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南山经》——旋龟,大禹治水多亏有它

“怪水出焉,而东流注于宪翼之水。其中多玄龟,其状如龟而鸟首虺(huǐ )尾,其名曰旋龟,其音如判木,佩之不聋,可以为底。”

——《南山经》

旋龟即玄龟,又叫去龟。据说,自杻阳山发源出一条名叫怪水的河,向东流去最终注入宪翼水。传说在这条河中有一种异兽名为“旋龟”。样子像是乌龟,然而却长着鸟一般的头,毒蛇一般的尾巴,叫起来的声音就像是在劈木头发出的声音。传说只要佩戴它,就不会患耳聋,还可以治疗足茧。

《山海经·南山经》——旋龟,大禹治水多亏有它

旋龟

旋龟还在大家所熟知的神话故事“大禹治水”中出现过。相传在舜帝晚年,洪水成灾,鲧被委以重任治理洪水,可是鲧一直都想不到什么办法可以拦住大水,直到有一天,鲧看到旋龟首尾相连的样子,受到启发,筑起大堤来拦截洪水,然而事实证明这样并不能真正治好洪水,鲧也因此被处死。

《山海经·南山经》——旋龟,大禹治水多亏有它

大禹

后来,子承父业,鲧的儿子大禹接过了治水的任务,继续与洪水作斗争,这只旋龟竟然不请自来帮助大禹。后来也有了“黄龙曳尾于前,旋龟负青泥于后。”的记载。应龙在前面用尾巴划地,指引禹沿着它所划的地方开凿水道,将洪水引入大海;而旋龟则背上驮着息壤,跟在禹身后,以便禹能随时把一小块一小块的息壤取来投向大地,息壤落到地面后迅速生长,很快就把恣意的洪水填平了。

相比“佩之不聋,可以为底。”的奇效,旋龟帮助大禹治水的这份仁心更显其神异。

实际上,旋龟这种动物确实是存在的,现在它叫做“鹰嘴龟”,是不是很好的描述了“鸟首”这一特点。

鹰嘴龟属爬行纲,龟鳖目,平胸龟科,平胸龟属。国内主要分布于安徽、重庆、福建、广东等南方地区,在越南、老挝、柬埔寨等东南亚地区也有分布。与其他龟不同的是,旋龟的头、四肢均不能缩入腹甲,是龟类中较特殊的一种。它还有“平板龟”、“大头龟”、“三不像”这样的别称。

《山海经·南山经》——旋龟,大禹治水多亏有它

鹰嘴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