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爲什麼能爆紅?

拼多多為什麼能爆紅?

7月26日,拼多多在上海和紐約納斯達克同時敲響上市鐘聲,成立僅僅34個月,這一新型社交電商平臺,憑藉“活躍用戶2.95億,一年交易額1987億元,一季度營收增長37倍”的驚人速度,在開盤後股價大漲,一躍成為國內第7大互聯網公司,僅次於BAT三巨頭和小米、京東、網易。

可能生活在一線城市的年輕人很難想象,這個號稱3億人都在用的購物軟件憑什麼用了3年時間就能IPO上市?

王興給出了部分答案:全國全日制本科學歷不到4%。

同期再看幾個數據作為補充:

繳納個稅人口不到總人口2%;

全國只有不到0.4%的人存款超過50萬。

下面是拼多多的用戶畫像:

拼多多為什麼能爆紅?

為什麼這麼多人牴觸拼多多?

可不可以理解為大家最想牴觸的,其實是藉由拼多多揭示的當代中國的“塑料有錢”。

黃錚說拼多多還是個孩子,確實,不過拼多多是哪個說破皇帝新裝的孩子、戳破虛假樂觀地孩子。

能不遭人恨嗎?

你拼多多這麼low逼,憑什麼能夠上市?

憑啥呢?

憑它農村包圍城市的群眾基礎吧。

1899的彩電買不起,那麼大家一起團購499的彩電呢?

你說499的彩電肯定是山寨啊,可是用戶不在乎啊。

價格才是剛需,用得起就行,品牌質量售後保障,相比之下都不重要。

當你的用戶想要一臺彩電,但是手裡只有500塊錢,你會怎麼辦?

勸他消費升級、質量保證?

還是直接提供一臺499的彩電呢?

無論什麼時代,我們發現所謂的線上線下只是需求出口的遷移,人的本性是不變的。

​鳥姐覺得拼多多真心就像是《我不是藥神》裡的那家印度公司。

你說他賣的是假藥,確實他侵犯了正規商家的專利權,搞點康帥傅之類的山寨;可另一方面他存在的價值恰恰在於“山寨”——

有太多的人買不起正版的東西,可是他們同樣有需求,但他們的能支配的錢也決定他們買不起正版。

那麼怎麼辦呢?

所以很多人都叫嚷著制裁拼多多、管制拼多多,但問題是拼多多隻是個表象,通過拼多多釋放的大量需求,你要如何處置呢?

你當然能制裁拼多多,可你能制裁普遍人性嗎?

所以,拼多多光憑藉它的一句slogan就戳破了各種高大上的消費升級泡沫:3億人都在用的購物軟件。

它不過是帶領大家直面了一個常識:如果大部分的人收入沒有大幅升級,那麼消費升級是無源之水。

戳破皇帝沒穿衣服總是需要代價的。

鳥姐相信一句話:小惡惡表,大惡惡裡。

如果拼多多是個惡果,那麼讓它迅速漲起來的土壤算不算惡?

求生欲讓鳥姐只能說到這裡,剩下的大家自己體會。

拼多多再一次證明了,一件事情你覺得它不合常理,背後總有你沒看明白、更強大的邏輯在支撐著它。

同一件事情,你不知道的部分,最後總會被證明比你知道的部分有價值多了。

拼多多適用的,放在區塊鏈行業裡,也能解釋很多看起來不合常理的事情。

1、強檢驗市場裡,先弱勢生存

區塊鏈現在熱鬧非凡,熱度收割了一輪又一輪,但坦白講,區塊鏈目前的用戶可能連0.2%都沒有。

一個連0.2%用戶滲透率還沒有達到的行業,必須知道它還有99.8%的用戶還沒有抵達戰場。

目前區塊鏈正處於一個強檢驗市場。

啥叫強檢驗市場呢,就是非常殘酷的唯結果導向。

舉個例子。

全人類跟阿爾法狗下棋,柯潔0:3輸了,鳥姐也0:3輸了,那麼在阿爾法狗面前,柯潔和幣少都是loser。

它並不在乎柯潔的棋力是不是甩鳥姐十萬條街。

在強檢驗市場裡,99.99%的柯潔和0.01%的鳥姐都是被一視同仁的。

區塊鏈當前面對的也是這樣一個場景。

大家不知道你做的好不好,可能你進度條都80%,人家純粹就是發空氣幣騙錢而虛構的項目,在市場面前你們都是一樣的,只要沒有項目落地,都是loser。

所以現在的區塊鏈要學習早期拼多多的生存策略,先活下來在說,否則根據黑暗森林法則,誰高調誰猝死。

低眉順眼者,永遠是主流。

不要看到各種小道消息的利好利空,心態就上下起伏。

生存法則從來都很簡單:忍人所不能忍,能人所不能。

在忍和能這兩條線裡,就是可以騰挪週轉的生存空間。

2、現在能出頭的不靠競爭搶地盤,靠錯位

拼多多和黃錚,這兩種形象是錯位的,而黃錚自己提出的拼多多

黃錚接受《財經》專訪的時候提出的錯位競爭,還是挺值得琢磨的。

當下中國市場競爭的基礎上, 每一張桌子上的人都是滿的。

區塊鏈面對的現狀就是,面對滿桌人,要怎麼迂迴突破?

新興行業必然是存在雙重困境的:桌上的人不願意你上桌,桌下的人更不願意看到你能擠上桌。

這個時候你怎麼辦?

黃錚給出的路子是:不爭地盤,搞錯位。

這條野路子,在區塊鏈裡也是行得通的。

術業有專攻,你說你不懂密碼學、不懂挖礦,是不是就不能投入區塊鏈了。

聰明人告訴你:挖礦可以賺錢,賣給挖礦的鏟子也可以賺錢,甚至給挖礦的賣水都能賺錢。

2018是公鏈年沒啥?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麼,運糧起碼要道路通暢吧,所以大家看準了機會紛紛跟進公鏈。

公鏈搭建好了,發現公鏈與公鏈之間彼此不兼容,怎麼辦?

學秦始皇統一度量衡、搞聯盟鏈,不然你這馬車怎麼能在度量不同的道路上跑的安穩?

道路解決了,那麼要開始運糧了。

區塊鏈世界裡糧草是啥?

錢包、交易所再加個媒體,是當前除了公鏈外,最受關注的。

V神在最近的文章上講了一點:目前大家對於數字幣應用領域的討論是失衡的,大家對於投資的討論過多,對於實際應用的討論過少。

那麼順著這條思路我們能不能再延生下去,先實現小額數字幣的支付落地。

因為想要更多人參與,門檻必須低,要知道幾千幾萬的數字幣,絕大部分的人都不會購買持幣,那麼你如何在這樣的情況下尋求共識,實現通證呢?

坦白講,幣少並不看好作為產品的拼多多,但是幣少認同拼多多背後的生存思路:永遠清醒。

拼多多顛覆的不是淘寶京東,而是傳統互聯網公司的底層價值觀:流量。

如果說拼多多給了區塊鏈什麼啟示的話,那麼爭分奪秒爭取“沉默的大多數”絕對算一條。

總之還是這句話:廣闊天地,大有可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