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同仁,他是醫魂,一生求索,利國利民,向這樣的優秀學人致敬

張方華,中國斜視弱視專業開拓者,同仁醫院斜視弱視專科奠基人。1928年2月14日生於江蘇省崇明縣(今上海市崇明縣),1946年考入北京大學醫學系(7年制),1952年分配至上海醫學院五官科學院師資班培訓,受教於醫學教育家、眼科學大家郭秉寬、何章岑兩位教授。1953年畢業於北京大學醫療系,分配至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眼科,在醫學教育家、眼科學家畢華德、劉家琦、李鳳鳴三位教授的指導下,學習眼科學的基礎理論和臨床實踐,1959年研究生畢業後分配至北京同仁醫院眼科,從事弱視、斜視方面的工作50餘載。

張方華自1993年起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1964年5月,他建立北京同仁醫院眼肌專業,並任首屆眼肌專業組組長。生前曾任中華醫學會眼科分會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組第一至第六屆委員,並擔任多種專業期刊的編委。張方華翻譯了多部外文文獻,將國外先進的知識、理念介紹給國內同道,開闊視野,共同提高。

2017年1月14日,我國著名眼科學家、眼科斜視弱視專業開拓者、同仁眼科眼肌和斜弱視學科奠基人張方華教授因病去世,享年88歲。

百年同仁,他是醫魂,一生求索,利國利民,向這樣的優秀學人致敬

那天下午,我應北京醫院戴虹主任之邀,為“京醫論壇·兩岸三地眼科高峰論壇”講課,剛從講臺上走下來,就接到了醫院幹保科秦明照主任的電話,說張方華老先生去世了。

此前,張先生因肺部感染,已經反反覆覆住了四次院。幾天前我開完會後還去病房看過他,他那時已經非常虛弱了。

張先生的手上扎液留下了片片瘀斑,不能碰,碰就疼,神志話語都不清了。看著老人忍受如此痛苦,我心裡非常難受。因為多年來身體一直欠佳,張先生早已對生死之事想得通透明白,他也對家屬及周圍人有所表達,覺得花費那麼大精力去搶救一個垂死的生命,未免太不值得。

是的,無論何時,甚至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張先生都是那種不願也不想給任何人添麻煩的人。

儘管對張先生不佳的身體狀況心裡已有所預感,但當聞聽噩耗之時,我還是忍不住悲從中來。來到同仁醫院工作30年以來,與張先生相交相識的每一幕,在我腦海中一一閃過。提起他,我心裡懷著深情,更有許多的敬仰。


張先生是同仁眼科老一輩專家中少有的,“文革”前就接受過嚴格研究生教育的老學人。1953年,他畢業於北京大學醫學系,曾受教於郭秉寬、何章岑、畢華德、李鳳鳴等久負盛名的老一代“眼科大家”,師從我國著名醫學專家劉家琦教授,從事斜弱視和小兒眼科方面的研究。

1959年,張先生副博士研究生畢業後來到同仁眼科,在此一直工作了50餘年,開創了同仁的眼肌和斜弱視學科,為我國斜視的診斷治療作出了重要貢獻。

百年同仁,他是醫魂,一生求索,利國利民,向這樣的優秀學人致敬

因為有了張先生的存在,同仁眼科斜弱視眼肌專業在全國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他一生甘為人梯,提攜後學,承擔多項教學工作,培養了孔令媛教授、吳曉教授、盧煒教授等一大批優秀的眼科人才。自1983年至1990年承擔首都醫科大學四系本科教學工作以來,他為醫療系和首醫分校眼科專業班講授弱視與斜視、屈光學和眼外傷等課程,並完成進修醫師帶教及講課工作,備受學生後輩尊敬,桃李滿天下。

張先生治學嚴謹,學識淵博,愛看書,愛總結,善於寫文章。與其共事多年,他一直強調兩點——

一是要臨床聯繫實際,學習總結提高。同仁醫院歷史悠久,病人多、病種多,張先生具有非常敏銳的臨床目光,善於發現臨床工作中一些未曾見過的疾病,並將其收集、總結下來,以論文或綜述的形式傳播給國內同行,共同學習。他一生寫了大量綜述,收錄在《國外醫學·眼科分冊》中,後來整理成《張方華教授論文集》。在同仁歷史上,一輩子能出論文集的人屈指可數,張方華就是其中之一。

同時,張先生也為斜視專業檢測和特殊斜視的手術治療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為國內斜視手術技術的提高作出了傑出貢獻。

二是要團結協作,發展專業。張先生一直重視各級醫生的培養,注重梯隊建設,儘量發揮大家的才能。他認為,年輕醫生是專業的未來,非常願意與他們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同時,他對年輕醫生所取得的成績也願意共同品嚐、共同切磋、共同提高。

張先生是同仁斜弱視和眼肌學科的開創者,帶領整個斜弱視專科,在各種疑難斜視診斷和手術方面貢獻豐碩。

自創建、主持同仁醫院斜弱視、眼肌專業以來,張先生勤敏善察,筆耕不輟,在國內最早報告了多例罕見病少見病,與全國眼科同道共同學習。他在國內率先開展多項檢查和治療,為後學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如1966年首先對先天性眼球震顫實施了手術,下斜肌轉位術,上斜肌轉位術,單眼四條肌肉手術矯正大角度外斜視,正常青年人隱斜及融合力的測定,A型肉毒素治療眼瞼面肌痙攣及斜視,4度三稜鏡試驗在診斷微小度數斜視中的應用等,許多手術方式至今沿用,被同道後學奉為經典。

張先生本身也是一位特別善於總結、特別善於學習的人。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曾帶領孔令媛教授研究各種疑難斜視手術,並總結成文發表。我們眼底專業醫生做完環扎術後,有些病人會發生斜視,他會與孔令媛一同到手術室來觀看,觀察肌肉與周圍組織之間的關係,以及手術應該怎麼做,並且會於細微之處予以指導。

百年同仁,他是醫魂,一生求索,利國利民,向這樣的優秀學人致敬

一些高度近視眼的病人,斜視角度大,常規術後效果不好,張先生會與孔令媛一起研究新的術式。而對於許多綜合徵的研究,如下斜肌腱鞘綜合徵,A-V綜合徵,Duane眼球后退綜合徵等,均是他最早閱讀文獻後總結出來介紹給大家的,讓同行們能夠認識這些疾病,開闊視野,提高診療水平。

2006年,我計劃組織出版同仁眼科圖譜系列叢書,薈萃精華,以展示同仁眼科臨床病例資料之豐富,為國內同行提供一套以供學習的、實用性強的診療圖譜。在張先生的指導下,盧煒教授以最快的速度編輯出版了第一本《同仁眼科系列圖譜·斜視診療圖譜》,目前已是第二版了,在國內影響力非常大,至今被同道和後學所稱讚。

張先生為人低調,溫文爾雅,言語輕柔,謙和到了極點,從來沒見他發過什麼脾氣,對病人更是如此。雖然成績斐然,聲名遠播,但他卻淡泊名利,從來不去爭榮譽。

自1984年起,張先生就開始擔任劉家琦教授等建立的中國斜視專業組(今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組)副組長,一直是劉家琦的得力助手,為我國斜弱視及小兒眼科學科的建設發展作出了卓越貢獻。

在劉家琦卸任後,許多同行都希望張先生能接任組長,但被他婉言謝絕了,併力薦年富力強的後輩同道承擔此任。

張先生重視保留眼科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眼科儀器、器械,具有超前意識和歷史眼光。國外專家曾贈送同仁醫院一個眼科大型診療臺,後來隨著儀器設備的更新,使用的機會越來越少。科室幾次搬家,覺得佔地方,使用率又低,都想把它丟棄。但每次張先生都建議將其保留,他認為,這些診療儀器蘊含著豐富的歷史價值和文物價值,從這些儀器的身上,人們能讀出整個眼科發展的歷史,應該像保護文化古蹟一般,珍視它們。很可惜的是,這個診療臺現在已經找不到了。

我到同仁工作以後,張先生髮現我愛讀、愛學、愛寫,對我非常欣賞和認可。那時,他是《中級醫刊》(現為《中國醫刊》)編委,便有意識地培養我寫稿、組稿,寫綜述、書評,寫各種白內障、青光眼等診治的系列報道,組織專題講座,這一切至今都令我受益匪淺。當時的《中級醫刊》作為全科醫學刊物,在雜誌上介紹系列眼科知識,對全科醫生知識面的拓寬很有幫助,也是對全科醫生的繼續教育。

20世紀90年代,我還是個年輕的主治醫生,張先生卻力薦我接替他擔任《中國醫刊》的編委。在他的帶領、推薦和培養下,我順利成為《中國醫刊》編委,這也是我從醫生涯中首個醫學雜誌的編委職務。

同樣,也正是在張先生的指導、帶領下,我開始結合臨床進行總結和論文寫作。可以說,張先生是我醫學文章寫作道路上的啟蒙與指導老師,也是我從事編委工作的指路人。

百年同仁,他是醫魂,一生求索,利國利民,向這樣的優秀學人致敬

張方華先生與本文作者在一起。

張先生淵博的學識,高尚的品格,以及揮之不去的人格魅力,無一不感染著後輩。在其80歲大壽之日,眼科後生們想給他舉辦一場生日慶祝會,以此表達大家誠摯的祝福和感激。但當張先生得知後,卻極其懇切地婉拒了。我們只好買了蛋糕去家裡為他慶壽,他和家人非常開心,一如從前那樣,謙和地表示了謝意。

張先生也是性情中人,喜歡與人聊天,無論年齡大小,只要是對脾氣,相契相投,他會非常健談,工作、學習、家庭等等,聊天內容也極其廣泛。他喜歡足球,是個足球迷,對足球明星如數家珍。一位溫文爾雅的老先生,卻喜歡那樣對抗性、運動性非常強的體育項目,大家常迷惑不解。

2016年春節,我們去家中探望張先生,80多歲的老爺子,手裡正拿著iPad,嫻熟地操作著。他還給大家拍照,合影留念,並用iPad一一發送郵件,令眾人驚訝不已,張先生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如此之強。在他面前,我們始終不敢言老。

張先生一生不愛麻煩別人,不願給集體添任何麻煩和不便。幾次生病住院,我們每每提到要去看望,他總是擔心會影響到大家,總是反覆地說:“你們那麼忙,別來了……”在安排好床位之後,張先生也總是很快地給我們發郵件,表示謝意。凡是看望和關心他的人,他都會一一記在心裡,總要多次地表示謝意。他特別能理解我們每一個人,能理解我們工作的忙碌,君子之風,溢於言表。

張先生的愛學習愛讀書愛鑽研,對我工作學習的許多方面都有影響,我從內心深處對他懷有莫大的尊敬,每年春節即便不去他家,也會打電話問候。

張先生去世的當天,他的夫人、北大醫院婦產科劉書文教授,親手書寫一份懷念悼文,字體靈秀,文辭工整,伉儷情深,寥寥數筆,道盡了丈夫不平凡的一生。

百年同仁,他是醫魂,一生求索,利國利民,向這樣的優秀學人致敬

張方華夫婦。

北京同仁醫院,從1886年建院至今,已經走過了131個春秋。“同仁”意即“自由博愛,一視同仁”之意,而“精·誠·勤·和”的同仁精神始終貫穿在每一個同仁人的身心中。

作為國內眼科的領頭羊,同仁眼科歷史底蘊深厚,大家輩出,蜚聲國內外,足以使每一位同仁人引以為耀。而這樣的文化積澱和學術傳承是同仁眼科重要的凝聚力,是同仁得以長盛不衰的優良家風。

一代又一代的同仁眼科人身上凝聚著高度的責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為同仁眼科事業鞠躬盡瘁、甘為人梯、無私奉獻,形成了131年的同仁文化,凝聚成今天同仁眼科的深厚醫療典範,打造了同仁眼科長盛不衰的品牌,在老百姓中口口相傳,聲名遠播。

百年同仁,他是醫魂,一生求索,利國利民,向這樣的優秀學人致敬

張先生的一生,如霽月光風,博學多才卻淡泊致遠,他是同仁文化形成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分子;他謙和好學,努力向上,一生都把集體的事情、別人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從來不願意去麻煩、影響別人,他是同仁老一輩專家中的優秀代表;他一生潛心研究,歷練求索,不為名利所惑。他是同仁醫療典範的傑出代表,他是同仁醫魂。

作者:魏文斌,醫學博士,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同仁眼科中心副主任、主任醫師,首都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衛生計生委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全國醫德楷模,白求恩獎章獲得者。

緬 懷

張方華教授一生治學嚴謹,成績斐然,為人坦誠忠厚,努力提攜後學,是我的恩師貴人,是我終生學習的榜樣。今年年初,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組在上海開會時,研究決定授予張方華教授“2017赫雨時講座獎”,並安排大會Keynote Lecture講座,以表彰他對中國眼科事業,特別是斜視與小兒眼科專業開拓發展所作出的突出貢獻。遺憾的是,張教授沒能再回到家鄉,在自己鍾愛的專業國際會議上講述他的感人故事了。

早些時候,有些國外文獻不容易看到,許多知識都來自《國外醫學·眼科分冊》,張方華教授在上面發表了大量綜述和文摘,對我們的成長大有裨益。張教授是我碩士生論文的評閱人,那是1989年在同仁醫院門診的眼科診室裡,他對我的論文提出了修改意見,那嚴謹的神情,還有評閱書上清秀的鋼筆字,我至今都歷歷在目。就在一年前,張教授已經重病纏身,我收到了中華眼科雜誌黃主任轉來的郵件,是他對由我執筆寫的斜視記錄的英文縮寫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議。我們來往了幾封郵件進行討論,我從中看到了張教授一生孜孜不倦嚴謹治學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