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整改”、“搬遷”、“騰退”這個三個關鍵詞最近在北京花卉圈子裡成為了大家爭相討論的話題。自2017年3月份以來北京市內三環第一個花卉市場搬遷,到最近北京市內最大的花卉產業園騰退的各種消息、公告讓首都花卉人的內心開始躁動起來了。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目前的的花卉批發市場,主要集中在東、南、北三個方向。東邊相對規模的是盛華宏林批發市場,南邊以南四環附近集中:九州卉通鮮花批發市場、四環花卉市場、澤豐億鮮花批發市場(草橋鮮花批發市場)。北邊則以來廣營花卉市場(原東風國際花卉市場)為主。客群主要分佈在京津冀、東北、內蒙、外蒙等北方地區。這次清退,無疑是將北京花卉消費攔腰斬斷了。

市場清退,心疼我們花卉人


北京大大小小的花卉市場非常多,但多以花卉零售業務為主。官方公示放出以後,各個商家紛紛掛出低價處理、打折、優惠等售賣信息。抱著只要賣掉就少虧本一些的心理,很多商家給錢就賣,賣掉虧本的花,除了有些許欣慰,更多的是心疼,心疼自己的血汗。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賺錢北京花,存不下錢,做生意難,北京的市場到處都在拆了。”這是我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

很多人不理解,也有市場的商戶在抱怨:好好的市場為什麼要騰退、要搬遷。

根據相關資料,我們得知,北京市有計劃將南中軸,建設成為生態軸、文化軸和發展軸。範圍北起南二環,南至南五環,西起京開高速,東至成壽寺路涼水河一線。而此次騰退的花卉產業園區,未來將成為南苑森林溼地公園的一部分,屬於國家對於南中軸區域的整體規劃。

當地整體市場佈局不合理、市場缺失標準化規範、市場設施設備陳舊等等因素,都在影響著城市的規劃和發展。搬遷、清退似乎成了官方的解決方式之一。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沒了根據地,商家們還能去哪?


花市騰退,我們不死心,向商家們打聽了一下。有市場商戶說,九州花卉市場等以批發為主的市場,將會搬遷到到馬家樓附近,重新規劃成為鮮切花、綠植、盆栽、多肉於一批的綜合批發市場。

而以零售為主的花卉市場,比如南四環附近的花香源花卉市場等,則會搬遷到六環以外的地方,目前北京最大的批發市場,新發地批發市場也將搬遷至河北高碑店。(僅供大家參考)

每一次市場的洗禮,都會給這個圈子注入新的元素,同時也會帶來更多的商機和就業機會。有人抓住機遇,把自己的生意越做越紅火;相反,適應不了的,則被這個行業淘汰。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長安米貴,北京花貴,難買花?


很多小夥伴對於花市搬遷清退,有很大的牴觸心理,紛紛說這是逼著北京人減少花卉消費了。確實,原來兜一圈,幾大盆綠植、滿懷鮮花就能進家了,現在誰還為了買花專門出京跑趟河北。

於個人愛花者而言,沒了花市雖然少了親身體驗的感覺,但近些年興起的“鮮花訂閱”,則將會成為他們買花的新途徑。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不到一百塊錢,就能每週收到一束花。相對於本地花市,大型鮮花訂閱的價格也比較低廉。且北京是一個快節奏的城市,鮮花訂閱省掉了去花市挑花的時間。在等待鮮花送達的過程中,也增加了驚喜感。

除了鮮花,北京也出現了綠植共享等新興消費,只需要幾塊錢,就能租到一盆新鮮好看的盆栽,“花卉共享”概念開始流行。這種方式不僅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還能節省用戶時間和精力。

花市沒了,花店該怎麼?


隨著互聯網電商的不斷髮展壯大,曾經神秘的鮮花供應鏈被扒去了外衣。越來越多的花店花商,把當地的市場作為臨時補給和豐富產品的支撐。更多的會選擇從花卉源頭地如昆明等進貨,從源頭地直接採購花材,不僅降低了成本,減少各種的中間環節,同時還能給自己的客戶帶來更大的優惠,從而把生意越做越紅火。

“基地直供”、“鮮花團購”、“包郵到店”、“一支起賠”......過去的這一年,是花卉電商快速發展的一年,花卉電商平臺從一支獨秀,到越來越多的百家爭鳴。不斷完善的供應進貨渠道,讓很多終端花店開始嘗試從電商平臺進貨,到現在,已經有很多花店離不開它們了。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別問批發商該怎麼活,轉型升級才是真


電商平臺的崛起,讓很多當地批發商連連叫苦,為了銷量,壓低賣花利潤賣,生鮮產品損耗還大,寸土寸金的地方,房租越來越高,生活成本不斷增高。如果不轉型不找路,無疑是坐吃等死。

但搬遷市場有弊也有利,對於批發商,看待問題也應該從另外一個角度看。

原花卉市場設施落後,條件差: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花市搬遷後,將會解決原有的硬件設施落後、髒亂差等問題,各方面條件進一步完善。不僅滿足了批發商的需求,在客戶體驗上也會表現的更好,在客戶體驗至上的今天,更能抓住客戶。

除了順應整改,批發商們還應該想一下未來的路將如何走。一己之力難轉大局,電商平臺不斷帶來的競爭力讓很多批發商毫無招架之力。我們目前知道,很多的優秀批發商,開始從單純的花卉批發,轉型成了為花店、花藝工作室提供服務,生意做得風生水起。指引花店運營、銷售等,從而帶動自己本身的花卉銷售,“曲線救國”原理,到哪兒都是通用的。

隨著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消費升級的深入人心,客戶將會更偏愛帶有互聯網思維的交易方式。對花卉批發商來說,不用過多介意傳統交易方式,而是需要根據新的市場、客戶需求,提供更多能滿足客戶的花卉產品和服務。


結語

北京花市消失的倒數18天,路在何方?


北京的花沒有凋謝一說,開完後會完全乾掉,形狀雖然沒了,顏色還在,更添韻味。

就如北京花市的演變,搬遷清退大戰中,有的人看到了商機,有的人看到了陌路。從我們上訴所說,這場事件中,將會促進很多新型消費方式的誕生和壯大。花卉行業雖每年都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但中間的各環節問題很多。通過北京的花卉市場的搬遷和騰退的事件,可以看出花卉行業在朝著“朝陽產業”的方向去革新。期待這個“朝陽”能將光芒撒向所有花卉人。

校對:小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