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去小学化”通知下达焦虑的家长不买账,到底哪里有问题?

近年来,幼儿园小学化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很多幼儿园出现大班‘“空巢”现象,很多家长在小学开学前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就把孩子送去幼升小培训班,为小学进行漫长的准备。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幼儿园小学化的危害:

1.违背教育和孩子的天性

提前把小学的内容灌输给孩子

往往高于孩子的能力和发展水平

2.导致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超出孩子能力范围的知识

容易给孩子带来挫败感

导致孩子从幼儿园就产生厌学情绪

3.引起家长盲目竞争

家长们争相把孩子送进小学化的幼儿园

并对老师和园所提出各种要求

同时还上各种幼升小辅导班

用会多少单词、会算多少数来衡量孩子的能力

4.破坏教育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

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规律

在幼儿园阶段

学习不是靠死记硬背和做题完成的

而是通过“游戏”的形式

让孩子各个领域的技能得到发展

幼儿园“去小学化”通知下达焦虑的家长不买账,到底哪里有问题?

可以看到,幼儿园小学化确实有很大的危害,于是针对这一限制向,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工作的通知》。

《通知》明确,对于提前教授汉语拼音、识字、计算、英语等小学课程内容的,要坚决予以禁止。对于幼儿园布置幼儿完成小学内容家庭作业、组织小学内容有关考试测验的,要坚决予以纠正。社会培训机构也不得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等名义提前教授小学内容,各地要结合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予以规范。

此外,《通知》还明确,对于小学起始年级未按国家课标规定实施零起点教学、压缩课时、超前超标教学,以及在招生入学中面向幼儿组织小学内容的知识能力测试,或以幼儿参加有关竞赛成绩及证书作为招生依据的,要坚决纠正,并视具体情节追究校长和有关教师的责任,纳入规范办学诚信记录。

幼儿园“去小学化”通知下达焦虑的家长不买账,到底哪里有问题?

那么旨在解放孩子,顺应教学规律的通知一出,本该是一件父母、孩子都开心的事情,但是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从评论可以看出家长们似乎并不买账。

幼儿园“去小学化”通知下达焦虑的家长不买账,到底哪里有问题?

于是我们采访了几个家长,发现家长们普遍认为幼儿园不学,幼升小的考试就过不了,上了小学还会跟不上。

市民王女士说“我们家孩子上的是私立幼儿园,会教一些拼音、英语。听好多家长都反映说现在孩子上了小学以后,汉语拼音还是学,但进度特别快,会导致好多孩子根本跟不上,那用什么方法解决呢?只能去外面的培训机构报班。所以我宁愿让她早一点接触,可能对以后上小学会更顺利一点。”

还有家长担心,跟不上教学进度会影响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现在大家都学,如果你不学的话,小孩到了小学可能就会跟不上,可能就会影响到她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她可能就会有消极的情绪。她如果先学一点的话,在上小学以后可能有助于她保持信心,会感到容易一点。”

幼儿园“去小学化”通知下达焦虑的家长不买账,到底哪里有问题?

在有的幼儿园门口,就有早教机构幼儿奥数培训班的招生广告,幼儿园内不得上任何小学化的内容,一上就违规,可早教机构却可大大方方的上。这让家长觉得幼儿园去小学化就是形式主义,最后赚钱的反而是培训机构。同时担心有的孩子到校外去上培训班,今后自己的孩子上小学落后跟不上怎么办?而当有不少孩子都去培训机构接受小学知识教育时,小学零起点教学也成为一句空话。

全国从幼儿园到培训机构到小学的风气都是如此,家长和孩子越来越焦虑,通知只是一纸文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中国教育到底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学习这种事情本就是一次长跑,不是你跑的越早就能跑的更快,据很多老师,家长反映,很多在小学前上了小学课程的孩子在一、二年级虽然会比其他孩子学得快,有优势,然而这种优势在三年级之后会逐渐消失。很多孩子会觉得自己有基础,上课的东西自己会于是养成了上课不专心、学习态度懒散的习惯,到了三年级之后接触到的新知识反而没有从一年级零基础学上来的孩子。

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会背多少诗、会写多少字、能算多少题对于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来说重要吗?也许你的孩子在幼儿园没有学习到小学的知识让你的孩子看起来落后于其他孩子,但是请你把眼光放长远一点,五六岁不会的东西,十岁的时候他肯定可以学会了,但是五六岁该学的其他东西、该经历的其他东西过了这个年纪就再也没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