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文堂教育:讓後果教育孩子,比家長催促和說教更管用

現在的小孩大部分都是獨生子,家長有更多的精力和注意力放在這一個孩子身上,於是每天總是圍著孩子轉,替孩子操心包辦,看到孩子表現的不好,哪裡沒有做好,急忙代做,學習時間到了急忙催促,就連日常最基本的吃飯睡覺也是讓家長操了不少的心。


很多家長向咱們盛文堂老師反映,孩子磨蹭拖拉,不喊不動,喊了也不動,非要家長反覆的催促且分貝不斷提高要生氣的時候孩子才肯不情願的動身,這讓家長很頭疼。

為什麼孩子總是記不住呢?

這是孩子長期跟父母相處,根據父母的性格和習慣以及對待他的態度而摸索出來有利於自己的一種生存方式。比如晚上9點多了,家長讓正在玩耍的凱凱洗漱睡覺,而凱凱這時候玩的正盡興,完全聽不進去。家長一直叫喊他的名字,凱凱不以為然,因為他感覺這時候不動身,沒有關係,等一會媽媽發火了我再動。家長這邊肯定也會越來越不耐煩,喊叫孩子的聲音不斷提高,直到凱凱感覺到媽媽要生氣的時候,才會緩緩的動身,最終是在媽媽的催促下動身了,但是對於這種催促著去睡覺的感覺非常不好。

如果孩子有睡前給聽故事的習慣,可以提前跟孩子溝通好,按時洗漱睡覺媽媽晚上會給你講故事,如果不按時睡覺就不能聽故事了。當孩子真的出現不按時睡覺又吵鬧著要聽故事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堅持做到自己之前定下的規則,一定不能看到孩子傷心就又講起了故事,這樣以後孩子晚睡的習慣就會越來越難以控制。孩子因為沒有故事聽而有情緒家長可以表示理解和寬慰,並陪伴著孩子,但是一定要讓孩子知道為什麼不能給他講故事,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想聽故事,下次一定要按時睡覺。相信孩子第二天肯定會按時洗漱睡覺。

盛文堂教育:讓後果教育孩子,比家長催促和說教更管用

最常見的就是家長催促孩子做作業了的事情了。小涵今年11歲,上五年級,做作業非常拖拉,總是拖到最後時間才肯動筆,而且在做作業過程中也是邊做邊玩,效率非常低,媽媽為此身心疲憊,每天陪著她做作業,結果小涵的成績還是不斷下滑。

盛文堂老師建議小涵媽媽不要催促了,越是這樣催促,她越是厭煩學習,表現出來也就越磨蹭。家長反映說,不催促就真的完不成了,到時候老師肯定會批評,小涵會受到打擊的。

是的,擔心孩子受到批評,這是家長保護孩子的本能,但是如果家長從中間直接攔截,用催促的方式讓孩子完成作業,免受批評,但是孩子從這件被催促完成作業的事情中,孩子有吸收到經驗和教訓嗎?孩子是告訴媽媽“我知道下次一定要完成作業”還是“被媽媽催促著做作業真的好煩”呢?長期這樣下去,孩子對做作業又是什麼感覺呢?

沒有人喜歡自己被催促、安排和控制,這樣會讓孩子本能產生牴觸情緒,所以不妨放手讓孩子自己選擇,只有自己有選擇權的時候,他才能認識到學習是在自己的手中,而不是被父母操控,這樣就不會出現“學習是為父母而學”的念頭了。或者給孩子一些選項,讓孩子做出選擇,這樣也是賦予他選擇的權利,也會讓孩子感覺家長重視自己的意見,可以提高孩子配合的意識,增強自信。

很多家長可能又有深深的疑問了:孩子小,都讓他自己選擇,豈不是放棄不管,放養孩子了,這不是縱容嗎?

作為家長咱們的不能思維太單一,因為教育孩子不是極端的嚴管嚴控,也不是直接放棄不管,二者之間還有守望、引導、鼓勵等溫和的教育方式。

家長有權警示孩子不同的選擇會有什麼樣的結果,告訴孩子每個選擇可能面臨的後果和影響,如果孩子固執己見,家長後退一步,把選擇權交給孩子,讓自然後果來教育孩子,這樣才能讓孩子吸取到經驗教訓,後果教育會讓孩子更自律。

對此還需要提醒,對於一些會產生嚴重的後果、危機生命安全的事情需要家長及時的阻止,比如在馬路上奔跑,吞下有毒物質,或者作出一些危害自己和他人的人身安全的舉動,家長都是需要及時制止的。

注:本文由盛文堂老師撰寫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