後生於吾乎?是故無貴無賤,無長無少,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古之聖人,其出人也遠矣,猶且從師而問焉;今之眾人,其下聖人也亦遠矣,而恥學於師。是故聖益聖,愚益愚。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乎?愛其子,擇師而教之;於其身也,則恥師焉,惑矣。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非吾所謂傳其道解其惑者也。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而大遺,吾未見其明也。巫醫樂師百工之人,不恥相師。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則群聚而笑之。問之,則曰:“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則足羞,官盛則近諛。”嗚呼!師道之不復可知矣。巫醫樂師百工之人,君子不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歟!

聖人無常師。孔子師郯子、萇弘、師襄、老聃。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於弟子。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如是而已。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餘嘉其能行古道,作《師說》以貽之。

人生最暗淡無光的時刻就是迷茫且沒有方向的時候,孩子成長同樣如此,如果沒有方向和目標,他們整天就只能自顧自的重複著前日的遊戲。家長借用自己已有的生活認知逼著孩子學習,實際上就是在為孩子指引成長方向、為孩子成長進步助力,擔當起了為孩子成長引路“北斗星”的角色。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育德在家庭生活中

你認同“教書的是老師,育人的是家長”這話嗎?為什麼?

家庭、學校合力才能助推孩子“德才兼備”

俗話說:“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人生的學習成長認為習德、習文兩部分。指道德素質,以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為主組成個人的三觀,現實生活中通常表現為事業心、責任心、原則性、廉潔性、為人民服務的意識、團結合作的作風以及勇於克服困難、完成工作任務的精神等;指技術能力,包括理論知識、管理科學知識、本職專業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實際工作中的謀劃能力、決斷能力、指揮協調能力和創新能力等。通俗的講,個人在生活行為實踐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綜合行為處事能力就是德,而完成工作任務、達成良好工作績效的能力即為才。

家庭生活實踐育德

如果把社會組織的最小單元家庭比作機器,那麼它更像一臺複印機,家庭之中的父母是印刷的原件,孩子就是印刷好的複印件。如果您發現複印件出現了瑕疵,那麼您最應該檢查的就是原件是不是本就不完美。孩子是天生的學習“專家”,他們饒有興趣的從第一任老師【父母】那裡學習各種生活行為習慣,繼承併發揚父母關於世界真、善、美、醜的認知。人們常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孩子在與父母日夜相伴的成長活動中不自覺的染上了父母的色彩,這也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的根本來源。

從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內容可以看出,《道德與法治》課程就是以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應遵循的行為規範與禮儀準則為基礎的,以培養孩子們熱愛生活、善於生活的良好品德為核心,生活性是《道德與法治》課程最基本的特徵。一年級下冊“我的好習慣”包括我們愛整潔、我們有精神、我們不拖拉、不做“小馬虎”,其根本就是引導孩子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新東方教育集團創始人俞敏洪曾表示:“我繼承了父親的寬厚,又從母親身上學到了堅韌不拔、鍥而不捨的精神,是我的父母成就了我。”

1、家庭育兒先育己

正所謂:“正本清源,正人先正己。”父母喂孩子吃飯的時候多有一個動作,就是自己覺著溫度適宜的東西才喂孩子吃。教導孩子同樣如此,要求、期待孩子做到的行為習慣父母最好能夠率先垂範,給孩子做榜樣。對於新知識和技能自己先嚐試、做到,就如同給孩子餵飯一樣等自己感覺不燙之後再分享給孩子!

教育孩子最佳時期是成為優秀的父母,其次就是現在與孩子一起成長。教育孩子如同植樹,最好的時間是選擇育種的植株使其結出優良的種子,這也是人們在生產實踐過程中重視育種的根本原因。教育孩子與植樹一樣都需要漫長的時間靜待他們成長,期間要給予他們充足的陽光、水、礦物營養,讓他們根系發達、枝幹健壯、枝葉茂盛。有人說植樹最好的時節是20年前,其次就是現在,養育孩子同樣如此,教育孩子最好的時機就是20年前自己認真學習,現在做優秀的父母,其次就是現在好好陪伴孩子成長。俄國生理學家、心理學家,高級神經活動生理學的奠基人伊萬·彼得羅維奇·巴甫洛夫說:“嬰兒降生第三天開始教育就遲了兩天。”

2、優秀的孩子源自父母的模範引導

俗話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這不僅僅表明遺傳影響孩子的成長髮育,更多說明孩子後天成長活動深受父母行為習慣的影響。父母不僅賦予孩子生命、開啟孩子生命成長之門,更為孩子的人生旅程起著最重要的方向指引作用。人們時常說:“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全世界新降生的孩子幾乎是完全相同、平等,他們沒有財富多寡的差別、沒有信仰差別,無貧富、貴賤之分。但是,社會生活的現實是無論以多大的區域做對比,都不可避免的產生窮人和富人之分、貴人和賤人之差,還有愚人和賢人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根本原,就在於他們出生之後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不同的生活習性,父母指引他們邁出人生旅程的方向是不相同的。

父母是每個人生命中的第一任老師,也是唯一的終身成長導師,一個人童年在家庭中學到的東西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是骨架性的內容,後續的學習成長就是在此基礎上添加血肉。每個為人父母的人,都只能根據自己家庭的實際情況選擇如何教導孩子,就是家家庭中最好的東西傳授給孩子。“滴水石穿”“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都是習慣與堅持的力量,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引導孩子養成熱愛生活的習慣。好習慣是成就美好人生最重要的階梯,每個人生活中的好習慣多是童年被父母“狠心”帶出來的。古羅馬詩人奧維德說:“沒有什麼比習慣的力量更強大。”習慣是一個思想與行為的真正領導者。習慣讓我們減少思考的時間,簡化了行動的步驟,讓我們更有效率;同樣,保守的習慣也會讓我們故步自封、保守、自以為是、墨守成規。如果希望孩子能夠出類拔萃,成長方式與眾不同,那麼就必須明白一點:童年所養成的成長習慣決定著人生的未來。不為別的,就為孩子能夠有一個美好的未來都理應從我做起,高標準嚴要求為孩子做好行為習慣的示範引導。

3、父母不僅賦予孩子生命,更是孩子人生路上最重要的成長規劃師。

俗話說:“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全世界的孩子降生之時幾乎是完全相同、平等的,他們沒有財富多寡的差別、沒有信仰差別,無貧富、貴賤之分。但是,社會生活的現實是無論以多大的區域做對比,都不可避免的產生窮人和富人之分、貴人和賤人之差,還有愚人和賢人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根本原,就在於他們出生之後從父母那裡繼承了不同的生活習性,父母指引他們邁出了人生旅途的第一步。

俗話說:“育林先育苗”,人生之中學習活動中最為重要的就是童年,童年是人生的起步之年,是人生最可塑的時期。正如古人所言:“三歲看大,七歲看老”,觀察三歲孩子的生活行為就能大致預測到其長大後的心理、性格......孩子七歲所具有的行為習慣,就基本決定著這個孩子一生的發展狀況。現實生活中,孩子在七歲左右時大腦就已基本發育完整,也就是說個人腦細胞的活躍基數在七歲左右就已基本確定,該有的思維架構已搭建完成,對待生活的態度也已基本確立。所以,孩子在家庭中學到的東西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是骨架性的內容,後續的學習成長就是在此基礎上添加血肉。

才來自課堂學習

學校是集中傳授文化知識的場所,學校是人類文明極度繁榮的必然產物,它最為核心職能就是系統性的傳授人類社會所總結的智慧經驗。知識是人類對自身參與社會生產分工、協作等生活經驗的總結,原本是零碎的散落在人際交往之中,每個人只能掌握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智慧知識。如此以來每個家庭都只能傳授自有的智慧知識給下一代,從而從根本上形成了”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的兒子會打洞。””子承父業”的社會階層分化效應,比如原始社會狩獵部落世代以狩獵為生、魚獵部落終身捕魚,他們所總結的生活經驗無法”互聯互通”;農業生產為主的工業前時代,人們同樣只學習與自己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知識,這時期的教學方式以極少數人能夠享有的私塾或家庭先生教導為主,教學內容也十分有限。

工業革命之後,社會生產勞動進一步大分工,勞動生產對領導者的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時,大規模分工、協作式的生產對勞動者的時間也有了更集中的要求。為了為社會提供更高素質的勞動力,同時更為領導者安心的參與工作,而不必擔心如何撫育孩子成長。因此,學校從社會生產分工中”脫穎而出”,成為集中傳播文化知識、生產勞動技能的場所,更為孩子們健康、快樂成長提供了優質的活動場所。

學校教學的目的是賦予孩子們認知世界的本領,授予孩子們將事物與語言文字符號的“音、形、意”完美對應起來的能力。語言文字是人類記錄生產、生活實踐總結經驗的工具,是將自我對自然世界事物認知高度圖形符號化和發音的抽象化的發明創造。學習則剛好相反,學習是學習者將特定的文字符號、發音與原物體實物一一對應起來,並將其輸入大腦形成長期記憶,以備下次遇見同類事物時能夠準確辨識的過程。如果把自然世界比作一臺機器,那麼它並不自帶格式化的使用“說明書”,每個人都需要通過親自學習、探索形成與自生興趣相適應的自然機器使用“說明書”。

人類創造語言文字工具的本意是為了統一人類信息交流的記述符號、發音方式與表意形式,然而由於自然世界環境並不是完全一模一樣的,人們在實際生活實踐中必須對相同的文字符號與自然環境進行適配、再運用,現實社會生活中必然產生了語言文字的多意性、個人對同一事物會產生認知偏差。因此,學校就成為了教導人們標準化再認知智慧知識的重要媒介,學校為生活在不同地域、擁有不太相同生活習慣的人們有了形成相同思維認知模式的可能,讓人們在更大範圍形成文化共識。學校為社會提供了大量標準化智慧型建設者,讓人們遵循相同的社會行為準則參與到社會分工、協作之中。

常言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生成長必須經歷漫長的磨礪,父母是陪伴孩子一生時間最長的人,在陪伴孩子成長、成才的歷程中父母不僅給予孩子成長的物質保障、引導他們養成熱愛生活的行為習慣,還幫助孩子將從生活中積攢的知識穿起來,讓它們成為真正指引孩子人生成長的智慧。老師是在某一段時間陪伴孩子成長的人,老師教授給孩子“星星點點”的知識,幫助人們在成長關鍵節點上打通“任督二脈”。現今,社會尤其重視學校教育,人們很多時候往往忽略了家庭教育,致使較多人被培養成了高才低德。因為,只有家庭、學校合力才能助推孩子“德才兼備”。

家長育德、育人,老師傳授知識。家庭教育生根、學校教育強幹、社會教育開枝散葉,根基健壯生長才能茁壯,主幹強壯才能頂天立地,枝葉繁茂才能“瓜甜果香”。人生活動分兩端,一端向外獲取成長養分,另一端向外輸出成長果實。家庭教育所生出的根系就是獲取成長養分的基礎手段,社會教育生出的繁茂枝葉將為果實輸送源源不斷的養料,而家庭教育生的根和社會教育所散出的枝葉又將促進主幹的健壯成長。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父母為孩子指引成長方向

孩子成長就像小樹一樣,是要任其發展,還是要砍掉枝椏?

陽光為小樹“剪枝”、教育為人生領航。教育的職責就是藉助智慧知識的“陽光”為孩子指引成長方向,讓孩子們在道德與律法的“方圓”之中茁壯成長

植物的根系牢牢的向土裡生長是因為土裡有它們成長需要的礦物質,植物的枝幹之所以向上生長是為了獲取更好的陽光,自然生命的神奇之處就在於每個生命體都在為更好的求存而不斷向著有利於生長的方向成長。人類是地球上最高等級的生命體,人類擁有最高等級的成長方向規劃能力,能夠根據實時環境調整自己的成長方向。但是,人類關於成長長遠方向選擇的基礎是曾經的生活經歷,而對於眼下成長快樂的選擇則注重滿足當下的成長需要,也就是具有”能夠坐著就絕不站著,能夠躺著就絕不坐著。”的成長懶惰性,比如每個人都“貪玩”、每個人都喜歡享樂......作為父母,教導孩子成長、成才的職責就是藉助“陽光原理”為孩子修枝剪葉、為他們指引成長方向。

教育就是按照道德與律法標準為孩子修剪枝葉

人們常說:“玉不琢不成器,樹不修不成才。”質地精良的玉石不經過雕琢是不會自成具有收藏價值器物的,樹木再好不經過加工也不能成為上好的建築材料,樹苗在自然成長狀態下通過修剪枝葉能夠獲得更好成長、成才的機會。孩子自帶成長能力,擁有無限的成長能力,但是每個人的成長都會隨環境的變化而變、人性是可塑的。因此,教育活動才有意義和價值,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為孩子成長塑形,讓他們的行為習慣符合社會公認的社會道德價值觀。教育孩子不僅僅要授予他們文化知識、融入集體社會生活的智慧,還需要引導他們臣服於社會公共的道德與律法之下,也就是在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對其行為習慣加以修剪,使他們的心性符合社會道德與法制標準。

常言到:“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人生成長必須經歷漫長的磨礪與被修剪才能成才,父母是陪伴孩子一生時間最長的人,在陪伴孩子成長、成才的歷程中父母不僅給予孩子成長的物質保障、引導他們養成熱愛生活的行為習慣;幫助孩子將從生活中積攢的知識穿起來,讓它們成為真正指引孩子人生成長的智慧;還要根據社會道德規範與律法準則為孩子的成長把脈,幫他們修剪不符合道德、律法的行為習慣。家庭教育育德、生根,根基健壯生長才能茁壯,才能頂天立地、才能枝繁葉茂、才能“瓜甜果香”,成為促進社會發展進步的中堅力量。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大樹向陽、陽光為其修剪枝葉

百年樹人與樹木

大樹說:“我成為一棵大樹,需要:時間、不動、根基、向上、向陽。”看百年老樹,讀大樹理論,開啟人生新篇......

時間~成長無捷徑

大樹說:絕對沒有春播秋收的大樹,種下一棵大樹的種子,生根、出芽、伸展軀幹、豐碩枝葉…… 一定是歲月刻畫著一圈圈的年輪。每當遇到挫折和困難,看看大樹,今日的枝繁葉茂是無數個昨日相加所為。我們所期待的成功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定是隨著時間、經驗不斷得到積累。

人生成長,一定要給自己時間!時間積累“財富”,世界上絕大80%以上的財富由50歲以上的人群所支配;藝術家、作家、醫生……都是從小處一點一滴成長成才的!“短頻快”式的現代商業不適合培養人才,更不適合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1、不動~持之以恆

大樹說:絕對沒有一棵大樹,第一年種在這裡,第二年種在那裡,而可以成為一棵大樹,一定是千百年來,經風霜,歷風雨,屹立不動。陽光雨露給予大樹生長的光照、營養和環境;而經歷的每一次的狂風暴雨、霜雪雷電就會使大樹更加堅定,無所畏懼。經得起狂風霜雪考驗的樹木才會成為大樹,正是無數次的經風霜,歷雨露最終成就大樹!成長、成才、成功,一定要“經受得住風霜、歷雨露而不悔,歷盡滄桑而不夭”!

2、根基~“家園”是成長的發源地

大樹說:我有千百萬條根,微根、細根、粗根,深入深層大地,忙碌而不停的從周邊吸收營養,成長自己。絕對沒有一棵大樹是“無根生”的。根基不牢,就會被風掀翻、連根拔起。為了尋找更多的營養,大樹必須努力紮根深大地的底層、甚至是岩層。只有不斷地從大地母親的懷抱中吸收養分,使自己的根基壯大,牢固才能經得起歲月和時間的考驗,才能成長自己。成長、成才、成功,一定要不斷學習;要從生活中的細小處學習,好奇、包容式的集百家之所長!不斷充實自己,方能成就大師。

3、向上~站得高才能望的遠

大樹說:絕對沒有一棵大樹只向旁邊長,長胖不長高。一定是先長主幹再長細枝,越向上長,空間越大,越能成為一棵大樹。大樹明白,要壯大必須向上長。只有向上長,才能使樹幹和每個細枝擁有更大的空間,才能擁有更多的陽光的愛撫。進過山林的人都會發現越茂密的山林,樹木越發向上,獨木難成林、成才。成長、成才、成功,一定要向上,不斷向上才會有更大的空間,站得高才能望的遠。

4、向陽~心暖地自寬

大樹說:絕對沒有一棵大樹長向坑洞,向陽是大樹成長的基石。積極地向光生長,就是大樹的希望所在,擁有了充足的陽光,才能加工出足夠的 “食品”,自己享用並供給給動物;向陽是為了爭取更多光明,消化更多的“廢氣”,製造更多的氧氣,給予動物新鮮的空氣!大樹心中的目標就是一定要積極尋找陽光,成長自己、為他人(動物)生存提供幫助。陽光,給予大樹成長的希望,大樹向著光,向著成功。大樹向陽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光明、成長空間,同時為周邊動物與築巢、飲食提供給養!成長、成才、成功,心向光明!懷著美好的希望,勇敢的走著,跌倒了再爬起,失敗了就再努力,永遠相信明天會更好,永遠相信不管自己再平凡,都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這才是平凡人生中最燦爛的風景。

大樹在成長曆程中會根據“優勝劣汰”法則,將枝葉中接受陽光照射較少的還歸自然,陽光便是自然賦予植物修剪枝葉的“剪刀”。人類社會修剪人性的剪刀就是道德與律法,而父母便是每個人生命中第一“捉刀人”,其次是社會教育系統矯正、引導,最後才是社會公共法治體系。

父母應成為孩子成長曆程中的“北斗星”

陽光指引植物生長的方向,花香引領蜜蜂的航向......人生成長同樣需要選擇方向。作為初到人世的孩子,他們缺乏的就是辨識成長方向的經驗和能力,他們本身就是原點,擁有向任何方向生長的能力。然而,何方能夠順利到達光明的彼岸、何方有暗礁和險灘,這些是孩子無法預知和判別的。孩子成長向何方只能藉助父母和師長引導,根據父母和師長給予的亮光緩步向前。因此,父母必須在孩子成長曆程中肩負起“北斗星”的角色,為孩子指引成長前行的方向。

孩子天生對生活中遇見的新事物充滿好奇、儘想一探究竟,是天生的學習“專家”。但是,孩子要進行系統性的學習人類社會生活技能就必定需要滿足三個條件:成長環境、耐心督導、及時實踐反饋,這三者缺一不可。當今,學習的根本目的已經從最初的適應社會生活的求存行為轉變為為適應未來不確定的世界儲備能量,學習的過程猶如在安穩的環境中”沒事找事兒”。在如此境遇之下,孩子的學習成長活動就必須由父母在瞭解孩子基本興趣偏好的情況下給予堅定的方向指引,為孩子指引一條“明路”並督促孩子矢志不渝的向前。

舉個例子吧,鋼琴練習是非常痛苦的,朗朗小的時候同樣萌生過不想再學下去的念頭。為此,郎朗的母親希望孩子開開心心就好,也不一定非要這麼努力的練習鋼琴。但是,朗朗的爸爸卻說他現在是沒有什麼判斷的能力,現在“狠心”要求他練習是為了將來少受苦。於是朗朗在父親的監督下日復一日的堅持刻苦練琴,直到現在成為了世界頂級的鋼琴家。周杰倫小的時候學鋼琴也被媽媽逼迫的很慘,當週杰倫練琴的時候媽媽就拿著藤條站在他身後,只要他彈錯了或者彈的不好就打他一下,於是周杰倫也就更加刻苦的練琴,一點都不敢懈怠、出差錯。所以,現在的周杰倫彈鋼琴彈得非常不錯,並且成為樂壇上無以復加的“星星”。

人們在光明時刻幾乎見不到“北斗星”,“北斗星”的職責就是在您迷失的時候為您指引方向。俗話說:“天不生人上之人,也不生人下之人。”、“人不學無智,無智者愚人。”全世界新生命降生之時幾乎是完全相同、平等的,他們沒有財富多寡的差別、沒有信仰差別,無貧富、貴賤之分。但是,隨著成長時光的變遷,社會生活中無論以多大的區域做對比,都不可避免的產生窮人和富人之分、貴人和賤人之差,還有愚人和賢人之別。造成這些差別的根本原,就在於孩子出生之後,父母給予了他們不同的成長指引,父母指引為孩子烙上了不同的性格、文明、習俗的印記,父母這個“北斗星”為孩子指引了不同的人生航向。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家庭賦予孩子適應生活的技能

現在的家庭教育問題嚴重嗎?

養育人性是家庭教育的終生使命

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組成單元,是每個人享受美好生活的基地,是孩子人生成長出發的地方。家庭教育原本是一切教育形態的始祖,是傳承社會道德、生活禮儀的基本場所,然而隨著社會化分工的細化,家庭教育的職能已逐步被更加專注、專業的學校教育所替代。現今,家庭教育已經處於非常尷尬的境地,比如:

父母缺乏育兒知識

現如今是知識信息大爆炸的時代,隨手藉助網絡工具以家庭教育為主題搜索都會出現一大堆信息、一眾的專家和各種育兒書籍。但是,與網絡搜索信息結果相反的卻是,生活中很多父母面對孩子時的迷茫、無主見、不知所措,遇到關於孩子的問題時就“臨時抱佛腳”式的上網搜索一通。父母缺乏育兒的主見、缺乏育兒的經驗,根本原因就在於時代變化快,而且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在面對他們時真的沒有一件萬能的“法寶”。

2010年7月20日,中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公益文化中心與廣州王老吉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媽媽網聯合發佈了《中國九大城市家庭育兒現狀報告》。報告數據顯示,接近80%的父母認為目前掌握的育兒知識遠遠不夠,16%的家長認為自己育兒知識勉強夠用;分別有80%、78%、51%的年輕父母主要通過書籍、網絡、長輩瞭解育兒知識,此外,相比於內陸城市,沿海城市的家長更為關心孩子的智力發展。同時,2020年3月,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wenjuan.com),對2757名中小學生家長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這段時間兼顧工作和孩子學業,72.7%的受訪家長表示吃力,小學生家長尤其感到吃力。為了做好平衡,54.5%的受訪家長會提前把第二天的時間規劃好。談到這段時間的收穫,74.6%的受訪家長表示對孩子的日常學習有了更多瞭解。

“專家”的育兒經驗並不是每個家庭都適用,年輕父母瞭解育兒知識的主要渠道依次為育兒書籍、網絡、長輩和朋友,但是在一項“您最信賴的育兒信息渠道”的調查中,選擇網絡、長輩和朋友的,佔比均不超過20%,而育兒書籍、育兒課堂和兒科醫生列居前三位。業內人士表示,這一調研結果反映了兩個問題:其一,現在的年輕父母們遇到育兒方面的困惑後,習慣於通過最方便的方式獲取答案,例如通過網絡搜索他人的經驗或者是諮詢父輩朋友;其二,雖然年輕父母們會去參考他人的育兒經驗,但是並不十分相信這些信息,反倒對鄰近的兒科醫生、親屬更加信賴。

家庭教育無頭緒

家庭是社會生活的最小組成單元,家庭本身就是一個混合型小社會,這個小社會中有老年的祖輩、中年的父母、年幼的孩子,他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社會成長經歷,有不同的生活習俗和文明禮儀習慣。古代家庭遵循以“男主外、女主內”為主的生活方式,對於孩子的成長教導更多落在母親的身上,由此母親成為了教導孩子成長的中堅力量,也就有了“好女人旺三代”的說法。

伴隨著工業化、信息化的腳步,男女分工更加平等,過往“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被打破,雖然生孩子的仍然是母親,但是生完孩子之後很多孩子的母親又重新回到了原來的工作崗位,參與到社會生產分工、協作之中,孩子成了夫妻雙方或者祖輩一起培育的對象。然而,由於每個人都根據自己掌握的知識制定引導孩子成長的方式與方法,這就為教導孩子這項工作帶來了多個“標準”,比如父親覺得要對孩子嚴格要求,以養成好的生活習慣;母親覺著應該給予孩子快樂的成長,給他們無微不至的關懷......很多家庭的基礎矛盾便“由子”而生,表面看很多離婚家庭在爭奪孩子撫養權,其實離婚是更早家庭中關於孩子應該遵從誰的教導、應該按誰的方式成長燈一系列問題集中爆發。

家庭教育成為了學校教育的“附庸”

家庭教育教授什麼?已經成為每個家庭必然面對的棘手問題。曾經家庭教育以族訓、家規為更本,但是現在家族變得越來越鬆散,家規也因跨地域、跨民族通婚而變得模糊。家庭教育內容已然變成了社會的“棄兒”、成為了學校教育的附庸,關於孩子的成長教導離開了學校、課本就不知道何去何從,在因“新冠肺炎疫情”導致無法開學的當前展現的“淋漓盡致”。有家長說“教育孩子本就應該是學校和老師的事情”,“停課不停學”也只能藉助學校的網課、網絡視頻等信息載體,更有家庭關於孩子的家庭教育已經委託給了第三方工具——手機。

唯學校教育“馬首是瞻”使家庭教育失去了自我學校教育本是在家庭教育基礎上優化社會分工的結果,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本有各自完全不同的使命和呈現形態,學校教育以傳授智慧知識為主,家庭教育以傳承道德、社會習俗為主。但是,怎奈孩子學習成長的系統性“考試”規則所限,家庭教育的內容不被升學制度所接納,家庭教育逐步變成了學校教育的“加餐”。目前家庭教育最核心、最關鍵的病症是遺忘了自我的存在,遺失了自我主體性。家庭教育失去了主心骨,只能每個家庭根據各家實際“自生自滅”,缺乏系統的組織和強有力的推手。家庭教育即缺乏必要的系統框架支撐,同時更缺乏社會的集體認可。因為,教育升學考試沒有家庭教育學科、社會人才選聘機制沒有家庭教育“文憑”可參考。

分數是“擇優錄取”的唯一標準,讓高分變成了成長路上“勇往直前”的通行證。家庭只能選擇依附和迎合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就是學校教育的“家庭作業”練習場,使得整個社會陷入“唯學校是教”的片面化教育思維裡,造成一種“談教育必學校,言學習必課本,言成長必分數”的極端教育生態。成千上萬孩子的童年成長變成了學校和家庭期待高分期待的簡單雙倍疊加,形成了現行重知識輕技能、重記憶輕實踐的畸形發展形態。成千上萬的家長終日圍繞學校升學考試的指揮棒疲於奔命,為督促孩子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練習而絞盡腦汁、為孩子取得學習分數上的“相對優越感”費盡心機,對所有能夠提高應試能力的培訓趨之若鶩,對孩子的分數變化提心吊膽。

家庭教育應面向未來

俗話說,“育林先育苗,育人當育小。”“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性,家庭對人性的影響具有早期性、全面性和深遠性。家庭生活的每一個元素、每一個環節,都是教學的素材和行為實踐案例,家庭生活是人性形成的基礎。簡言之,家庭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過養育人性來達成人生幸福,養育人性是家庭教育的終生使命。教育不僅僅是學校教育,學習並不侷限於知識,更需要全面提升個人適應社會生活的綜合能力;教育的內容並不只限於課本,課本是對生活智慧的總結和彙編,最終仍然需要回歸到生活之中。家庭教育應該:1.基於家庭觸達鄰里,全民參與;2.自我做主,終生學習、成長;3.以學習為中心,兼具互動性,通過相互影響和激發真正落地“三人行必有吾師”。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育鄰人使命:成為孩子成長路上的陪練和顧問。

育鄰人願景:讓天下沒有難育的小、沒有難養的老。

孩子的成長如同百年大樹,需要經歷風雨。對於父母來說,需要您有足夠的耐心加以陪伴。陪伴孩子需要用心,陪伴不止是看護。在很多人為陪伴孩子而選擇回家時,我選擇來北京做一項陪伴更多孩子的事業——育鄰人:以鄰里友善帶動社會和諧,推進社會德育教化,促進每個人健康快樂成長。探索以鄰里互助,化解“獨生子女症+隔代教育”難題,一項公益普惠的教育事業,與家長一起“量身定製”孩子的成長計劃,為孩子們提供遊戲、合作、共享成長空間......即社區鄰里教育服務生態圈。

教學的目的就是幫助孩子們更好得成長、成才、成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