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今日来啦!防伏暑、吃伏食、烧伏香

​​今日是己未月庚戌日,正式进入了2018年“三伏天”。

经常听说“三伏”,这到底是什么?

其实,“三伏”包含着两层含义:

首先,"伏"表示秋之气藏伏在地下。

伏天季节由夏转秋,但夏季炎热,五行火旺,秋季五行属金,火克金,伏天由金日开始 ,但金不敢出来,就要潜伏一段时间,“潜伏”就是“伏”的本义。所以“伏”又称“长夏”。

同时,三伏天虽然是秋的隐藏,但却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

“大暑”、“处暑”时节都在三伏里。

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少,地表层热量累积下来。

加上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加强,天气晴朗少云,有利于阳光照射,天气就更热。所以,三伏的另一层意思,则是隐伏避盛暑。

“三伏天”今日来啦!防伏暑、吃伏食、烧伏香

所谓“三伏”,其实是伏天的统称,包含了初伏、中伏和末伏,其中初伏为10天。

今天就是初伏的第一天。

今年的初伏,是从今天庚戌日直到阳历7月26日的己未日。

我国自古对“三伏”天气十分重视,千百年流传下来,“三伏贴”、“三伏药”、“三伏养生”依然受到很多人的热捧。

那我们该怎样利用伏天,从传统习俗来中带来更多好运呢?燚燚为大家收集整理了几条三伏天好运习俗,大家get起来~

一、防伏暑。

三伏是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正所谓:

夏至入头九,羽扇握在手;

二九一十八,脱冠着罗纱;

三九二十七,出门汗欲滴;

四九三十六,卷席露天宿。

消暑是三伏天的必备环节。

“三伏天”今日来啦!防伏暑、吃伏食、烧伏香

古时三伏会在朝廷会举行“赐冰”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以供消暑。普通百姓实在酷热难耐时,也会花银两买凉冰降暑。当时在京城有敲击冰盏、沿街叫卖凉冰的小贩,冰盏发出的声音清脆悦耳,史料记载“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

现在的三伏,解暑的冰淇淋已经随处可见。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随心所欲吃冰,脾胃弱的人吃生冷过多,会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引起食欲不振。此时则可以多吃酸性、凉拌、清炒的食物,避免辛辣温燥。

同时,夏天大量流汗会引起盐分大量流失,所以要及时补充水分和盐。清汤和茶水是个不错选择,汤类含有大量的水分和钠、钾、镁等有机盐,而茶水可生津提神,减轻疲劳。

二、吃伏食。

古代伏天时跟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传承很多食俗。

在北方传得最广的就是:"

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

“三伏天”今日来啦!防伏暑、吃伏食、烧伏香

因为在过去,伏时正是蔬菜接断档之时,汗流浃背的人们,此时想弄些爽口的饭食,而初伏恰逢麦收不到一个月,家家有粮,正是享口福的时候。

正所谓“好吃不如饺子”,夏天蘸醋吃饺子自然成为首选。

饺子形似元宝,“伏”与“福”同音,“初伏”饺子又有“元宝藏福”的说法。

三、烧伏香。

伏天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正值收割、播种的农忙时节。

但此时同样是容易出现自然灾害的时候,农民们抢收抢种,田间管理任务很重。古时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百姓会在此时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保得今年好收成。

现在,伏天过后是商业上“金九银十”,是各行各业旺季的到来。

所以现代烧伏香,也有了不同的含义——保佑工作上顺顺利利,收成满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