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軍最正確的城市戰攻堅編組是什麼?

快樂的哼哼

隨著火力的進一步提升,現代化的城市攻堅戰需要士兵具有更強的獨立作戰能力。美軍一般以四人小組為城市作戰基本單位,採用坦克和或者步兵戰車作為支援火力。


四人小組既可以獨立作戰,拔出火力點,又可以相互配合進行戰術協同。如上圖,兩輛坦克龜縮在步兵的掩護之後,使用火力封鎖道路兩側的敵軍火力,組織援兵到來。一個四人小隊負責攻擊右下角房屋內的敵人(ENEMY)。另外兩個小隊一方面掩護坦克,另一方面隨時做好準備,一旦第一小隊進攻失利則迅速補上。



進入房間後的戰術同樣以四人小隊為基礎,前兩名隊員突進房間後迅速掃清可見敵人,然後沿房間左右兩側搜索進攻,後兩名隊員隨後突進,解決正面之敵。

在目標房屋內搜索進攻時應保持三角形隊或者菱形隊,始終保持三把槍指向移動方向,一把槍殿後。

遇到樓梯轉角處也應該嚴格遵循戰術守則。


武器裝備秀

現代技術條件下的城市攻堅作戰部隊編組,首先無人智能作戰系統是城市攻堅編成的必選要件,兵員編組方面,應視進攻正面兵力展開寬度配置兵力,坦克等重裝備以3一4輛為一梯隊沿寬闊街道突進,跟進步兵也以班以下作戰單元為主。但該攻擊分隊僅作為助攻兵力,主攻攻部隊的攻擊點則置於街道兩側建築側面平行於街道的攻擊方向上。

這是我四野鄧華第7縱隊(解放軍第44軍)城市攻堅作戰的拿手好戲,不妨借來用一下。但先輩們可沒有我們當代部隊的先進裝備。沿街進攻部隊只作為助攻而且一般情況下滯後於兩主攻進度(只有在確定敵方防禦兵力十分單薄時才以街道突擊為主),而兩翼主攻分隊則兵力較強,以手榴彈等鑿壁穿牆方式逐戶推進,看似較慢,實則效率極高,因不受敵方側射及前方堅固據點火力限制,所以可不停頓的連續前進,並可以背後消火力滅封鎖街道之敵,因此常被四野用作攻城戰役的主攻部隊。

把44軍的城市攻堅作戰模式移植到現代戰場在現代化無人偵察作戰裝備系統的支援下,效率會更高效果更好,而且會大大降低敵方狙擊手、反坦克火力給攻擊部隊造成的大量傷亡。

具體兵力火力裝備配置應該是,沿街突擊部隊應配備地面排爆作戰機器人,用於對隱蔽爆炸物的排除及攻擊火力死角處隱藏之敵的清除;如條件允許,小微型空中偵察無人機,用於找出高層建築中敵方集團火力掩蔽部,招喚攻擊直升機火力或為側翼主攻部隊指示座標點予以清除。兩翼主攻部隊應配屬爆破作戰機器人,作為鑿壁穿牆進攻的先導在前邊開路,炸開一條通路,掩護部隊逐建築向前推進。

現代建築多為框架空心磚剪力牆結構,只要避開牆角一米距離,就全部都是空心磚牆體,無需過大爆破力,便可輕鬆炸開一個很大的洞出,常人也可輕鬆走過。這樣打開一幢建築部隊清剿一幢,所以兩翼主攻部隊兵力要求較大,但作戰效率效果都會很好,同時讓以側射火力威脅街道友鄰部隊安全的隱蔽之敵被前後夾擊,而變得很容易清除,直至打穿一條街,或轉向發展,或在助攻部隊重火力掩護下,進入下一條街道的攻擊行動。

這種攻堅模式使部隊不受兩邊建築內側射火力的威脅,反而把兩側建築內隱蔽之敵暴露於己方火力的突襲或夾夫之下,而且這種兩翼主攻方式讓己方不受敵側射火力威脅地展開大量部隊,先頭突擊兵力打開一幢建築後從另一側穿出,後續部隊負責清除建築上層之敵,如此逐次進入每幢建築,大量兵力可逐次展開,拿下一條街,肅清一條街。另外如遇敵方大規模反擊,兩翼主攻部隊的密集火力會讓敵方反擊兵力陷入被屠殺的境地。相比所有進攻行動全部在街道上展開,被無處不在的敵方狙擊火力屠殺具有絕對優勢。

由於筆者軍事水平所限,難免紙上談兵,希望大家給予批評斧正,我們一起來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