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檢薦讀」今天,致敬那場永不屈服的戰爭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時光流逝,有些日子,我們註定無法忘記。

9月3日,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

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紀念日。

每個人都應該銘記!

這是一個讓所有中國人揚眉吐氣的日子!

73年前中國人民獲得了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

時間回到73年前

1945年9月2日

日本代表登上美軍“密蘇里號”軍艦

簽署了投降書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這是一份無條件投降書

14年浴血奮戰

3500多萬同胞傷亡

終於迎來全民族抗戰的勝利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回首14年的殊死搏鬥、不屈抗爭

只有親身經歷過

才知道勝利的得來是多麼不易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中華兒女不屈的抗爭

終於換得

侵略者低下頭顱的這一天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抗日戰爭中

重要戰役200餘次,大小戰鬥20萬次

重要戰役

淞滬會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變),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

淞滬會戰開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盧溝橋事變後,蔣介石為了把日軍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導改變為由東向西,以利於長期作戰,而在上海採取主動反擊的戰役。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日軍投入8個師團和2個旅團20萬餘人,宣佈死傷4萬餘人;中國軍隊投入最精銳的中央教導總隊及八十七師、八十八師及148個師和62個旅80餘萬人,自己統計死傷30萬人。

淞滬會戰中日軍因遭到國民黨的頑強抵抗而損失慘重,這場戰役對於中國而言,標誌兩國之間不宣而戰、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衝突升級為全面戰爭,並徹底粉碎了日本“三個月滅亡中國”計劃。

上高會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上高戰役(日本稱“錦江作戰”或“鄱陽掃蕩戰”)是抗日戰爭中中方取得全面勝利的一場戰役,被軍委會參謀總長何應欽稱為“抗戰以來最精彩的一戰”。

1941年3月,駐南昌的34師團大島茂因友鄰第33師團預定要調到華北,要求33師團走前配合自己掃蕩周圍的中國軍主力,卻因兩個師團嚴重不配合導致34師團扎進4箇中國軍的合圍圈,是為“上高戰役”。中國軍隊統計擊斃日軍大佐聯隊長濱田以下日軍15000餘人,日軍自報傷亡千餘人。

上高會戰在政治和軍事上,給日本侵略者造成了極為沉重的打擊,大大加速了其必然走向滅亡的歷史命運,大大減輕了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深重苦難,延緩了太平洋戰爭的爆發,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反法西斯同盟的正義戰爭中,寫下了光輝的一頁,因而具有深遠的國際意義。

南京保衛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南京保衛戰,又稱南京戰役,是中國軍隊在淞滬會戰失利後,為保衛首都南京與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作戰。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1日,日軍大本營下達“大陸第8號令”,命令華中方面軍與海軍協同,兵分三路,攻佔南京。蔣介石任命唐生智為首都衛戍部隊司令長官,部署南京保衛戰。

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南京各城門先後被日軍攻陷,守軍節節抵抗,犧牲無數。12日,唐生智奉蔣介石命令,下達守軍撤退令。守軍各部因撤退失序,多數滯留城內,被日軍大量屠殺,損失慘重。

12月13日,南京淪陷,日軍開始了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

長沙會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長沙會戰發生在1939年9月到1944年8月期間,中國軍隊與侵華日軍在長沙為中心的第九戰區進行了4次大規模的激烈攻防戰,史稱為“長沙會戰”,或稱“長沙保衛戰”。

在二次世界大戰中,長沙是舉世罕有的受災最嚴重城市之一,整個城市被大火連續燒了兩天兩夜。在這場大火的背後,正是持續6年的四次長沙會戰。

國民政府特別重視長沙地區的防禦,由薛嶽率領的第9戰區集結重兵與日軍在戰線對峙。前2次長沙會戰,雙方都自稱獲得了勝利。從戰術上看,雙方並未分出勝敗,中國軍隊的損失更大;但從戰略上,阻止了日軍的戰略目的,可以認為是抗戰中的勝利。第3次長沙保衛戰則是國民黨軍隊一場典型的勝仗,國民黨軍隊與日軍展開殊死搏鬥,終將日軍擊退。第4次長沙會戰日軍以優勢兵力發動猛攻,中國軍隊被迫撤退。

1938年至1944年,腥風血雨的四次“長沙大會戰”,是八年全國抗戰中中日雙方出動兵力最多(日軍66萬人次,中國軍隊100餘萬人次)、規模最大、歷時最長的一次大會戰。這場震驚世界的會戰前三次以中國軍隊的大獲全勝而告結束,日軍受到中國軍隊的沉重打擊,日軍共傷亡10.7萬人,中國軍隊共傷亡13萬人。

徐州會戰

——抗日戰爭時期一次大規模的防禦戰役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徐州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日雙方在以江蘇省徐州為中心的津浦(天津至浦口)、隴海(寶雞至連雲港)鐵路地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防禦戰役。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其中以1938年三四月間的臺兒莊大戰最為著名,因圍殲日軍一萬餘人,史稱之為臺兒莊大捷。徐州會戰對日軍給予了巨大的打擊,大大遲滯了日軍進攻的腳步,為中方部署武漢會戰贏得了時間。

武漢保衛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武漢會戰,是抗日戰爭時期中國軍隊在武漢地區同日本侵略軍展開的一場會戰。中華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國第5、第9戰區部隊在武漢外圍沿長江南北兩岸展開,戰場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廣大地區,是抗日戰爭戰略防禦階段規模最大、時間最長、殲敵最多的一次戰役 。

此戰,中國軍隊浴血奮戰,大小戰鬥數百次,以傷亡40餘萬的代價,斃傷日軍25.7餘萬,大大消耗了日軍的有生力量,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其速戰速決,逼迫國民政府屈服以結束戰爭的戰略企圖並未達到。此後,中國抗日戰爭進入戰略相持階段。

桂南會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桂南會戰是廣州失陷後,中國守軍抵抗日軍為打擊中國國際交通線並威脅西南大後方而在廣西南寧等地區展開的作戰。日軍侵佔南寧和崑崙關之後,國民黨從數百公里外急調10個精銳師,對日軍發動立體化進攻,取得崑崙關大捷,迫使日軍改變對廣東的作戰計劃,造成日軍在戰略上的部分被動。

滇緬之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日本對緬甸的侵略是1941年12月發起、1942年1月展開的,企圖借重對緬甸的佔領,侵奪美國取道緬甸的大批援華戰略物資,直接切斷中國國民政府唯一的海外交通補給線――滇緬公路,全面封鎖中國,同時揚言將與納粹會師中東。1941年12月23日,中華民國政府與英國方面在重慶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中英軍事同盟 形成,中國為支援英軍在滇緬抗擊日本法西斯、併為了保衛中國西南大後方,組建了中華民國遠征軍。這是中國與盟國直接進行軍事合作的典範,也是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首次出國作戰,立下了赫赫戰功。從中國軍隊入緬算起,中緬印大戰歷時3年零3月,中國投入兵力總計40萬人,傷亡接近20萬人。

太原會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太原會戰包括有:天鎮戰役、平型關戰役、忻口戰役、娘子關戰役、太原保衛戰。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至11月,在抗日戰爭中,中國第2戰區部隊同日軍華北方面軍在山西省北部、東部和中部地區進行的大規模的戰略性防禦戰役。

南口張家口戰役後,日本關東軍察哈爾派遣兵團獨立混成第1旅團一部共1500餘人於1937年9月13日佔領山西大同,立即以一部向豐鎮(今屬內蒙古)進攻,主力向雁北地區進攻。日軍第5師團從河北宣化、新保安西下,連陷廣靈、靈丘、渾源等晉東北城鎮。9月下旬,日軍統帥部命板垣徵四郎率第5師團及察哈爾派遣兵團主力共5萬餘人進攻山西內長城防線,企圖向太原城發展進攻。

中國第二戰區司令長官閻錫山指揮所部退守內長城的平型關、雁門關、神池一線。以第6集團軍總司令楊愛源為右地區總司令,指揮3個軍防守平型關東西一線;以第7集團軍總司令傅作義為左地區總司令,指揮4個軍防守雁門關東西一線;以第71、第72師為預備軍,位於繁峙;令第18集團軍(八路軍)朱德總司令以第115、第120、第129師分別馳援平型關、雁門關、五臺山配合作戰。

百團大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百團大戰是中國抗日戰爭中由中國共產黨所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以下皆以八路軍稱呼),在1940年8月至1941年1月間發動的以破壞華北日軍佔領的交通線、礦山為目的的破襲作戰(又稱晉南遊擊戰)。

參加作戰的中國軍隊包括八路軍120師、129師和晉察冀軍區與當地民兵。也是八路軍在平型關戰役之後參與較具規模的戰役。戰爭初期戰報統計(第一階段)共達一百零五個團,因此定名為百團大戰(原正太戰役)。

百團大戰是抗戰時期中國工農紅軍主動出擊日軍的一次最大規模的戰役,它打出了敵後抗日軍民的聲威,振奮了全國人民爭取抗戰勝利的信心,在戰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國民黨正面戰場。

湘西會戰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湘西會戰也稱雪峰山戰役,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中的最後一次會戰。侵華日軍此戰目的是爭奪芷江空軍基地,故又稱“芷江作戰”。戰爭起於1945年4月9日,止於6月7日。

在雙方參戰總兵力28萬餘人,戰線長達200餘公里。在王耀武指揮下,湘西會戰取得了雪峰山大捷,殲敵3萬餘人。

湘西會戰最後一仗主戰場為懷化漵浦縣的龍潭鎮、溫水鄉和邵陽市洞口縣的高沙、江口、青巖、鐵山一帶。戰役以日本軍隊戰敗而結束。湘西會戰的勝利標誌著中國抗日正面戰場由防禦轉入反攻階段。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讓我們記住保家衛國的抗日英雄

狼牙山五壯士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他們是馬寶玉、葛振林、宋學義、胡德林、胡福才,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出一首氣吞山河的壯麗詩篇。在戰鬥中他們臨危不懼,英勇阻擊,子彈打光後,用石塊還擊,面對步步逼近的敵人,他們寧死不屈,毀掉槍支,義無反顧地縱身跳下數十丈深的懸崖。

馬寶玉、胡德林、胡福才三人壯烈犧牲,但副班長葛振林、戰士宋學義被山崖上的樹枝掛住,倖免於難。

狼牙山五壯士,表現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戰士的崇高革命精神和中華民族不可征服的英雄氣概。

成本華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成本華(1914-1938),安徽省和縣人。1938年初日本侵略者侵入安徽省和縣,成本華與劉志誼夫妻倆一道參加了自衛軍,決心保衛和城、保衛家鄉。和縣人民奮起抵抗,在丈夫劉志犧牲後,為了替被日軍剛槍殺不久的丈夫報仇,成本華繼續與戰友們堅持與日軍血戰,終因寡不敵眾,不幸被俘。但是她寧死不屈,視死如歸,被殘忍殺害。犧牲時年僅24歲。

趙一曼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趙一曼(1905—1936),原名李坤泰,又名李一超,人稱李姐。四川省宜賓縣白花鎮人。中國共產黨黨員,抗日民族英雄,曾就讀於莫斯科中山大學,畢業於黃埔軍校六期。趙一曼1935年擔任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二團政委,同年11月,在與日軍作戰中,趙一曼為掩護部隊腿部負傷後在昏迷中被俘。日軍為了從趙一曼口中獲取到有價值的情報,找了一名軍醫對其腿傷進行了簡單治療後,連夜對其進行了審訊。

在獄中,日本人動用酷刑,她沒有吐露任何信息。趙一曼忍著傷痛怒斥日軍侵略中國以來的各種的罪行。日軍見趙一曼不肯屈服,使用馬鞭狠戳其腿部傷口。身負重傷的趙一曼表現出了一箇中國人保衛民族的決心,痛的幾次昏了過去,仍堅貞不屈說:“我的目的,我的主義,我的信念,就是反滿抗日。”沒說出一字有關抗聯的情況。

趙尚志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趙尚志(1908—1942),熱河朝陽(現遼寧省朝陽市)人,東北抗日聯軍創建人和領導人之一,東北地區最早的共產黨員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國共產黨,北伐戰爭時期,趙尚志在東北地區組織和從事反帝反軍閥的革命活動。“九一八事變”後趙尚志被任命為中共滿洲省委常委、軍委書記。之後,趙尚志領導創建中共巴彥抗日遊擊隊(中國工農紅軍36軍獨立師)北滿珠河反日遊擊隊隊長,後任東北反日遊擊隊哈東支隊司令,東北人民革命軍第三軍軍長,東北抗日聯軍第三軍軍長,北滿抗聯總司令,東北抗日聯軍總司令,東北抗聯第二路軍副總指揮。趙尚志與李兆麟等創建了珠河、湯原抗日遊擊根據地。

1942年,趙尚志被日本特務誘捕。日本特務在行進途中向趙尚志開槍,趙尚志將日本特務擊斃,終因腹部中彈,被預先埋伏的人押回偽警署。趙尚志英勇不屈,堅強就義,時年34歲。

楊靖宇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楊靖宇(1905—1940),原名馬尚德,字驥生,漢族,河南省確山縣人,中國共產黨優秀黨員,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著名抗日民族英雄,鄂豫皖蘇區及其紅軍的創始人之一,東北抗日聯軍的主要創建者和領導人之一,1932年,受命黨中央委託到東北組織抗日聯軍,歷任抗日聯軍總指揮政委等職。

1939年秋冬季,組織東南滿反日偽軍“討伐”作戰,指揮部隊化整為零、分散遊擊,自己率警衛旅轉戰於濛江一帶,在冰天雪地最後隻身與敵周旋5晝夜。

1940年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壯烈犧牲,時年35歲。為紀念他,1946年東北民主聯軍通化支隊改名為楊靖宇支隊,濛江縣改名為靖宇縣。

冷雲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冷雲(1915—1938),出生於黑龍江樺川,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佳木斯等地從事秘密抗日活動。兩年後加入東北抗聯第5軍。成為抗聯戰士的冷雲曾經負責隊伍中的文化教育工作,後來調到第5軍婦女團,歷任小隊長、政治指導員。1938年,冷雲隨第5軍第1師部隊西征。10月上旬,部隊經長途行軍抵達牡丹江下游支流烏斯渾河西岸,但日偽軍千餘人跟蹤而至。師首長命令8名女同志先行渡河,就在她們將要下河時,突然槍聲大作,在冷雲率領下,她們一齊向敵人開火。此刻,日偽軍一面以火力阻止抗聯主力部隊的回援,一面向冷雲等據守的河岸陣地撲來。當她們投出了最後一顆手榴彈後,八人集體投江,壯烈犧牲。

謝晉元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謝晉元(1905—1941),字中民,漢族,廣東梅州蕉嶺縣人。著名抗日英雄,淞滬會戰中率“八百壯士”死守上海四行倉庫,鼓舞了人民的抗戰熱情,被國民政府授予抗戰最高榮譽獎章“青天白日勳章”(第69號) 。1941年4月24日被汪精衛收買的叛徒刺殺身亡。謝晉元遇害的消息傳出後,舉國震驚。5月8日,國民政府通令嘉獎,追贈為陸軍少將。上海30萬民眾前往“孤軍營”弔唁,瞻仰遺容。 毛澤東高度讚譽“八百壯士”為“民族革命典型”。新中國成立後,上海建立晉元高級中學,晉元公園,並以晉元路命名道路 ,以晉元裡命名小區作為紀念 。

張自忠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張自忠(1891—1940),字藎臣,後改藎忱,漢族,山東省臨清人,第五戰區右翼集團軍兼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中國國民黨上將銜陸軍中將,追授二級上將銜,著名抗日將領、民族英雄。1937年至1940年先後參與臨沂向城戰鬥、徐州會戰、武漢會戰、隨棗會戰與棗宜會戰等。1940年在襄陽與日軍戰鬥中,不幸犧牲。

郝夢齡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郝夢齡(1898—1937)字錫九,河北藁城莊合村人,抗日名將,國民革命軍陸軍第9軍軍長,陸軍上將(死後追授)。酷愛讀書、持身以正、治軍嚴明。1937年10月16日,在山西大白水前線忻口會戰中壯烈殉國,是抗戰中犧牲的第一位軍長,1938年的小學國語課本中就有“中國第一個軍長”的題目描寫他。

趙登禹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趙登禹(1898—1937),字舜城,山東菏澤縣杜莊鄉趙樓村人,抗日烈士,中國國民黨黨員。1914年趙登禹加入馮玉祥的部隊,任馮的隨身護兵,跟隨參加北伐戰爭,後國民黨軍改編,回任第二十八旅旅長。跟隨馮玉祥參加“中原大戰”,戰敗後馮的部隊被整編,趙登禹被任命為第29軍37師109旅旅長。 1937年7月28日,對日作戰時壯烈殉國,時年39歲,是抗日殉國的第一位師長。

「新检荐读」今天,致敬那场永不屈服的战争

戰爭的硝煙已然散去

鮮血的印記永不遺忘

翻開歷史的扉頁

我們分明能聽到

鏗鏘的殺伐!

勝利的號角!

今天,

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

讓我們

向先烈致敬!

向勝利致敬!

向勝利致敬,為的是告慰在日本侵華戰爭中慘遭殺戮的千萬同胞和為國捐軀的抗戰英烈。

向勝利致敬,為的是銘記這一改變中國命運的歷史性轉折。

向勝利致敬,為的是捍衛戰後國際秩序、守護世界和平之光。

向勝利致敬,為的是弘揚抗戰精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轉自:閱讀公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