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片汪洋成爲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人們習慣把上海叫“上海灘“,可見這片土地是從昔日的海灘演化過來的。大約在一萬年前,地球上的氣候由人冷變暖,大量冰雪融化,使得海平面不斷上升。當時的上海還是一片汪洋。7500年前上海地區的海岸線在假定的方泰——松江——金山一帶,,長江在鎮江,揚州附近入海。

秦時期——始皇帝二十六年(前221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西漢時期——元始二年(公元2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東漢時期——永和五年(140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三國時期——吳永安五年(262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西晉時期——太康三年(282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東晉時期——太元七年(382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南朝梁時期——中大同元年(546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隋時期——大業八年(612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唐時期——天寶十載(751年)唐天寶十載(751年),吳郡太守奏準設立華亭縣,上海地區始有相對獨立的行政區劃。華亭縣轄境約今上海地區吳淞江故道以南,川沙—惠南—大團一線以西地區。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五代十國時期——吳越顯德元年(954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北宋時期——政和元年(1111年)北宋時期,上海大陸地區分屬華亭縣和崑山縣,崇明地區屬海門縣。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南宋時期——嘉定十年(1217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元時期——至順元年(1330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明時期——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清——雍正八年(1730年)至清雍正四年(1726年),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福泉、金山、南匯8縣,太倉州嘉定、寶山2縣。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清時期——乾隆元年(1736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年):嘉慶十年(1805年),上海地區基本形成10縣1廳的格局,有松江府華亭、上海、青浦、婁、奉賢、金山、南匯7縣及川沙撫民廳,太倉州嘉定、崇明、寶山3縣。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清時期——同治二年(1863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清上海縣學區——光緒33年

光緒33年(1907年),改團練局轄區為學區。除城總局分為城廂、老閘學區外,餘就原局境設學區,共24個學區。宣統元年(1909年),推行城鎮鄉自治。合併城廂、老閘、新閘、江境廟4學區為上海城,合併新涇、江橋、褚翟、虹橋4學區為蒲淞鎮,合併洋涇、塘橋、陸行、高行4學區為東涇鎮,其餘各學區為鄉。共1個城自治區、2個鎮、12個鄉。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清上海縣學區——宣統10年(1910年)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民國三年(1914年) 上海地圖:中華民國成立後裁松江府、太倉州,上海地區屬江蘇省,有上海、華亭(松江)、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10縣。1914年,江蘇省劃分為滬海等5道,其中滬海道駐上海縣,轄今屬上海市的上海、松江、南匯、青浦、奉賢、金山、川沙、嘉定、寶山、崇明等縣以及今屬江蘇省的海門縣。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民國五年(1916年) 上海地圖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民國淞滬商埠——民國十五年(1926年)上海地圖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1927年7月7日,上海市特別市政府成立,全市境域規劃為上海縣全境和寶山、松江、青浦、南匯等縣局部,共30個市鄉。1928年,上海特別市政府宣佈租界為特別區。7月,上海市接收上海縣屬上海(滬南)、閘北、蒲淞、洋涇、引翔港、法華、漕河涇、高行、陸行、塘橋、楊思等市鄉和寶山屬吳淞、殷行、江灣、彭浦、真如、高橋等市鄉,共17市鄉,改置為17區,為上海特別市的實際境域。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上海地圖

1943年8月,汪偽政權“接收”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後,有市區8個區和郊區7個區。其後又屢隨建置變化而變化。1944年初,全市分為第一至八區以及北橋、川沙、南匯、奉賢、嘉定、寶山、崇明等區。1944年8月,郊區各區改稱為縣。1945年8月,抗日戰爭勝利,國民政府收復上海。上海境域仍為戰前17個區和特別區區域。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上海市——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上海地圖

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恢復抗戰前建置,並收回了租界,南匯、川沙、奉賢、上海、寶山、嘉定等6縣復歸江蘇省管轄。市區和郊區按照舊警區,分為黃浦、老閘、邑廟、蓬萊、泰山、盧家灣、常熟、徐家彙、長寧、靜安、新成、江寧、普陀、閘北、北站、虹口、北四川路、提籃橋、榆林、楊樹浦、新市街、江灣、吳淞、大場、新涇、龍華、馬橋、塘灣、楊思、洋涇、高橋等31個區。翌年設真如區。後馬橋、塘灣2區未接收。民國36年(1947年),泰山區改名嵩山區。徐家彙區改名徐彙區。民國37年(1948年)長寧區改名法曹區。1949年初複名長寧區。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上海地圖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1999年上海市政區

1988年1月合併寶山縣和吳淞區建立寶山區。1992年9月合併上海縣和閔行區,建立新的閔行區。10月嘉定縣撤縣改區。合併川沙縣、上海縣的三林鄉和黃浦、南市、楊浦三區的浦東部分,建立浦東新區。翌年1月1日,浦東新區正式成立。1997年5月金山縣撤縣建區。後來松江、青浦、南匯、奉賢等縣相繼撤縣建區。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2016年上海地圖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積沙城市,滄海桑田。如今的上海

從一片汪洋成為中國最大城市 上海歷朝歷代地圖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