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暗天體和假暗天體的兩種劃分

(1)普通物質相當於暗物質數量的六分之一,我們可以將宇宙中的普通物質劃分為普通的可見物質和普通的不可見物質,像彗星和小行星,行星和恆星可以被列為普通的可見物質,而白矮星、中子星和黑洞可以被列為普通的不可見物質。我們不能認為天文學家發現了所有的普通可見物質,更不能認為他們發現了所有的普通不可見物質,我們可以認為替我天文學家發現了大部分的普通可見物質,發現了小部分的普通不可見物質,具體說來,天文學家發現了大部分的恆星系,卻只發現了小部分的中子星和黑洞。由於行星質量僅佔恆星質量的極小比例,儘管天文學家發現了極少量的行星,我們可以認為天文學家發現了大部分恆星系的質量。最可疑的部分是普通不可見物質的數量,它們在整個普通物質的佔比一直是個謎,由於受到宇宙哲學“廣義測不準原理”的限定,目前的天文學家實際上不能像繪製一幅宇宙天區的恆星圖譜一樣繪製一幅宇宙天區的“黑洞圖譜”,或者他們不能繪製一幅普通不可見物質的“天體圖譜”。天文學家也許低估了普通不可見物質的數量,他們在估算不可見天體的數量時顯得相當謹慎、保守。在宇宙早期誕生了大量的大質量恆星,這些早期的“大個頭”恆星通過超新星暴的方式塌縮成“黑天體”、或看不見的天體,天文學家不能很好地估算“迷失的黑天體”數量,它們存在於宇宙的各個角落,天文學家暫時不能發現它們,這卻不能證明它們不存在。

真暗天體和假暗天體的兩種劃分

(2)如果將“暗物質”劃分為“真暗物質”和“假暗物質”兩大類,我們可以將普通的不可見物質列為“假暗物質”。“真暗物質”指的是由暗物質粒子組成的物質,而“假暗物質”指的是形式上的“暗物質”,實際上的普通物質。經常有天文學家將黑洞看成是“真暗物質”,而黑洞是由普通物質形成的,也許在黑洞的內部“潛藏”了真暗物質,我們連黑洞之外的真暗物質都不能直接地探測,更不用說去探測黑洞內部的真暗物質。如果一些天體物理學家“黑洞即暗物質”的觀點是正確的,由於黑洞是由普通的恆星物質經過引力的塌縮作用形成的,那麼黑洞如何將恆星原來的普通物質轉化為“真暗物質”?我們因此要假設在普通物質和“真暗物質”之間存在一種神秘的轉化機制,假設普通物質和“真暗物質”符合宇宙哲學的“轉換原理”,物理學家卻不能驗證這種假設,在理論和實驗上證實普通物質和暗物質相互轉換的可能,我們需要接受黑洞由“假暗物質”構成的事實。既然將“暗物質”劃分為真暗物質和假暗物質兩大類,根據宇宙哲學邏輯論的“等效原理”,我們進一步將宇宙中的天體劃分為“真暗天體”和“假暗天體”,可以將由“真暗物質”組成的天體列為“真暗天體”,將“假暗物質”組成的天體列為“假暗天體”,黑洞是我們已知的“假暗天體”,而由“暗物質”或“真暗物質”組成的天體還是一種理論的假設,我們不知道“暗物質”是什麼,也不知道由“暗物質”組成的“暗天體”是什麼?

真暗天體和假暗天體的兩種劃分

(3)科學家沒有發現暗物質的存在,卻發現了暗物質的引力作用,他們證實了物質和暗物質的引力作用符合宇宙哲學的“等效原理”。不能將物質和暗物質引力作用的等效性推廣到物質和暗物質的結構,推出一種結論:物質和暗物質結構符合宇宙哲學結論論的“等效原理”,也許不存在物質天體和“暗物質天體”的等效性,普通物質構成的行星和恆星不一定對應暗物質構成的“暗行星和暗恆星”,中子星和黑洞不一定對應“暗中子星和暗黑洞”,同樣,物質粒子不一定對應“暗物質粒子”,多數物理學家相信某種“暗物質粒子”的存在,然而,沒有多少物理學家相信原子和分子對應“暗原子和暗分子”,質子和中子對應“暗質子和暗中子”,電子和光子對應“暗電子和暗光子”。由於物質和暗物質的引力具有彼此的作用,我們因此可以推斷一種可能:物質的“引力子”對應暗物質的“引力子”或“暗引力子”,如果物質和物質、物質和暗物質之間的引力作用是通過“引力子”實現的,那麼暗物質和暗物質的引力作用也可能是通過“暗引力子”實現的。根據“暗物質物理學”現有的研究成果,暗物質很有可能擔負了宇宙體系的“維穩”重任,它們乾的都是一些搭建宇宙舞臺的“苦活、粗活、累活”,離開了暗物質的凝聚力,宇宙的結構將會立刻“分崩離析”,我們看到的星移斗轉,四季變化,風土人情對於暗物質框架而言將會“無足輕重”,我們看到的宇宙似乎是一個表象的世界。

真暗天體和假暗天體的兩種劃分

(4)暗物質和暗能量的神秘性符合哲學屬性論的“等效原理”,在宇宙大膨脹的過程中,暗能量的排斥作用超過了物質和暗物質的引力作用;在宇宙大收縮的過程中,物質和暗物質的引力作用超過了暗能量的排斥作用。也許在“宇宙黑洞”或“宇宙奇點”的狀態下,暗能量的排斥作用與物質和暗物質的引力作用暫時實現了“二力平衡”。讓我們感到困惑的是,無論是量子力學,還是廣義相對論都未能揭示暗能量與物質和暗物質相互作用“二力不平衡”的深刻原因。“廣義測不準原理”不是我們憑空想象的產物,而是基於在每一個時代存在未知謎題的事實。物理學家普遍認為,在宇宙極早期發生的物質和反物質數量的不平衡是最重要的“宇宙物理學”問題,我們發現物質和反物質數量、物質和暗物質與暗能量作用力的不平衡機制符合哲學邏輯論的“等效原理”。物質和反物質數量的“對稱性破缺”導致了我們宇宙的產生,人們得以在地球上爭論諸如:人們在二十一世紀最需要獲得的技能是什麼?人類在二十一世紀面臨的十個、二十個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人們甚至在微博上發表“愛情是女人的悲劇,慾望是男人的悲劇”這樣的感慨。物質和暗物質引力與暗能量斥力的“對稱性破缺”導致了宇宙大膨脹或宇宙大收縮的發生,有一些人文學者“天真”地認為預測宇宙的命運沒有意義,宇宙學研究的一種意義在於我們儘可能地精確預測人類的自然生存方式,在宇宙大膨脹和大收縮的極端階段,人類和一切“外星生命”都不能生存,人類和“外星人”在“生命窗口期”的生存時段符合宇宙哲學生存論的“等效原理”。我們不能精確地預測人類離開地球,離開宇宙的時日,這正是科學家探測地球、探索宇宙的內心動力。

真暗天體和假暗天體的兩種劃分

宇哲筆記:鄧如山

時間:2015-3-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