獄卒通過一個字看穿乾隆心思,並預測到四年後的事,紀昀都看懵了

《鐵齒銅牙紀曉嵐》可以說是不亞於《還珠格格》的童年回憶殺。劇中紀曉嵐能言善辯,是追著乾隆皇帝亂懟的小鋼炮,是與和珅相愛相殺的紀寶寶。

獄卒通過一個字看穿乾隆心思,並預測到四年後的事,紀昀都看懵了

而歷史上的紀曉嵐,名紀昀,是清朝政治家、文學家,曾任兵部、禮部尚書等要職,更是乾隆的心腹重臣,擔綱《四庫全書》總纂修官。

他在懟乾隆、戲和珅之餘,還編寫了一本短篇志怪小說集——《閱微草堂筆記》。

獄卒通過一個字看穿乾隆心思,並預測到四年後的事,紀昀都看懵了

《閱微草堂筆記》中記載了兩則關於“測字”的趣事。

那是乾隆十九年,紀曉嵐剛參加了殿試,還未“傳臚”(殿試後的宣制唱名,即公佈名次)。一日,他到富陽董文恪公家中作客,遇到一位來自浙江的士子,說是精於測字。

紀曉嵐便寫了一個“墨”字,請那士子來測一測此次科考的結果。

那人說:“可惜啊,榜首之名肯定不是你的了。你看,墨字中有裡字,裡字拆開即為二甲,下邊有四點,這便是二甲第四名的意思。但你定能進入翰林院,因為四點是庶字腳、士是吉字頭,職位是庶吉士。”

幾日後放榜,紀曉嵐果然中了二甲第四名,進翰林院任庶吉士。

獄卒通過一個字看穿乾隆心思,並預測到四年後的事,紀昀都看懵了

幾年後,紀曉嵐因為走漏朝廷查鹽的風聲,乾隆皇帝大怒,將他革職下獄,那時是戊子年秋天。

偶然間,紀曉嵐聽聞負責看守的軍官中有一人善於測字,無聊時便寫了一個“董”字,請他來測。

那軍官說:“呀,您這字有‘千’‘萬’‘裡’,恐怕要被髮配到很遠的地方去啊。”

紀曉嵐又寫了一個“名”字,那軍官說:“名字下面是口字,上面的夕為外字偏旁,這是要去關外;日在西邊為夕,可能要去西域。”

紀曉嵐一聽,趕忙問道:“那我還能回來嗎?”

他說:“‘名’字有點像‘君’字,又像‘召’字,一定能回來的。”

紀曉嵐又問:“我何年何月才能回來啊?”

他說:“‘口為四字之外圍,而中缺兩筆,不到四年,今年戊子,至四年為辛卯,夕字是卯之偏旁,亦相合也。’”

不久,聖旨下來了,紀曉嵐被充軍烏魯木齊,於辛卯年六月被特赦回京。

獄卒通過一個字看穿乾隆心思,並預測到四年後的事,紀昀都看懵了

紀曉嵐所寫的這兩個故事,多半是他閒暇之時取樂之作,測字一說並無科學依據,不過倒挺有趣味。

獄卒通過一個字看穿乾隆心思,並預測到四年後的事,紀昀都看懵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