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每年春節,為求吉利的中國人往往在家中院內貼上一兩張寫滿吉利話的紅紙。這些吉利話,除了“開門大吉”、“吉星高照”,最為多見、也最為務實的,應該是“五穀豐登”和“六畜興旺”。

六畜,是指豬、馬、牛、羊、雞、狗。“六畜興旺”這句老話,反映出狗與國人間深厚的文化、歷史、飲食淵源。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六畜興旺圖

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是今天,六畜中的豬、馬、牛、羊、雞,都仍然是我們的食材。

那麼狗肉呢,它也是中國人自古以來的食材嗎?

答案是肯定的。

北京山頂洞古人遺址中就有烤食狗肉時遺存的碳骨,在中國大多數新石器時代的遺址上,都曾發現過破碎的狗骨頭,如河北磁山遺址出土的狗頭顱骨和下頜骨都被人類敲砸過,這就是人類吃肉時留下的痕跡。由此看來,在狗最初成為“人類朋友”的時候,已無法避免死後被吃的命運。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新石器時代,狗的下頜骨

狗肉正式進入烹飪的菜單,應該是在商周時期,周代遷都洛邑後,民生恢復、經濟復甦,飲食文化得到迅速發展。《周禮》記載,宮廷廚房中,除了有分工明確的庖人(屠夫)、烹人(廚師)、內饔(yōng)(內廚,專門給皇帝及其親眷做飯的人)、外饔(做大鍋飯的人)等各司其職的膳夫。

還有相對豐富的菜餚品種和烹製方法。“周代八珍”之一的肝膋(音同“遼”,腸子上的脂肪),就是網油烤狗肝。取一副狗肝,用狗的網油裹起來,調味濡溼後放在炭火上烤到焦香為止。馬王堆漢墓出土的簡書上,有犬羹、犬脅炙、犬肝炙等名目。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油烤狗肝

可以說,中國人食用狗肉的習慣,與蛋白質攝入的需求息息相關。在物質匱乏的時代、饑荒的時代、易子而食的時代,吃狗肉是一件無法避免、也不應苛責的事。

從歷史的發展來看,在物質相對充裕的時期,反對食用狗肉的聲音就會出現。比如經濟相對富庶的宋朝,大文學家蘇軾見到集市上有人殺狗,他質問殺狗者,說到:狗“死猶當埋,不忍食其肉,況可得而殺乎?”(狗死了應該埋葬,不忍心吃它的肉,怎麼能殺它呢)。

為什麼進入現代,又一次出現反對吃狗肉的人群了

近年來,反對食用狗肉的聲音逐漸強烈。在小編看來,這是一個積極的信號,它類似於“減輕屠宰動物時的痛楚”、“反對速生雞”(速生雞:一種從出生到宰殺只需要45天,一生中在籠子裡度過的雞)之類的呼籲,它明確地告訴我們,中國人正在逐步實現豐衣足食之後的“倉廩實而知禮節”,當我們不需要藉助任何宗教理論就能夠把同情心放在我們的食用對象身上時。我們離真正的文明又近了一步。

愛狗人士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愛狗人士

愛狗人士一般分為溫和派與極端派:

溫和派一般通過互聯網呼籲不吃狗肉,宣稱狗是人類最忠誠的朋友,認為食用狗肉是對狗忠誠的背叛。

極端派也可以稱為行動派,他們自發成立社團,以QQ群等形式交流資訊:××地又有一卡車狗狗被運往××××地。然後大家各自分工,有人募捐、有人結伴,共赴現場,如果談得攏,就把狗買下來。如果談崩了,就以危險方式阻攔或者強行干擾運輸車輛的運行。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愛狗人士(左)冒充警察

愛狗肉人士

很好理解,這是一個以食用狗肉為嗜好的人群,他們認為狗肉有著其他肉類無法替代的味道和功效。甚至認為狗肉進補,能夠治療自身已有或者潛在的疾病。

他們也許是走在路上的白領,也許的歪腰駝背的老人,也許是嬌小玲瓏的少婦,總而言之,他可能是你身邊的一切人群。

他們可以絲毫不顧忌他人的眼光大快朵頤,在他們眼中

狗就是食物”

“誓死捍衛吃狗的權利”

“不是我養的狗,我可沒有讓人去毒狗哦”

“什麼陪伴和忠誠,它甚至頂不上一塊浸潤了滷汁的脆皮”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狗肉宴

儘管如此,中國人對於狗肉的旺盛需求,和國內肉狗養殖的蹣跚起步,催生了一大批以盜搶犬隻為業的違法人員。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夏至已至,又到了愛狗人士和吃狗肉人士出來活動的季節

1、夏至已至,望各位看好自己的狗。

2、其實,無論看到此文的我們吃與不吃,狗肉的飲食文化和習慣在一時半會總是難以消弭的。

3、愛狗人士對狗狗的愛也不會消減一分。

4、小編能呼籲的,就是希望肉狗的飼養場所繼續擴大,起碼能間接的,讓愛狗人士不那麼痛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