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哪些英语教育大事件值得关注?(2018.9.15-9.21)

三百余名教师探讨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

9月15日—16日,由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业委员会主办的第五届全国外语教师教育与发展专题研讨会在沈阳师范大学举行。来自全国各地从事外语教师教育研究的高校教师、教育工作者、研究生以及中小学教师、教研员,省基础教育教研培训中心等单位工作人员近300人参加了研讨会。

本周哪些英语教育大事件值得关注?(2018.9.15-9.21)

北京师范大学王蔷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文秋芳教授、香港大学Stephen Andrews教授、威斯敏斯特大学Terence Eric Lamb教授分别作主旨发言。

王蔷教授发言的题目为“高中新课程背景下以课例研究促进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探索”,介绍了课例研究的定义、实施过程和数年来所进行的课例研究项目的成效,呼吁高校与一线教师合作开展更多课例研究,不仅能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也能为落实学科育人和核心素养目标找到一条有效的途经。

文秋芳教授发言的题目为“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的辩证研究”。文教授首先对辩证研究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包括其定义及特点,然后说明如何通过辩证研究的方法,建设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从而提高外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高校海归教师增多 全英语授课流行

随着高校里海归博士学历的教授越来越多,全英文授课十分流行,不仅用的教材是原版,连考试都是全英文的。

在浙江工商大学有一门课叫《组织行为学》,40个听课名额,几乎都是秒光,甚至有外校的学生来蹭课。这门课是全英文授课,“升职还是生娃”“课堂低头族”等热门话题,老师都会在课堂上以英文的方式讲述给中外学子们听。

浙江师范大学今年首次开设国际化专业全英文班英语夏令营,在9月4日~14日10天的时间内,学生全天都进行英语学习。参加英文夏令营的学生要求高考英语成绩在115分以上。这个夏令营是为了选拔浙师大的国际化专业全英文班学生而开设。全英文班的学生可以免费进行托福等课程培训,并能得到优先推荐公派出国交流项目。

浙江理工大学印发了升级版的本科生全外语(双语)课程管理办法。根据这个管理办法,除了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以外,各专业都要开设3~5门全英文授课课程。

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举行

9月20日晚,第七届鲁迅文学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现代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主席铁凝,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分别在颁奖典礼上致辞。

鲁迅文学奖是体现国家荣誉的重要文学奖之一,旨在奖励优秀的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报告文学、诗歌、散文杂文、文学理论评论,奖励优秀文学作品翻译,推动我国文学事业的繁荣发展。第七届鲁迅文学奖评奖工作从今年初开始筹划,8月11日,各奖项评委会进行最后一轮投票,经中国作协书记处批准,最终产生了7个奖项共34部获奖作品。

本周哪些英语教育大事件值得关注?(2018.9.15-9.21)

鲁敏、陆健德为文学翻译奖获奖作家颁奖。

今年获得翻译奖的四部作品分别是《贺拉斯诗全集》(李永毅译)、《疯狂的罗兰》(王军译)、《潜》(余中先译)、《火的记忆Ⅰ:创世纪》(路燕萍译)。

本周哪些英语教育大事件值得关注?(2018.9.15-9.21)

《21世纪英语教育》综合整理。

内容来源:外语学术科研网、钱江晚报、中国作家网。

图片来源:外语学术科研网、中国作家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