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销量均小于50万,新能源汽车能实现2018年下半场逆转吗?

近日,新能源汽车行业进入“年中考核期”,上半年新能源汽车整车产销量与充电设施建设情况如何?下半年走势有何玄机?

新能源汽车

上半年成绩:产销量同比均增长

在日前举行的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包括新能源汽车行业相关情况。

据了解,2018年上半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47.6万辆,同比增长88.1%。早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完成销售41.2万辆,同比增长111.5%。其中,纯电动汽车销售31.3万辆,同比增长96.0%;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销售9.9万辆,同比增长181.6%。而同期我国汽车完成销售1406.65万辆,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约占全部汽车销售量的2.9%。

此外,截止到今年6月,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99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162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81.4%,新能源货车2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12.1%。

产销量均小于50万,新能源汽车能实现2018年下半场逆转吗?

今年的目标:会达到120万辆吗?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执行副会长陈斌分析说道,2018年小排量汽车的优惠政策退出,汽车使用环境对汽车消费的约束愈加明显,加之汽车产销量已接近3000万辆,基数很大,汽车工业已经进入到相对平稳的增长期。新能源汽车虽有望保持较快增长,但总体基数较低,对产业升级作用明显,但对全行业经济运行影响不大。

有行业人士担心,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增长情况可能会出现低于预期的现象。2017年12月,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助理许海东曾预测,2018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将超40%,预计会达到100万辆(据统计,2017年全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为79.4万辆和77.7万辆)。

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等人更是预测,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能将达到120万辆。但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上半年产销量分别只有40多万,要达到100万辆乃至120万辆,下半年必须冲击半年60万辆以上的目标!

产销量均小于50万,新能源汽车能实现2018年下半场逆转吗?

下半年预期:平稳发展,增长趋猛

对此,独立汽车咨询顾问张翔接受@新浪南方能源频道 采访时表示,从过往几年的情况来,今年上半年的产销量情况还算可以,下半年往往会比上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且今年下半年不会再有大的政策变动,行业发展会进入平稳上升期。

具体而言,张翔认为新能源汽车的乘用车和物流车仍保持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客车却是负增长,这需要行业内注意。还应看到,在数量之外,得益于补贴政策更新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客观上促进了动力电池容量的升级,使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质量得到了提升。

杭州长江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副总监胡铭也看好新能源汽车下半年的市场走势,“今年超过100万辆的目标应该是没有问题的。首先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比逐步提高是大趋势,只是发展过程中有所波折,这很正常;其次,照惯例下半年的市场交易额按会超过上半年,而且随着更多电动汽车产品投放市场,销量总体还是向上趋势”。

产销量均小于50万,新能源汽车能实现2018年下半场逆转吗?

以长江汽车为例,今年2200台新能源商务车和为美国莱德物流公司制造500台高端电动物流车的订单都会集中在下半年交售。此外,长江汽车下半年还将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销量。

此外,联合电动华南公司副总经理兼吉利新能源总经理贾金政也表示,虽然补贴有所退坡,但受到燃油车限行、上牌难,而新能源车则有明显优势的影响,新能源汽车销售量从4月开始明显上升,保持这一势头,年销售超过100万辆不成问题。

贾金政补充说道,随着吉利、比亚迪等开始推出续航达里程400公里的电动汽车产品,新能源汽车续航力差的问题也开始得到改善,很多消费者都放心购买新能源汽车了。再加上下半年的节日增多,销售商会加大促销力度, 更利于新能源汽车销售额的攀升。贾金政更是表示,全国新能源汽车年销售达120万辆也很有可能。

充电设施

上半年成绩:同比增长近翻倍

日前,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以下简称“充电联盟”)对外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6月,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公共类充电桩271751个,比2017年已有的213903个,增加了57788个,充电设施保有量平稳增长。

在已有的充电桩中,交流充电桩为119445个、直流充电桩87956个、交直流一体充电桩64350个。从2017年7月到2018年6月,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桩约8345个。全国规模化运营商企业移达到16家(充电设施保有量>=1000个)。

新增部分的公共充电桩(含专用)同比增长90.6%,其中符合2015版国标的占比约90%,公交、出租等专用车辆的电量增长呈上升趋势。

产销量均小于50万,新能源汽车能实现2018年下半场逆转吗?

行业分析:“头部效益”的加剧

今年年初,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充电联盟秘书长许艳华曾预计,2018年全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将超过30万个。

张翔表示,国内充电设施的持续增长可以预见,30万个公共充电桩的目标不难完成。但今年来充电设施行业呈现了明显的

“头部效应”,行业内前10名的企业占有了97%的市场份额,头尾分化越来越严重,对于小的桩企而言,发展可能会越来越困难。

另外张翔还认为,今年来看桩企已经开始把目光从一、二线城市往三、四线城市转移。这既是因为大城市的竞争过于激烈,充电桩饱和度较高;另一方面是随着电动汽车在小城市的普及,尚存于“蓝海”中的小城市能有效改善充电桩使用效率较低的问题。

产销量均小于50万,新能源汽车能实现2018年下半场逆转吗?

重庆国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运营总监杨初果则表示,“行业洗牌”是今年以来充电设施行业的大趋势。作为行业中的一员,桩企应有明晰的定位,要争取客户的数量,更要注重客户的质量,“我们注重和‘头部客户’的合作,通过那些引领行业变动的企业来带给我们更好的发展 ”。

杨初果坦言,现在已经不是单纯追求建桩数量的时候了,更重要是建桩的质量,“客户根据用桩需求去选择建桩的地址、建桩的数量和类型,我们据此去做好服务,这样我们建的桩才有高的使用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