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的他爲收復失地,擡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縱觀中國這幾千年的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似乎總是在輪迴著,我們中國千年的歷史,有著諸多的朝代都曾走向過巔峰,盛唐時期有著數不勝數的外藩都爭相前來朝聖,大秦帝國的建立讓中國完成了歷史上的統一,錢幣的統一讓中國的商品流通更為便捷,語言文字的統一,讓人們的思想能夠互相交織並且得到統一,大宋時期雖然相比之下有些薄弱,但是大宋時期的商品經濟的發展,與經濟水平都是處於世界的領先地位的,還有那個崇尚武力的元朝,我們應該知道,在當時,蒙古的鐵蹄可是踏遍了大半個世界,讓整個歐洲都為之顫抖的,在那個是時候,我們可是說世界數一數二強國。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我們曾說過。歷史的車輪似乎總是在輪迴,一個國家跟文明強盛到了一個頂端之後,似乎就面臨著落寞,很少有一個國家跟文明能夠在一個頂端保持千年,那麼又是從什麼時候,我們強悍的中華民族被外人看成了弱國,成為了他們眼裡的螻蟻了呢?我們都知道,無論到了什麼時候,落後就要捱打,就連三國是著名的軍事諸葛亮也曾經說過:弱國是沒有外交的。尤其是在近代,我們可能就曾經深刻體會到過這種道理,我們往上倒數一百多年可以說是整個中國最為艱難困苦的黑暗歲月,在清朝時期,各個國家紛紛前來爭搶,瓜分,那個曾經輝煌無比的帝國,最終一點點的走向了滅亡。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其實,並不是,到了明清時期的我們立刻就變成了螻蟻的,那時的我們也有著一段強盛的時光,可以說在明清時期,我們依舊有著世界上數一數二的勢力,在明朝時期,我們的江南地區還曾經出現過資本主義的最初萌芽,還有,我們海上遠航的巨船也在四處宣揚著我們的強大與繁榮,在那時,清朝在幾位帝王的努力之下也曾經出現過繁花似錦的景象。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但是也就是到了清朝中期,我們卻在這種繁榮的景象之下,被矇蔽了雙眼,不肯改變,不肯接受新鮮的事物與思想,讓我們中國實行了閉關鎖國的政策,也就是在這種閉關鎖國的思想之下,讓沉浸在美夢中的清朝怎麼都不會想到,此時的世界各個資本主義國家都在先後進行著工業革命,在這種工業革命下,西方各國所產生的巨大生產力讓他們直接成為了世界的主宰國家。在這種資本主義的快速發展多帶來的不光是令人驚恐的實力,隨之一起產生的更是那令人膨脹的野心,就在這樣膨脹的野心之下,他們將目光瞄準了身在遠方的中國,因為中國有著豐富的物產資源跟廣袤的大地,也就是在這種誘惑之下,讓各國的列強分外眼紅,所以各國都來佔領地盤,搶奪資源,用各種強硬的手段讓我們妥協,退讓,這也就是中國閉關鎖國所帶來的危害。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在清朝政府的腐敗無能的管理之下,跟閉關鎖國之後,中國成為了世界弱國,也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用炮火轟開了中國的大門,從此之後,各種各樣的條約,各種不合理的條款,一點點的將中國拆的四分五裂,中國在這樣慢慢的蠶食之下,慢慢的就更加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了,一點一點的讓中國變成了各個國家的殖民地。當然,任何事情都不能一概而論地來說它的好與壞,沒有這種壓迫,沒有這種強取豪奪,就不會讓中國人真正明白“弱國無外交”的道理,無論什麼時候,也只有在自己強大了之後,才能夠擁有在談判桌上掌握主動的權利,“弱國無外交”是中國人在歷史的車輪下用親身的經歷,所換來的“真理”。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但是凡事都有例外,並不是一個國家腐敗無能,在這個國家中的人就都會變成同樣,要知道。哪裡有壓迫哪裡就肯定會有反抗,在這腐敗的王朝中就同樣會有這麼一批愛國人士站出來,在那個時代,他們的出現將他們襯托的無比耀眼,而在這些人中,他為了守護國家的主權就站了出來,他就是——左宗棠。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我們都知道在當時的清政府的無能之下,中國所割讓的土地越來越多,而新疆所在的地域,可以說礦產資源是非常的豐富的,而且地域特別的遼闊,而在新疆中有個地方叫做伊犁,這個地方一直是整個新疆最為重要的戰略位置,之前,這裡一直都是在滿清貴族來守衛的,但是,他們卻經常利用身份地位來欺壓當地的老百姓,這也就導致了當地的老百姓組織人員,拿起了手中的武器與他們進行對抗,但也就是在這時候,阿古柏就在俄國人的扶持之下站起來的一股勢力。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俄國人就是想運用阿古柏的勢力,來控制新疆這個重要的戰略位置,也就是這個時候,清政府並不顧及人民所處在水深火熱之中,也就是在清政府即將人民繼續推向火海中的時候,清政府裡有許多愛國人士站了出來,他們為了國家主權,祖國的統一拼了起來,左宗棠就是如此。就是左宗棠在朝堂之上力排眾議,他站出來反駁了李鴻章的請求,為了表示決心,晚年的他,抬著一口大紅棺材去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也就是在這種決心之下,左宗棠不負眾望順利的打敗了阿古柏,戰爭雖然結束了,但是擺在他面前的就是如何讓沙俄退出這裡,讓清政府拿回中國的領土伊犁。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也就是在戰爭勝利的條件下,中國卻依然需要與他們進行談判,而且,就在談判剛開始的時候,仍然有許多軟弱無能的人仍然在主張低頭,要對新疆進行出賣,但是左宗棠等愛國人士,選擇了非常強烈的回擊,而且已經做好了再次戰爭的準備,也正是他們這種強烈的回擊,讓沙俄最終選擇了妥協,也讓伊犁最終又回到了我們自己的祖國。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我們可能知道的更多的,只是在中國近代史中,各種失敗的戰爭,各種無奈的妥協,但是並不是在眾多的戰爭中我們都是輸家,要知道,決定國家走向的,從來都不是戰爭輸贏的本身,而更重要的是國家的掌權者,如果說一個國家的掌權者,只知道退讓,只想著享樂,只會做出賣國求榮的事,那麼這個政府拿什麼來保障國民的安威,如果說連國民的安慰都難以保障,這個國家遲早會走向滅亡。

晚年的他為收復失地,抬棺出戰,他說:除非我死,寸土不讓

生在這個和平的國家裡,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有強大的祖國作為後盾,不需要忍受那種戰爭所帶來的災害,那種割地保國的屈辱,但是我們卻不能都忘了這段歷史,我們要去了解跟學習歷史,在今天的這段歷史中,我們看到了,只有強大才會有話語權,願我們能夠在學習歷史中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