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人不必盡言透,忠言未必全說盡!

問:如何才能查看這樣的文章?

答:關注就可以了。


知人不必盡言透,忠言未必全說盡!

張廷玉是康乾盛世三朝元老,追隨康熙、雍正、乾隆三任皇帝,被雍正皇帝承諾配享太廟。張廷玉一生做官的真諦,“萬言萬當,不如一默”。意思是可以不說的話,不衝當的時候,就不要開口。明君一般都善於察納雅言,親君子。追隨皇帝尚且如此。

知人不必盡言透,忠言未必全說盡!

有句話叫做: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說的很好。但現實中又有幾個人就算生病能喜歡苦藥。又比如有人好為人師,當面幫別人教育孩子,指出別人的錯誤。本心是對人好,殊不知,不知不覺把聽話的人得罪了。不是每個人的修養都能達到聖人的大度。這是現實的世界,人本無完人,我們也不需要太過追求完美。天地本有殘缺,何況人乎。

隨著年歲的增長和社會閱歷的增加,看清楚社會,看清一個人。心中有數就好了,不必說出口。正是萬般善言,不如一默。

大智若愚,沉默是金,能看清看透是聰明,看透不說透是智慧。看清不看破紅塵,更是一種大智慧境界。聰明與智慧一步之遙,差別卻是巨大。

知人不必盡言透,忠言未必全說盡!

古人云,禍從口出,口是傷人斧,言是割舌刀,出言有尺度,戲謔有分寸。知人不必言盡,責人不必苛盡,得理不必爭盡,利益不可佔盡,凡事不可做盡。

生活中,眼是一把尺,心是一杆秤,量人先量己。知人不必言透,忠言未必說盡,靜坐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你會驚奇的發現,自己腳下的路越走越順!

知人不必盡言透,忠言未必全說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