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日本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傷兵,令人吃驚的真相

在二戰時,日本軍隊雖然罪惡滔天,但是裝備精良,紀律嚴明,一度很是讓反戰聯盟的國家頭疼,而且日軍在我國領土上的戰鬥力也很是讓我們刻骨銘心,雖然不想承認,但這是事實。但是這樣的日本軍隊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匪夷所思讓人詬病的規矩,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日本是如何對待自己本國負傷的士兵的。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傷兵,令人吃驚的真相

在中國和美國的一些戰爭題材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類似這樣的場景:一個小分隊中如果有士兵受傷且行動不便,他的戰友們絕對不會把他扔在一邊置之不理,其他隊員心裡清楚傷員是累贅,甚至還有可能讓整個隊伍遭到團滅的危險,但他們依舊不會拋棄傷兵扔下不管。這和我們奉行的文化價值觀慼慼相關,已經在軍隊中是不成文的規定“不能丟下一個人”。哪怕是屍首,也要幫忙帶回家鄉,體恤安葬,落葉歸根。這其實在我們尋常老百姓看來是正常的,都是一個鍋裡吃飯,一個戰壕打仗的兄弟,怎麼可能忍心扔下不管?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傷兵,令人吃驚的真相

但是日本軍隊不是這樣,不僅不是這樣,反而是截然相反的做法。他們在一起行動時,如果遇到自己的隊友負傷,並且已經確認失去行動能力的時候,不僅不會採取醫治或者安慰對方,反而會毫不猶豫的一刀解決自己戰友的性命。請注意,這裡的一刀,就是指的用刀,而不是槍。用刀的原因也很好理解,節省子彈。

之所以這樣做,日本也有著自己別具一格的考慮,他們認為傷員是戰場上最大的負擔,這裡麵包括運送傷員的成本,照看傷員的人力成本和醫治成本等諸多方面。這也是我們在影視作品中,很少能看到日本部隊中配備有醫療兵的原因。恐怕日本的軍醫的一大職責不是治傷,而是訊問俘虜和進行人體生化實驗。採用這種“一刀切”的方式,不僅可以減輕軍隊負擔,精簡人員,還可以省去戰俘洩密的後顧之憂,讓人覺得佩服的同時,不禁有些不寒而慄。

二戰時,日本是如何對待自己的傷兵,令人吃驚的真相

雖然日本士兵都以“以為天皇而死為榮”,但當真正要面對自己生命的終結時,還是會有很多人不情願。所以,在這類傷兵即將被砍時,為防止其反抗,還會被戰友用槍指著自己。這就是日本的軍國主義和武士道精神的產物,處處都散發著變態和反人類的氣息,對自己本國士兵也都不當人看,而是工具,機器,更別提對其他國家的人民了,不知道日本士兵在臨終前最後一秒想是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