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随着孩子步入幼儿园,离应试教育越来越近,不少的家长都在焦虑孩子的识字问题。

幼升小需要多少识字量?识字和阅读启蒙应该怎么做?孩子识字量少,会不会自卑?过早识字会不会让孩子反感,会抵触认字?学龄前自主阅读怎么辅导?下一步怎么培养……

在上海上学,这些担心并不多余。

但强制灌输也不行,学龄前如何对孩子进行识字启蒙?今天一位有成功经验的妈妈然妈,用亲身经历来为大家分享儿子然哥的识字启蒙过程,干货经验分享!

然哥今年小一,目前识字量2500字左右,2岁前就开始识字启蒙,在5岁的时候就能够完全自主阅读,识字之路可谓势如破竹,然妈又是怎么做到的?早识字真的影响孩子想象力吗?听听然妈的经验~

作为一个上班狗,然妈喜欢混迹在一些妈妈群中,多学学大家养育子女(与娃智斗)的经验教训,毕竟时间有限,效率优先是然妈养娃之道里排名第一的。

不过最近有两个群里的妈妈们刚好集体焦虑小朋友认字问题。

  • 有的英文已经可以读中级章节书了,中文还停留在“人、口、手”阶段;
  • 有的对于即将读小学的娃不识字已经不能忍,买来一捆一捆的识字卡片;
  • 还有些孩子看中文绘本,只看图不识字,完全把大人在旁边深情朗读(叨逼叨)的文字内容当成了BGM……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老母亲们说起母语学习,字字都是“血泪控诉”,至于为什么耽误了娃们的中文呢?最后矛头一致指向了“砖家”,因为他们说:早识字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

类似的论调然妈也有所耳闻,虽然不知道这些所谓的专家姓甚名谁,是在何种情境下发表如是论点的。

但显然,如此简单粗暴的论断,怎么能适应养娃教娃这样复杂耗时的多线程操作呢?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一、识字影响想象力?

真正影响想象力与亲子关系的不是识字本身,而是识字的方法与时机。

换句话说,如果孩子是自然习得,而不是被迫认字,那么老母亲们——此处划重点:当然是要呵护这份难得的认字热情了,抓住识字敏感期,不要让原本顺理成章的事情变得鸡飞狗跳啊!

举个栗子,有的家长在家里贴满认字挂图,过一会儿就要考孩子一下;甚至用威逼利诱的方法,因为记不住一个字就怒气冲冲,这样机械的方法自然有问题。

孩子即使说出了读音,但不知道这个字的使用场景,不知道具体怎么用,那么即使能够“背”出几百个字,也不过是满足父母的虚荣心而已。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在识字这件事情上,父母既要有效引导,又不能太过功利。我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一直在强调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却对识字这件事“欲语还休”,总怕别人说自己是个不靠谱的父母,折去了孩子想象力的翅膀。但事实上,诸多经验表明:孩子自主阅读能力的提升,最基础的一项能力就是识字能力。

我们常常说不要错过孩子的各种敏感期,但当认字敏感期到来的时候,我们却躲躲闪闪,甚至人为地拒绝让孩子认字,这是中文学习的大忌。

二、然哥的识字过程

在这方面,然哥的成长经历或许可以作为佐证。

说实话,跟许多第一次当妈妈的“中年少女”一样,然妈也是把然哥当小白鼠养到现在(突然觉得,娃们能长大也是不易)。

也许有本人爱读书的基因作祟,然哥从小喜欢看书。当然,然妈家里不开电视、不放太多声光电玩具,到处营造“书香门第”的氛围也有很大关系。孩子没办法,除了看书也没啥好玩的(心疼然哥三秒钟)。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印象很深的是,在然哥一岁半的时候,就会一大早一屁股坐妈妈腿上,听我把小熊宝宝绘本挨着读一遍才放妈妈去上班。偷偷藏一本都逃不过他的法眼,为了不迟到,早饭有时候都吃不了(心疼自己三秒钟)。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到了2岁左右,然哥能做到自己常读的中文绘本(每页不过两三句话)进行指读,想要看的巧虎碟片或书也从来不会拿错。但为娘的很清楚,他完全是把文字当图一样背下来了。因为同样的字换个地方,就不认识了。

在这个过程中,然妈除了坚持亲子阅读,以及给他准备了一个中文点读笔,也并没有搞什么识字卡片之类。

然哥刚读小班时,然妈经不住某机构的再三推销,买了一套汉字学习套装回家,收到后却发现并不是“人、口、手”这样的简单字。虽然采用游戏化的玩具互动,但着实有些相对复杂的汉字,还有偏旁部首的概念。然妈觉得这对于三岁孩子来说有些难,玩具也没装电池,就藏了起来。

结果,然哥不知怎么找到了这套汉字学习套装,还把一张卡纸搞的皱皱巴巴。强迫症晚期的然妈当然不能忍了,放出狠话:“这张卡纸上10个字,你要是能认出超过5个,我算你厉害!”

然哥瞪着小眼睛看看我,再看看卡纸,然妈正以为降住他了,他指着上面的字读起来——认出了6个字。并且,相信我,十个汉字不是“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印象中还有几个迷惑选项,只有“贝”没有“宝”之类。然妈只好把这套玩具解禁,让他自己随意“玩”。

渐渐地,然妈发现然哥是真的认识了一些汉字。明显的一个感受是,路名、店名或者是电梯里的框架海报,然哥都能够读出几个字来。随之而来的是,他会问很多有趣的问题:

“妈妈,那个‘兔’字后面怎么没有‘子’字?”原来是一家叫做“金兔羊绒”的店铺。

“妈妈,那个不是‘小小轨道工程师’的‘师’字吗?那前面是什么字?”原来是个律师事务所。

“妈妈,这条路是什么长(zhang)路?”原来是延长路。

……

总之,亲子阅读再结合各种生活场景,然哥以一种快乐、互动的方式开始了认字之旅,然妈做的无非是保护孩子的认字敏感,以启动孩子阅读的马太效应。

三、跟着Dr.魏“开启阅读的马太效应”

所谓“阅读的马太效应”是指“孩子读书会越读越爱读,越读越会读;但是如果错过了培养孩子阅读能力和爱好的关键期,他以后可能就会越来越不爱读,越来越不会读。”

这话不是然妈说的,是你们的男神Dr.魏说的。

没错,就是《最强大脑》里那个自信睿智的冷面判官。话说,这个节目里赌王小儿子何猷君的表现可圈可点,真是高智商、高颜值啊喂!扯远了!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回到Dr.魏,他曾举过自己女儿的例子。他的女儿曾被选为学校《爱冒险的卡梅拉》话剧的主角,是因为她背台词的能力比较出众,而背台词厉害是因为识字早,她能快速理解和背诵老师给的厚厚的台本,而不需要一个字一个字去学。

你看,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博士、北大心理与科学学院教授的Dr.魏算是名副其实的专家了吧?他怎么教女儿的?所以千万不要再被所谓不知名的专家吓到,连个孩子认个字都战战兢兢。

事实上,当孩子开启了认字之旅,且识字量逐渐增加,孩子相当于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户。

他看到的广告牌、路名、说明书,都不再是跟自己毫无关联的存在,而是有了更多的参与性、互动性,孩子会逐渐具备处理文字信息的能力,而这会进一步刺激大脑中语言能力的发展,形成阅读的正循环。

而这一论点也非Dr.魏首创,而是从新西兰科学家玛丽·克莱的“读写萌发”概念引申出的。

克莱发现,孩子的读写能力是自然发展出来的,你给他丰富的文字环境,他自然会读写文字。他们不会像大人一样把文字看成多么正式、严肃的东西,如果她是自然地接触文字的,那么文字在他的生活环境中就很平常,会像认苹果、认橘子、骑自行车一样,自然学会认字。

因此,重要的不是不能过早地识字,而是不能用一种无趣、机械、死记硬背的方式识字。

尤其中文这样的象形文字,本身具备想象、表意的功能,如果打开方式不对,孩子自然会反感,家里也自然鸡飞狗跳。

而当孩子已经具有了认识汉字的热情,那意味着Ta的识字敏感期到来了,家长也千万不能迷信所谓专家“X岁是孩子的认字敏感期”这样的论调,每个孩子的认知都有差异,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和引导,这会让你孩子的中文学习之旅更丰富有趣。

四、你该怎么做?

这些年,说到英文启蒙的最佳时机,有句很经典的话:“最好的时间是在出生时,其次是现在。”放到语文习得上,其实是一样的道理。

汉字是现存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仍在使用的象形文字系统之一,其学习完全不会影响想象力,作为有表意功能的图画文字,汉字本身就有着强烈的想象力功能。

只是,对于初学者而言,汉字需要情境化的学习。脱离了语境,汉字确实难学难记。

1

从亲子阅读开始

家庭氛围很重要,妈妈们千万不要一面窃喜于手机、Pad帮忙带娃,一面又要求孩子能够割舍电子设备。这个时候,先问问自己能不能做到放下手机,陪娃亲子阅读一小时。

刚开始,孩子可能压根不甩你,自顾自玩玩具。注意,考验父母演技的时刻到了!这时,你千万要做出很投入很沉浸的样子,抑扬顿挫的“读”书,如果“猪队友”能够恰到好处地说几句:“这个故事太有趣了!”“后面呢?小红帽被大灰狼吃掉了吗?”十有八九,孩子这时就被吸引过来了!如果没有,请继续飙演技。

当你的孩子有了参与到读书中的积极态度,请千万呵护这份主动性。小时候的求知态度没有得到及时肯定的孩子,在将来的学习中多半是很难有内驱力的。

亲子阅读应该逐渐增加孩子的参与度,从最开始“父母读孩子听”到适度分配给孩子一定的阅读任务。这会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记得有英文原版类亲子绘本,采用父母和孩子共读的方式完成。一边是父母阅读的内容,用词、句法都更为复杂多变,一边是孩子的阅读内容,更符合幼儿认知,语言简单生动、易于掌握。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我们可以借鉴到中文亲子阅读中,碰到简单的句子或段落,或者某一个角色的话,父母可以让孩子来完成。遇到不会的生字,提醒一下,让孩子能顺利读下去。

对于认字量已有一定基础的幼儿,可以逐渐过渡到“孩子读父母听”。这时,又到了考验你演技的时候了,千万不要用命令的口气要求孩子,否则只能适得其反。学学霍思燕,做一个示弱的妈妈效果真的很好。

然哥小时候,我常常用“今天妈妈好累啊,我可以躺着听你读给我听这本书吗?”要不就说:“妈妈今天眼睛不舒服,这个是‘了’字吗?哦,不对,是‘子’。”

然后持续多错几个字,不出三个回合,然哥一定抢过书,自己读起来了。当然也会遇到几个拦路虎,为娘的会在旁边偷偷看着,实时提供帮助。孩子沉浸在书中,会自动忽略这些小忙,还以为全是自己的功劳呢!

2

在生活情景中学习

其实学语言都是类似的,无非是大量的输入后引导孩子进行输出。

但中国孩子学中文一定比英语更有环境优势。那些坚持英文原版路线的妈妈们,尚能够经年累月地创造各种英文环境,而中文不需要费心创造环境,只需要用心利用即可。我们每天一睁开眼,几乎就是被中文包围的世界,到处都是文字,任何时候都可以顺手拈来。

桌子上的台历日历,电梯里、公交站台的广告牌,路名站名大楼名店铺名,水费电费煤气费账单,食品袋购物小票……只要善于发现和引导,日常生活中,孩子不知不觉间会接触大量汉字。

说到生活中识字,然妈身边最哭笑不得的一个案例是,某宝妈喜欢在家刷微信,而某宝喜欢看妈妈刷微信,于是,微信教会了孩子很多汉字。

看得多了,孩子尽管没有系统学习识字,但已经逐渐具备了将实物与文字对应的能力。Ta会逐渐明白,文字符号和语音是有意义的,是能够对Ta的生活有很大帮助的。有研究发现,这种非正式的识字经验越多,孩子的语言发展和读写发展越好。

而无论是亲子阅读还是生活中识字,如果刚好与孩子的识字敏感期叠加,那效果绝对好到老母亲想哭。孩子会更主动地抓住身边每一个有字的机会,不停地问问问。

3

探求汉字本身的魅力

汉字是很奇特的,不仅有韵律美,还有着图像美。

当孩子的识字有一定基础之后,家长可以带领孩子去探求汉字的结构、造字本义及其字形演变的前世今生,甚至背后有什么故事——此处划重点:一定要在孩子有一定识字量基础之后,再做这件事情。

因为这已经是在培养孩子的字形意识了,也就是对汉语言文字的形状和功能做出理解。与英文学习中的自然拼读相似,这玩意很有用,但有门槛。

对于文字功底比较深厚的父母而言,可以信手拈来。简单的有:

一人靠着树木因此是“休”;“社”由表示祭祀的“示”与象征神的“土”字组成,本义为“受祭祀的土神”;又如,古代以贝壳为钱币,因此“贝”作部首时可以表示和钱财、货币、贸易或装饰品有关的事物……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如果你对自己拆文解字的能力没那么自信,那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譬如:《有故事的汉字》、《汉字有意思》(作家刘墉父子三人编著),更系统和复杂的还有《汉字树》等。

这些书的作用在于,用故事化的手法讲述一些核心汉字的来龙去脉,在字形结构的对照、汉字相关历史文化常识中,甚至追根溯源到甲骨文,以此领略汉字之美,了解中华文化内核。

同样与英文学习做比较,这些核心汉字的学习就相当于是英文的高频词,对孩子举一反三学习语言大有裨益。

当然,在孩子刚刚进入识字敏感期时,还不需要如此系统、深入地探求汉字字形字义。这方面的学习更多是需要父母提前做好功课,适时、适量讲解给孩子即可。

总之,汉字的学习是可以循序渐进、随时进行,却并非没有章法的,如果你没时间细读然妈前面的分析,下面几条Tips希望能够给你一些启示!

Tips:

1、亲子阅读时,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指读;

2、每个孩子的识字敏感期都不尽相同,识字这件事不需要搞那么精确;

3、然妈无法提供一个和年龄对照的准确识字量给你,因为个体差异始终存在,但识字2000字以上的孩子,基本可以进入自主阅读;

4、越早开始自主阅读的孩子,会越早看到一个更美的世界,但不可操之过急。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 上哪学学校库 -

上哪学学校库·419所优质中小学

上哪学已上线【学校库】新功能目前已上线243所幼儿园、176所中小学,可以查询学校相关信息及近期热议话题,在上哪学微信回复学校名称如【爱菊小学】即可查看。

幼 儿 园已更新243所幼儿园:

在上海如何教孩子识字?这位魔都妈妈高效率的3个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