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9月12日,故宫金秋展览季将迎来“清初‘四王’绘画特展”。

据统计,故宫藏有“四王”作品八百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就有104件(套)。

如此丰盛的一场文化大宴,该从哪道菜开始品尝呢?

不如,先来看看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国朝第一卷”,从它的创作故事说起,走进明末清初那段纷繁的艺术时空。


王翚(1632-1717)

字石谷,号耕烟散人、剑门樵客、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

江苏常熟人。

清代著名画家,著有《清晖画跋》。

画法精能、风格多样,在清代极负盛名。

王翚创作的《重江叠嶂图》,

高半米,长逾18米。

画面描绘了岗岭逶迤,巉岩陡壑,

山间树木葱蔚,云气蒸腾,

随着山形地势分别置有竹坞村舍、水榭台阁、

酒店村市、板桥栈道,

其画法融合南北两大流派为一体,

以巨然的披麻皴参以范宽的短直皴,

脉络顺理,气势连贯。

画面上有乾隆题鉴“王翚重江叠嶂,神品第一”、

“国朝第一卷,王翚第一卷”和七律诗一首。

卷后有近人陈宝琛题跋,

足见这幅作品在历朝历代中,

均受到格外的关注。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清 王翚 《重江叠嶂图》卷(局部)

纸本 1684 年 上海博物馆藏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清 王翚 《重江叠嶂图》卷(局部)

纸本 1684 年 上海博物馆藏

尤其是常被人吐槽“农家乐审美”的乾隆,

将其封为“国朝第一卷”,

甚至与黄公望的《富春大岭图》并列“神品第一”,

如此赞誉引得人们不由想要探究它的“诞生”。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清 王翚 《重江叠嶂图》卷(局部)

纸本 1684 年 上海博物馆藏

江南地区,文化底蕴深厚,

一直是文人雅士的聚集地。

清代“虞山画派”大家王翚就活动于这一代。

康熙二十年(1681)冬,

王翚赴邀到秦淮之地的朋友家小住,

期间为当地乡友绘制《江城送别图》卷。

康熙二十三年(1684)夏,

正值江南酷暑炎炎,

时年53岁的王翚同样应邀去秦淮消暑、故地重游。

这次“度假”,

王翚可以说是身闲意适,过得非常惬意,

山川景色钟灵毓秀,

主人招待恳切优渥,

创作灵感如汩汩泉水源源不断。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清 王翚《武夷叠嶂图》轴 1703 年 上海博物馆藏

返家之后,

王翚余兴丝毫不减,

裁纸铺毫,耗时三月,

绘制了生平最为重要的作品——《重江叠嶂图》。

打开《重江叠嶂图》可见卷首右下钤有

“汉阳吴氏藏书画印记”朱文印记,

通卷由九纸拼接而成,

接缝处钤有“汉阳吴氏”朱文椭圆印记,

共有8处,以防割裂。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重江叠嶂图》卷 "汉阳吴氏藏书画印记"朱文印记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重江叠嶂图》卷 "汉阳吴氏"朱文椭圆印

这些印记均属于此图首位拥有者,

也可看出他将此图视同拱璧,极为珍惜。

据考证,这两方印的主人“汉阳吴氏”,

正是王翚的朋友吴正治、吴开治兄弟二人。

兄长吴正治可是大有来头,

他对王翚在京城高官、文人中的推举有着重要的助力,

他也是王翚进京前结识并获赏识的在任最高级别官员。

吴正治(1618-1691)

休宁临溪人,寄籍湖北汉阳;

于顺治六年(1649)举第,累迁至右庶子,授江西南昌道,迁陕西按察使,所至以“清廉执法”著称。

康熙二十年(1681),

吴正治被授武英殿大学士,

参预内阁机务,成为当朝相国。

守正不阿、刚正睿智,

备受康熙倚重,

又奉旨领衔修纂清史而建功,

再次受到康熙嘉奖,

被加封为太子太傅,

后人称其为“修史宰相”。

康熙二十六年(1687)致仕归里,

与弟开治同住。

四年后(1691)病逝,

康熙特赐谥号“文僖”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清 吴正治 《行书诗》扇 四川博物院藏

在吴正治的眼中,

王翚的画艺水平

已经超过吴门画派之首沈周“十倍”,

甚至连王时敏的成就

也不及其弟子王翚的“万分之一”。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清 王翚《江干话别图》卷(局部)

绢本设色 1685 年 上海博物馆藏

王翚的存世作品

大部分集中在他四十至八十岁之间,

近代鉴藏家吴湖帆曾说:

“石谷子(王翚)年四十左右,在娄东王奉常(王时敏)家临摹宋元名迹,艺乃大成,间为太常代笔,亲受指点,益臻神化,故石谷画当以四十至五十为极诣。五十至六十自具面目。六十至七十渐落俗套,每失韵致。七十至八十有衰颓气。八十以外又复变化入神,用笔如万岁枯藤,苍辣兼具,有空前绝后之妙。”

此时的王翚凭借集其大成、自具面目的画艺,

以及为人称颂的人品,

逐渐进入到上层社会的关注范围内。

《重江叠嶂图》(1684年)就是在这一阶段“诞生”的,

吴正治作为王翚的“铁粉”,

自是对这幅作品尤为喜爱,

也为王翚主绘《康熙南巡图》和日后的成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7年后(1691年)王翚受命进京,

主持《康熙南巡图》这部尤为重要的鸿篇巨制,

成就了自己创作状态最佳时的最重要的精品。

一幅佳作,一个好友,

一次机缘,一个评价。

18米的《重江叠嶂图》,

记录的是故事,也是历史。

闲话不多说,一起去看看吧~

看你能不能找齐8方“汉阳吴氏”印,

还有乾隆帝为了避免吐槽藏在画中的其他印章。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王翚——被乾隆亲题的“国朝第一卷”究竟是给谁的?

本文改编自《中国艺术》2018年第3期

凌利中《试析王翚生平各阶段之交游与创作的关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