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月亮在天上,我在地上,就像你在海角,我在天涯……”

雪域极地,冷月高悬。凝神注视,西部战区空军雷达某旅某雷达站上士、战勤分队长戴云松,眸子上氤氲起雾气,耳畔又回荡起歌曲《望月》的深情旋律。自打2013年和妻子马茜相识相恋,他便觉得,这歌宛如他们的情话,伴着爱情拔节生长。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他在世界屋脊卫着国,她在黔山秀水护着家。这个中秋,这对“85后”年轻爱人又天各一方。提前一周,马茜便带着儿子戴羿泽,提着大包小包,从贵阳赶回100余公里外的安顺紫云县丈夫家,陪公公婆婆过节。中秋节,还是孙子两岁生日,爷爷奶奶也早早备好佳肴玩具。马茜想着替丈夫尽孝,公婆想着替儿子尽心。爱他的家人心心相通:让远方的他安心戍边。

月亮啊月亮,咱俩遥遥相望

天各一方,戴云松和马茜相恋后第一个中秋就品尝到了。

那是2013年中秋。26岁的戴云松是世界最高人控雷达站甘巴拉的中士、指令标记班长,25岁的马茜在故乡贵阳和朋友开了一家药店,还在家里开的牛肉馆帮忙。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中秋节,戴云松在海拔5374米的阵地上担负战备值班。完成了一天紧张的空情保障任务,轮到他站岗,皎洁的明月贴着雷达天线防风罩悬挂着,仿佛伸手可触的银盘子,一下岗,他赶忙拨通马茜的手机视频连线。

“哇!好大好美啊!”看到他头顶的圆月亮,她孩子般欢呼起来,秀丽的眼睛瞪得像小月亮。

都说月是故乡明,可贵阳那天是阴天,月亮被云遮蔽,于是,这对年轻恋人便透过手机屏幕,共赏着甘巴拉的月,各自品尝不同口味的月饼。

“家里的洗沙馅和云腿月饼很好吃,你尝尝!”活泼的马茜举着两个月饼凑到屏幕前,戴云松也举着阵地上发的云腿月饼让她尝,那一刻,他心里暖暖的、甜甜的,完全忘记了身处氧气都吃不饱的极地之巅。

“雪峰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望着她洋娃娃般的美丽脸庞,他脱口而出,马茜爆发出一串银铃般的笑声,一忽儿,眼泪扑簌簌顺着脸颊流淌……

远隔千里路悠悠。团圆相聚,卿卿我我,其他恋人唾手可得,可对于长年戍守边关的军人却是奢望。

“下次再也不这样了!”见他心疼得不知所措,马茜挂着眼泪强颜欢笑:“你一个人应该比我还难受。没事没事!”

每逢佳节倍思亲。打那时起,每逢佳节和生日,全家人团聚独缺他时,她总忍不住委屈落泪,又挂着眼泪欢笑,“他在那里够艰苦了,怎么能让他伤心?”

说起来,他们的相恋源自“爱情糖葫芦”。只有深入边关才知道,这是多么奇妙的恋爱方式:因一名战友的媳妇,引来一串媳妇;因一名战友的爱情,引来一串爱情。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戴云松和马茜只是一串串“爱情糖葫芦”中的一枚甜蜜果子。“我们三个战友娶了她们三闺蜜!”戴云松说起来像传奇,却真是西藏军营的爱情佳话。直到现在,三名战友还都在坚守边关。

雪域之巅“千里眼”半个多世纪巡视长空,是因为多少美丽女性无私无畏的爱情!

遥遥相望的中秋还有2017年。这年3月底,在甘巴拉坚守10年的戴云松,作为业务尖子被充实到某边境一线雷达站任战勤分队长,10天后便登上海拔4900米的阵地担负战备值班,酷夏下到休整点调整了20余天,又奔赴海拔5000余米的阵地执行重大军事任务。

中秋之夜,阵地圆月当空。戴云松换了班走出指挥室,连通手机视频,马茜抱着不满一岁的儿子出现在屏幕上,“快看爸爸!叫爸爸!”儿子咿呀学语,寒风刺骨的阵地充满温存。

见他嘴唇乌紫、又黑又瘦,妻子眼圈红了。指挥室呼叫,他匆匆挂了电话,心里五味杂陈。

云端阵地,高寒缺氧,狂风呼啸,一片冷寂,雪域之外,家家团聚,杯槲交错,欢声笑语。他知道,放了电话,妻子一定在抹眼泪。她是父母娇惯着长大的宝贝女儿,因为嫁了边防军人,一天天变得坚强。

“月亮啊月亮,咱俩遥遥相望,为了和平的使命、和平的使命……”明月千里寄相思。阵地上,不知谁在播放恋人发来的歌,就如他没来得及跟妻子说的话。

雷达兵“开机即战斗”。那一年,肩负护天使命,戴云松在云端阵地坚守了200余天。

追着兵哥走,追着月亮走

“今年中秋我们终于可以一起过了!”

马茜跟戴云松欢呼雀跃时,是2014年9月7日,中秋节前一天,她刚从故乡风尘仆仆赶到甘巴拉雷达站休整点。几天前,戴云松刚结束两个月阵地值班下山。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我不怕路远,我只要跟你在一起。”从贵阳到拉萨两千余公里,要在重庆中转,她的行李箱里装满了他爱吃的零食、家乡的月饼,甚至干烤辣椒面。戴云松不知道,身高1.55米、体重80斤的恋人,娇小身体里的力量来自哪里?

初上高原,她开心得又蹦又跳,到了下午,高原反应袭来,头疼干呕,睡不着觉。谁会想到,两人第一个团圆的中秋,在对高原的适应中度过?

迎着他心疼的目光,她眼睛里心疼更浓:“你以前在阵地上说头疼睡不着觉,我总不相信。亲身感受了,才知道高原反应有多难受!阵地上一定更严重吧?”

沐着雪域炽烈的阳光,她看他出操、值班,跟随他和战友一起维修通信线路……相聚日子越久,越懂他的职责。

之前不在一起时,有时她打电话他不接,她会想不通,发小脾气,感受过军营生活后再也没有过。他再上阵地值班,通话时听到他爬阵地呼吸急促,她会赶紧提醒他当心。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中秋节后一个月,这对相知相爱的年轻人,在圣城拉萨领取了结婚证。戴云松带爱人去八廓街用彩绳编了藏式小辫,两人手拉手登上布达拉宫。伫立宫顶,四目相对,他们以雄伟的布达拉宫为证:“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你不能回家团聚,我就追着你团圆!追你追到天边边、山尖尖!”2015年中秋节前6天,马茜又勇敢地登上高原。

自从爱上雪域雷达兵,西藏的山水、爱人的军营和战友,都成为她的最爱。在甘巴拉休整点,戴云松领她看荣誉室,马茜对这个英雄连队的所有历史都感兴趣,他一一为她讲解历史图片和背后的故事,她为丈夫在这个集体自豪。

她被一张黑白照片和故事深深吸引。照片上的老兵叫许正兵,贵州遵义人,1989年上山值班时突发肺水肿,坚持不下阵地,献出了18岁的年青生命。

“这样的老乡值得我们骄傲!也让我很心痛!”她感慨良多,她知道阵地艰险,但总觉得丈夫和战友就是值班,没想到和平年代值班也会有牺牲,千叮咛万嘱咐让他注意身体。

就在她来探亲之前,戴云松在阵地值班时发高烧,为了不让她担心,推说任务重不能打电话,不想她来队时说漏了嘴,她心疼地哭了。从此,他每次回家探亲,她都备好各种药必须带走。

“保障飞机和保护空中安全。”她知道他的职责,也总会拿这个“威胁”他,“身体不好,怎么保护空中安全?”

那个中秋,雷达站要举办晚会,每个班都要出节目。马茜兴奋得像孩子,和戴云松班里的战友一起商量演什么节目、准备道具、修改细节,晚上给他们准备夜宵。

中秋节晚上,皎洁的月光照亮了休整点宽敞的营院。赏月、看节目、做游戏……官兵和家属的笑声、歌声、欢呼声回荡高原。

那天设置了一个叫“夫妻同行”游戏,直到今天马茜看到类似电视节目还会开心提起。几对夫妻分别踩在一张大纸上抢答题目,别人答对或自己答错纸就要对叠一次,脚不能踩在纸外。慢慢地,纸对叠得不够两人一起踩了,戴云松就抱着马茜继续抢答,其他战友也和他一样,最后他“金鸡独立”抱着妻子答题,赢得了奖品,马茜像得了珍宝,激动了好久……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百人。那是马茜最难忘的中秋。她没想到,半个月后还有浪漫的惊喜。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10月8日,是他们结婚周年。戴云松早就悄悄把他们相识后在一起的照片,不在一起时的视频截图,排版设计做成PPT,背景音乐配的是两人都喜欢的歌《Right Here Waiting》。

清晨,趁妻子还在睡觉,他把PPT放到电脑桌面上,用纸剪了几个箭头贴在地上,从床下直到电脑桌。马茜醒来后,顺着箭头走过去,戴云松偷偷躲在窗外,看她按下播放键,音乐响起,视频播放,悄悄走进去从身后抱住她……

“I will be right here waiting for you……”此生为你守候。为你此地等候。深情缠绵的旋律中,两人紧紧相拥、热泪交融,那是幸福的泪,同甘共苦的泪,相知相随的泪。

那年,在甘巴拉,这对相知相爱的年轻人,有了爱情的结晶。

他代表月亮降临,他为了团圆降生

2016年9月15日,中秋节。戴云松的微信朋友圈更新了,“喜报:爱妻于今日10时22分产下一子,母子平安。父亲戴云松与您分享喜悦!”

“佳节得贵子!”“这个生日好啊!”“恭喜恭喜!”战友们的赞叹占据了留言区。中秋,在边防军人眼里,是最好的日子——团圆的日子!

“走遍大地神州,醉美多彩贵州。”这句广告词让无数人对西南那块神奇土地趋之若鹜。而作为世世代代生活于此的贵州人,那个中秋,是戴云松和马茜相识后在家乡过的第一个团圆节,也是他自2006年底参军后与父母亲人在家乡过的第一个团圆节。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那个中秋,全家老少是在医院度过的。预产期前半个月,戴云松完成两项重大任务从雪域风尘仆仆赶回来,他的父母亲从安顺紫云县老家赶到贵阳照顾儿媳。

那晚,月光如水,岳父岳母炖了只鸡,马茜的弟弟用电饭煲提到医院,又提来些月饼,马茜剖腹产无法进食,一家人便围着病床,香甜地吃着、说着、笑着、哭着……月亮知道他们的心。

中秋!儿子!老天爷得多理解边防军人,才能在这一天送来如此贵重的礼物?儿子得多善解人意,才会在这一天呱呱坠地?

“儿子出生在中秋节,就是希望我们一家经常团聚!”举头望明月,团聚在故乡。那晚,戴云松守了妻儿一整夜。虚弱的马茜刀口痛疼,老兵心疼地一直拉着妻子的手,她反而安慰他。

从表面看,她娇小秀气,性格耿直得像个女汉子。十月怀胎,戴云松一直在高原执行重大任务,她一个人到医院做检查,从没有半点报怨。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马茜怀孕7个多月时,戴云松的父亲住院做手术,他正在保障重大军事任务,老人不让告诉儿子。马茜得知后,决定自己搭大巴车回去看望老人。哪曾想,她拖着笨重的身体下楼,还有六七级台阶时,一脚踩空摔了下去,腿上满是青紫红肿的瘀伤。

“万幸,孩子没事!”走出医院,她担心住院的公公,当天下午,让弟弟开车送她回到公婆家。那晚,戴云松打来电话才知道情况。透过视频,看见妻子膝盖肿老高,心痛得一脸自责,担心得一天打了几个电话,她反过来安慰他:“不是很痛,你不要太担心,安安心心工作,不要老想着我影响值班和训练。”

“羿泽”,他们给儿子取了这个名字。羿,羽之羿风,鸟张翅旋风而上。泽,恩泽,上苍恩泽,泽及万世。

休假结束,他又返回雪域军营,她担负起照顾孩子的重担。一天,儿子发高烧。凌晨,她自己抱着孩子到医院输液,守了一夜,痊愈了他才知道。

“这辈子军人是当不上了,当了军嫂也得跟一般人不一样啊!”这个心里装着小太阳的南方小媳妇,心里装着朴素的道理:“不理解军人职业,没有荣誉感,还做什么军嫂?”

我们何时团圆,何时就是中秋

今年中秋,适逢儿子两岁生日,说好了回安顺紫云县老家陪公婆。酷暑7月,马茜便带儿子千里迢迢赴西藏探亲,提前陪戴云松过中秋,也让他提前给儿子过生日。

这两个月,是一家人难得的团圆季,也是边防雷达站官兵的快乐季。父亲的军营,多了一个小小的身影,戴羿泽在院子里撒欢,带着玩具跟官兵玩,跟着叔叔们在大棚种菜……

“爸爸呢?”这句话,小羿泽每天要重复数十遍。平时在家都是他和妈妈相伴,戴云松去机场接母子俩的时候儿子还不让他抱,没几天就黏着爸爸。

去年初,戴云松刚从甘巴拉调到这个边境一线雷达站,马茜也是第一次带孩子来探亲,但她做的贵州特色美食“辣鸡角”战友们都品尝过。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去年底,戴云松回贵州休假。马茜盘算着他回去前做些辣鸡角带给战友们吃,早早就让父亲去乡下买了两只土鸡养着,他走之前才杀了。两只鸡一只9斤多、一只8斤多,她切肉丁、配佐料,支起两口锅,从中午炒到半夜12时,金灿灿的辣鸡角装了满满三大塑料桶,塞得他的旅行箱再也放不进其他物品……

“嫂子!太好吃了!谢谢你!”“嫂子!你下次来部队一定要现场给我们做啊!”归队后第二天,戴云松连通了马茜的手机。透过视频,马茜看到离家千里的战友们吃得香津津有味,开心地笑了。

天涯有个兵哥哥,从此心儿连哨所。坚守甘巴拉10年,坚守边境一线雷达站两年,戴云松出色完成了新型战机高原试飞、高海拔地区陆空联合等十余项重大任务,两次荣立三等功,军事考核始终名列前茅。用戴云松的话说:“军功章的背后,有她的功劳。”

9月7日,她带儿子离开部队前一天晚上,忙碌一下午做了满满一桌菜,全家提前过中秋节和儿子的生日。尖椒牛肉、凉拌猪皮、回锅肉……都是戴云松爱吃的菜。

“何时团圆,何时就是中秋;兵哥在哪里,团圆就在哪里。”她对他说。

碰巧戴云松班里有两名战士的21岁生日和羿泽的两岁生日只错几天,他提前代表全班订了双层蛋糕,晚饭后,全班集中在一起为三个寿星过生日。

羿泽迷上了吹蜡烛、唱生日歌,吹了又让点起来唱生日歌,一班战士一起跟他一起反复唱了好几遍……小家伙眼睛晶亮如星。马茜说:“这个军营生日,一定像小苗一样种在儿子的心田。

9月8日一早,戴云松送妻儿到机场。路上,他担心他离开时儿子哭闹,便反复叮嘱:“爸爸要上班,要听话,不哭哈。”“好。”儿子回答得仿佛漫不经心。

到了机场,跟他挥手告别时,儿子真的没有哭。他返回雷达站连通视频,妻子止不住泪水,只见儿子举起胖乎乎的小手,边给妈妈擦眼泪边安慰着:“爸爸要上班,妈妈不哭……”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那一刻,戴云松再也忍不住眼泪。这是不到两岁的儿子啊!这个小男子汉已经知道代替爸爸安慰妈妈了。

中秋节前一周,马茜便带儿子赶回丈夫家乡。她给公公婆婆买了月饼,给公公买了酒,还装了满满一袋到西藏探亲带回去的藏红花、黑枸杞和牦牛肉干,让老人感受儿子的气息……

公公婆婆早早就晒好被褥,收来新鲜鸡枞菌,给孙子的玩具车充好电。婆婆做的水芹菜酸爽香脆,马茜提前打电话“订餐”。到家后,还像以往一样,婆媳二人每天一起做饭、拉家常,当然,话题大都是戴云松。

这个中秋,戴云松和战友们在边境一线雷达站过节。家乡明月、边关冷月交相辉映,如爱人的眼睛,如爱人的歌。

他的心踏实妥贴:“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家,军人永远的加油站

桑林峰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秋思、乡思、情思,到中秋浓得难以化解。

月是故乡明。对于长年在外的军人来说,吃一块老家的月饼,赏一轮故乡的明月,看一眼熟睡的儿女,无论征尘有多厚,无论戍边有多苦,都将一洗而尽。

每逢中秋,对于西部战区空军某雷达站老兵戴云松而言,有一个雷打不动的“节目”,那就是给妻子马茜讲述边关的明月、高原的中秋。

他们俩,一个在世界屋脊,一个在贵州贵阳。夫妻电话中的明月,化作浓浓的思念。但马茜不后悔,她说:“你在世界屋脊守阵地,我在黔山秀水守望你。”无论走多远,家都是心灵停靠的港湾;无论在何方,家都是精神成长的沃土。

有家,就有明月;有家,就有甜蜜;有家,就有幸福和守望。军人们常说,只要万家灯火中有一盏是为我而亮,边关风雪再大又如何?

在戴云松和马茜心中,他们有两个家,一个是黔山秀水的小家,另一个是世界屋脊的大家。

桂花依旧香,月亮依旧圆。黄海前哨开山岛,也在讲述着一个家的故事,一个中秋的承诺。

王继才的小女儿王帆曾经和姐姐、哥哥商量:这个中秋节一起上岛,给爸爸过生日。现在,王继才走了。姐弟三人还是决定上岛,陪着岛上的妈妈,守着天堂里的爸爸。开山岛,是他们永远的家,也是他们永远的精神寄托。

守岛,是守家,也是守国。开山岛虽然是个岛,但并不是孤岛,那是因为有家在。当年,王继才走进小岛,王仕花走近丈夫。可以想到,如果没有开山岛上的小家,很难有32年的默默坚守,也很难有这个关于家与国的动人故事。

与其说王继才守岛,不如说王继才一家在守岛卫国。有家不孤独,有家有力量,有家有干劲,有家报国才有根基。

中秋过后即“十一”。中秋,月亮当头挂;“十一”,国旗心中飘。望圆月思小家,望国旗思大家。无数军人,日日需要面对的就是小家与大家、自家与国家。

“十一”、中秋如此之近,映照着军人的家国情怀。

军人生来为战胜。一名真正的军人,“受命之日,则忘其家;临军约束,则忘其亲;援桴鼓之急,则忘其身”。这是职责所在、使命使然。

后顾无忧,是军人所盼,也是战场要求。军人家庭的稳固、后院的和谐、后代的安康,都是对献身使命的最大支持。有了坚定的后方,平时训练才会有动力,战时打仗就会有捷报。

家,是军人出发的原点,心灵的归宿,也是护佑的对象。

军属何以成为军属,军嫂何以成为军嫂,那是因为他们都是深明大义之人,是知大知小之人,总是默默经营好小家,全力支持军人守护大家。

两情若是久长时,时时处处见明月。对军属而言,他们想要的是长相厮守,更是真心相爱;不是只为家谋,而是多为国计;不是分忧扰神,而是企盼捷报。

家是加油站,加满的永远是爱。爱的根须深埋在家庭的泥土里,延伸到许身报国的广袤空间。这才是一个完美的家!一个干事创业的家!

遥望一轮明月,家的味道,越来越浓。对每一位不能与家人团圆的军人而言,最需要的就是在守护团圆中凝聚力量,在声声祝福中振奋精神,在放飞梦想中勇敢前行!

中国空军网

投稿邮箱| [email protected]

快长按二维码关注我啊


一路走来,感谢有您!

月亮升得再高,也高不过天,你走得多么远,也走不出我的思念……

图片拍摄:郭超英

本期编审:牛锐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