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0年前,一对山东小夫妻想移民浙江创业,结果……

古代虽然是农耕社会,将人们固定在土地上禁止迁徙,但人们出国有时候比今天还方便。今天,我们来说一对1000年前的山东小夫妻,计划移民浙江创业的故事。

没错,是移民,因为那时山东南部是鲁国,江浙一带是越国。按照现在的说法,算是移民了。

1000年前,一对山东小夫妻想移民浙江创业,结果……

这是韩非子在他的一本书里说的一件事,后来《淮南子》等书也收录过。韩非子说,在鲁国有一对小夫妻,这对小夫妻不同于一般的农民,夫妻俩都有一门好手艺。丈夫擅长做鞋子,妻子则擅长做帽子。

有手艺就算了,这对小夫妻还很有生意头脑,就想靠手艺把小日子过的红红火火。可能考虑到山东人会做鞋子做帽子的太多,夫妻俩就开始谋划移民越国。想靠自己的手艺,在越国创业,搞不好还能弄出个商业帝国来。

1000年前,一对山东小夫妻想移民浙江创业,结果……

这事被一个朋友知道了,这位朋友也很热心,极力劝阻,“千万别去,去了会饿死”。

小夫妻很奇怪,“为什么去了越国就要饿死呢?”

“哥们,你傻呀。越国人都是光着脚不穿鞋,披头散发不戴帽子的,你的鞋子和帽子准备去卖给谁?不饿死才怪呢!”

故事到了这里有了两个版本流传下来,有的说这对小夫妻从此就老老实实在鲁国待着,没再想着移民的事情了。但另一个为更多人采纳的版本说,小夫妻听了这位朋友的话很是兴奋,为什么兴奋呢?这显然是一块待开发的原始市场啊。

所以小夫妻中的丈夫回怼:“我们教会他们戴帽子穿鞋子,我们的鞋子和帽子不就大卖特卖了?”

1000年前,一对山东小夫妻想移民浙江创业,结果……

这就是成语“鲁人徙越”的来历,这个成语今天很少人提及。有些书里把它当做一个寓言。

我去查了韩非子的《说林上》,原文只到他们朋友的话就结束了,韩非子这家伙似乎故意给我们留了个悬念。这家伙懒,在这本书里讲了大大小小不少事,却很少交代事情的起因、结果。后面的版本应该是后人加上去的。

1000年前,一对山东小夫妻想移民浙江创业,结果……

这对小夫妻只是人海一粟,要不是韩非子的记载,我们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千年之后,我们已无法考证他们是否到了越国,但这不重要,通过他们我们知道了,古代的农民全是天天埋头趴在地里苦干,也有很多灵活有生意头脑的人。只是当时的社会制度扼杀了这种生意天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