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紧急通知:呼吁家长在屏幕社交时代,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对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提出5项具体要求。

教育部还发出《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要求各地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信中还有“防迷网”三字文,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随颜老师一起看《通知》全文,一起读信↓↓↓

教育部发紧急通知:呼吁家长在屏幕社交时代,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教育部办公厅

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

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

切实加强责任感紧迫感

当前,网络环境日益复杂多变,各类信息充斥网络,中小学生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教育引导中小学生绿色上网、文明上网,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必然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将教育引导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健全制度机制,强化日常监管,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抓紧抓实抓好这项工作,保障广大中小学生在良好的网络环境下健康快乐成长。

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组织中小学校迅速开展一次全面排查,了解掌握中小学生使用网络基本情况,重点排查学生沉迷游戏等问题。对排查中发现的涉及中小学生的网络违法违规行为,以及宣扬赌博、暴力、色情等内容的网络文化产品,要及时向当地文旅、公安、网信等部门报告,会同相关部门采取针对性措施予以整治。对发现的学生沉迷网络等问题,要结合学生实际,及时给予教育和引导,恢复正常的学习生活。

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会同当地宣传部门以及新闻媒体,集中在开学后、放假前等重点时段播放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提醒,及时向家长推送防范知识。各校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板报广播、校园网站、案例教学、专家讲座、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科学对待、合理使用网络,了解预防沉迷网络知识和方式,提高对网络黄赌毒信息、不良网络游戏等危害性的认识,自觉抵制网络不良信息和不法行为。教育部将研制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教师、家长和学生手册,制作专题警示片,上传教育部门户网站供各地下载使用。

严格规范学校日常管理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研究制定预防学生沉迷网络工作制度,重点加强农村学校、寄宿制学校等管理工作,并指导学校加强对校园网内容管理,建设校园绿色网络。各校要明确学校各岗位教职工的育人责任,将预防沉迷网络工作责任落实到每个管理环节,加强午间、课后等时段管理,规范学生使用手机。教师要及时掌握学生思想情绪和同学关系状况,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各地中小学责任督学要将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工作作为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将督导结果作为评价地方教育工作和学校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

推动家长履行监护职责

各地各校要通过开展家访、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等多种方式,一个不漏地提醒每位家长承担起对孩子的监管职责,帮助家长提高自身网络素养,掌握沉迷网络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知识。要提醒家长加强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特别要安排好孩子放学后和节假日生活,引导孩子绿色上网,及时发现、制止和矫正孩子网络游戏沉迷和不当消费行为。要认真做好预防沉迷网络的《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复印发放工作,确保传达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位家长,并做好回执回收保管。

 教育部办公厅

  2018年4月20日

教育部发紧急通知:呼吁家长在屏幕社交时代,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诸位家长:

互联网络既兴,移动终端正盛;信息交互通达宇内,图文视听精彩纷呈;有助沟通便捷,能广世人见闻,可增少儿学识,更促社会繁荣。然成瘾游戏、邪恶动漫、低俗小说、网络赌博,附生蔓延,危害孩子健康,亟须大力防范。是以倡导全体家长,恪尽父母责任,力行“五要”,与学校共筑防范之堤。

一要善引导,重监督。家长须强化监护职责,养良善之德,树自卫之识,戒网络之瘾,辨不良之讯。

二要重表率,立榜样。家长须重视网瘾危害,懂预防之策,远网游之害,读有益之书,表示范之率。

三要常陪伴,增亲情。家长须营造和美家庭,增亲子之情,理假日之乐,广健康之趣,育博雅之操。

四要导心理,促健康。家长须关注子女情绪,调其心理,坚其意志,勇于面对挫折,正确利用网络。

五要多配合,常沟通。家长须主动配合学校,常通报情况,多交换信息,早发现苗头,防患于未然。

防孩子沉迷网络,须各方尽心尽责。为易记忆、广传播,特附“防迷网”三字文:

互联网,信息广,助学习,促成长。

迷网络,害健康,五个要,记心上。

要指引,履职责,教有方,辨不良。

要身教,行文明,做表率,涵素养。

要陪伴,融亲情,广爱好,重日常。

要疏导,察心理,舒情绪,育心康。

要协同,联家校,勤沟通,强预防。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2018年4月20日

屏幕社交时代,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

伴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在不断地被颠覆。

00后出生的孩子也与以往任何时代都大相径庭。他们生于网络,长于网络,天生拥有着与屏幕对话的能力。新时代的洪流早已锐不可当,屏幕时代下的亲子关系更需要被重新定义。

家长们要进入孩子的屏幕世界,了解孩子的学习进程。因此,研讨屏幕社交时代,建立屏幕使用规则,和孩子共同学习和成长,将屏幕驯化为孩子成长路上的朋友,尤为重要。

教育部发紧急通知:呼吁家长在屏幕社交时代,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新科技时代的到来,给成长于“新旧时代”交替的父母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而家长们首先需要满足的是这三个基本条件:

抛开对屏幕社交的偏见,正确引导孩子适应新时代;进入孩子的屏幕世界,了解孩子学习进程;构建新时代下的亲子关系。

2017年12月17日,三好网创始人、CEO何强曾在“屏幕社交时代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发展峰会”上提出“屏幕社交”的概念,这是国内教育界首次为“屏幕社交”时代做出定义。并发布由何强著作的新时代家庭教育读物--《屏幕社交时代 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本书现已在各大书城上市。

同时,“屏幕社交时代家长如何与孩子交流”全国30城300校公益巡讲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现已走过内蒙古、重庆、四川、山东、北京等多个省市。三好网和诸位教育专家致力于把“屏幕社交”时代里的科学交流理念带给更多家庭,让教育回归家庭。

教育部发紧急通知:呼吁家长在屏幕社交时代,预防孩子沉迷网络!

(三好网创始人、CEO何强在呼市二中进行巡讲)

教育无小事,用何强的话说,教育不等于教训,要三分教,七分等。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世界观、价值观在不断完善。孩子会从父母为其建造的象牙塔里走出来,接触外面更加纷繁的世界。社会中的真善美与假丑恶也将给孩子带来更加直观的感受。

作为父母,我们要有意识、负责任地参与到孩子的屏幕社交生活中,让孩子在疾步向前的同时,有能力偶尔停下来感受自然,感受他们自己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