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光長遠的父母,這樣爲孩子的未來「鋪路」

綜合實力,是檢驗教育成果的最終標準。

“未來10年,50%的人將要失業。”

在一個演講節目中,創新工場董事長李開復說了這樣一句話。

眼光長遠的父母,這樣為孩子的未來“鋪路”

他過去兩年所有的投資,都是機器人管理。因為機器人可以分析所有的股票走勢。它每天讀新聞,讀財報,然後來判斷今天最該買、最該賣的股票是哪一隻。

李開復得過癌症,他當時用的藥,很多醫生都不知道它的存在。醫療進步很快,不是每個醫生都能每天去讀各種學術期刊論文、學最新的治療方式。把人工智能做成醫療助手,可以幫助醫生做判斷和診斷。

未來10年,人類50%的工作會被人工智能取代。孩子活在當下,面向未來。我們必須承認,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很難預料10年、20年後孩子們將面對怎樣的世界。

但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他們終將走出家庭、獨立於社會並且有所作為。

真正愛孩子的父母,要把眼光放得遠一點,注重孩子多種能力的培養,為孩子未來的發展墊好“鋪路石”。

一、獨立思考,學以致用

猶太小孩放學回到家,猶太媽媽問的第一句話可不是“你今天學到什麼,考了幾分?”,而是“你今天在學校,問了老師什麼問題?” 不斷地問問題,尋找真理,是以色列教育的一大特色。

孩子在開放、自由的環境長大,培養出獨立思考的能力,更勇於追求真理,讓只有800多萬人的小國在20年內誕生了10位諾貝爾獎得主。

英國哲學家波蘭尼認為,人類的知識分為兩類: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顯性知識是他人總結的已有的知識,隱性知識本質上是一種理解力,是一種領會,把握經驗,重組經驗,以期達到理智地控制經驗的能力。

對孩子而言,從書本中、課堂上學到前人積累的知識並不等於能力。知識是別人經驗的積累,而能力是自身經驗的積累,是在反覆實踐中形成的內化了的東西,是面對變化可以舉一反三、獨立解決問題的基本素質。

3-6歲是孩子求知慾旺盛時期,他們一天能問出十萬個為什麼。當孩子向我們尋求答案,我們的回答態度就決定了孩子的認知方式,也是對其深入思考問題的重要推力。

父母可以把“為什麼”這個皮球踢回給孩子,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孩子自主思考。

上學之後孩子每天接受各種知識和教育,父母可以引導孩子“批判性思考”,把獨立分析和理性思考作為思維的“過濾網”。

對知識點既不盲目地全盤接受,又虛心地吸取對方的精華,然後通過學以致用,“悟”出自己的思想。

二、引領孩子走近社會

生活中不乏有很多成績好、學歷高,但是缺乏社會經驗、在社會中吃虧、受挫的年輕人。

今年年初,29歲的女博士被自稱是民警的詐騙電話在5天內騙去85萬元存款,直到再也聯繫不上對方才發覺受騙。

當事人反思自己這10年來都泡在實驗室,不關注社會時事,對電信詐騙也沒有警惕。

最近還出現985學校畢業的學霸,在工作後失業3次的新聞。前兩次是沒過試用期,第三次是在工作中與同事出現衝突,一氣之下辭職。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家長除了關注孩子的學習成績,還要指導孩子做些社會實踐、社會觀察,帶孩子在學習之餘走近社會。

比如帶孩子參加社區志願服務,讓孩子瞭解社區的狀況;安排孩子針對某一個問題開展調查研究,並嘗試總結成為“調查報告”。

父親對孩子教育的參與程度也會影響孩子社會化的進程。美國耶魯大學的一項研究成果表明:由男性帶大的孩子確實智商較高,他們在學校裡的成績往往更好,將來走向社會也更容易成功。

在日常生活中,母親與孩子的談話更多是細緻的情感關懷,而父親與孩子的談話則更傾向於哲理、社會經驗。

爸爸可以結合自己的職業,為孩子普及社會經驗和專業知識,進而給孩子提供豐富的成長養料。

比如做警察的爸爸可幫助孩子梳理交通安全常識,做醫生的爸爸不妨向孩子講解夏季傳染病預防內容,當法官的爸爸能給學生普及法律法規知識……

劃重點

現象解析

▪ 科技鉅變,養育孩子要有長遠眼光

▪ 爸爸的關注度,影響孩子的社會能力

▪ 懂得獨立思考,是孩子成長的關鍵

家長應對

▪ 對於孩子的問題,要認真引導

▪ 啟發孩子“批判性思考”,學以致用

▪ 爸爸出力,引領孩子走近社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