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面卖得好,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理念升级?

一口榨菜一口方便面,骑着摩拜遛一遛,拼多多”9块9还包邮“.......

这种口谈禅引发了消费降级的大讨论。前几天,官方媒体抛出一个观点,泡面热销,也可能是消费理念升级!引起一片哗然!

泡面卖得好,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理念升级?

泡面榨菜卖的好,消费到底是升级还是降级?

近日,康师傅披露了2018年的半年报,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康师傅实现收益309.96亿元,同比增长8.5%;净利润(公司股东应占溢利)13.07亿元,同比增长86.59%。而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公司上半年的方便面销售收入达到63.08亿元,同比增长8.40%。

涪陵榨菜的财报显示,2017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5.2亿元,增长35%;净利润为4.14亿元,增长61%。2018年上半年,成绩依然亮眼,营业收入破10亿元,同比增长34%,净利润达3亿元,同比增长77%。

面对这样的好业绩,有人怀疑这些食品都是“低端食品”,他们卖的不错意味什么?难道不是消费降级?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称,"消费降级"说法是有失偏颇的。当前市场出现部分大众化商品销售较好的情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消费升级的新趋势。那么,其中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则认为,当前我国消费结构呈现出两大特点:

第一,就消费类别而言,居民实物消费下降而服务消费上升;第二,在同类消费品种,居民对中低端消费品偏好降低而对高端消费品偏好上升。由此,种种迹象表明当前居民消费行为仍处于升级通道。

泡面卖得好,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理念升级?

升降不重要,放心、快乐消费才是根本

作为房地产市场研究人员,对于这个跨界话题不陌生,现象背后,都要研究人的消费行为和决策过程。我觉得有几点值得关注:

1、偶尔尝个鲜,是个体验。不管富豪中产低产,都有消费的时候,家里放几包,以备不时之需。有些出国旅游工作的,还特意储备一些作为战略必需品。类似窝窝头,有些人吃个泡面,也有回忆当年的情怀在里面。

另外,泡面的产品和包装都升级了。销售金额涨了,数量可能未必。就像楼市,武汉这两年成交量每年降2成,但成交金额还是涨的,房价涨了撒。

2、城市化进程加速,泡面消费群体还是很大,比如大学生、外来务工人员,根据统计,2017年中国人口城镇化率58.52%,距离70%的发达国家水平还有空间,进城依然是主旋律。

此外,广大的农村市场,得益于电商发达,快递网购都很方便,对很多县乡村镇,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人,泡面加卤蛋,的的确确是消费升级。

3、方便快捷,满足职场人士的效率需要,比如互联网行业发达,加班文化也盛行,颠倒黑白的日子不少,泡面简单经济,几分钟就好。特别是很多无人货架进驻写字楼,也有助推作用。

4、安全可靠。这与第3点是相辅相成的。很多职场白领也注重健康养生,餐饮行业安全无保障,特别外卖等行业较乱,都不敢乱吃了。相对来说,泡面榨菜火腿肠更靠谱,这也很讽刺!

泡面卖得好,到底是消费降级,还是消费理念升级?

不过,我们也要注意到一点,这些消费品热潮中,受益最大的都是头部企业,行业龙头,比如康师傅、统一、涪陵榨菜、老干妈,不仅食品消费领域出现品牌集聚现象,房地产也有这个趋势,万科恒大等市场份额都是越来越大,大小通吃势头明显。

原因无它,现在社会上的坑比较多,放心安全消费不容易,还是选择大品牌更靠谱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