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名片,是“朋友”互相认识、自我介绍最有效最便捷的方法。而一个城市的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根,是这个城市递给世界的名片,是一个地方参与竞争的软实力!江西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是什么?谁最能代表江西?一起看过来!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滕王秋色临江立,红谷高楼云霄天。(张华宏摄)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滕王阁作为“江南第一名楼”当之无愧是江西的文化名片。但是江西文化仅此一楼吗?你太小看咱们了!

南昌:英雄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南昌,军旗升起的地方。第一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在这诞生;第一声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声在这响起。“八一精神”“红色基因”,“天下英雄城南昌”美名扬。八一广场、英雄大桥、解放路、胜利路步行街等,在给每一个来这座城市的人们,提示着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抚州:才子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抚州素有“文化之邦,才子之乡”美誉,自古名人辈出。据有关资料统计,自宋而清,仅临川(抚州)进士及第者2000余人。抚州不仅文化名人多,而且档次高,成就大,列入《中国名人辞典》的鸿儒100多人,如王安石、汤显祖、陆象山、曾巩等。如今,抚州每年被清华北大入取的学子数量名列全省前茅,真乃学霸故乡!

吉安:庐陵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吉安,古称庐陵,庐陵文化起源于青铜文化,发展于隋唐,鼎盛于宋明,历经数千年。主要特征:重视教育,科举兴盛;崇尚文化,名人辈出;推崇忠贞节烈的精神和刚正坚毅的品格。不仅是吉安人民引以为自豪的宝贵文化遗产,而且是江西文化的重要支柱,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中闪烁过夺目的光辉……

赣州:客家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客家人以勤劳和朴实著称。来到世界上客家人聚居最多的赣州,你可以品味甘甜的赣南脐橙,吃地道的赣南小炒鱼,喝赣州苦瓜酒,听赣南客家采茶戏,住客家围屋。在这里,你可以体验到别具风情的客家文化!

宜春:禅宗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宜春是禅宗圣地。仰山栖隐禅寺、洞山普利禅寺、百丈寺、宝峰寺……诸多禅宗寺院集中于宜春,令人向往。境内有着近20处禅宗寺院,构成了罕见的“五百里禅宗长廊”。马祖道一、洞山良价、黄檗希运、百丈怀海、仰山慧寂等高僧大德荟萃,使得宜春的禅宗文化丰富多彩,源远流长。

景德镇:陶瓷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China,中文词义一为“中国”,二为“陶瓷”。天下陶瓷出中国,中国陶瓷出景德镇。“瓷都”的雅称,可不是徒有虚名。景德镇的青花、玲珑、粉彩、颜色釉和雕塑,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

鹰潭:道教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鹰潭,因道而名,道文化源远流长,“不到鹰潭不知‘道’”。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道教源自1900多年前张道陵结庐炼丹创立的正一天师道,现在龙虎山成为享誉世界的中国道教名山,鹰潭也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中国道都”。

新余:仙女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新余风景秀丽,而尤以仙女湖最具神韵,是东晋文学家干宝所著古籍《搜神记》中记述的“七仙女下凡”传说和“中国七夕情人节”的发源地。亿万年鬼斧神工的自然雕琢,千百年历史文化的洗礼积沉淀,赋予了仙女湖以秀丽之容和金玉之质。山因水秀,山水相依,如梦如幻……2015年,新余获得“中国七仙女传说之乡”称号后,新余正致力将“仙女文化”申报国家非遗。

萍乡:红色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萍乡是中国工人运动策源地、秋收起义策源地、中国少年先锋队诞生地、红领巾的摇篮,累积了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在萍乡安源镇、安源煤矿等地,分布着20多个红色旅游景点。萍乡经历了许多风雨,留下许多传奇和印记,让人们记住了位于湘赣交界处的这座山城。

九江:山水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九江,又名浔阳,处众水汇集之地,故名“九江”。有世界级自然景观——庐山,有中国最大的淡水湖——鄱阳湖(其中60%的面积在九江境内),有万里长江流经。因名山名水,数千年孕育了九江丰富的山水文化。一江一湖一山,更赋予了它其他城市无法企及的灵秀。当前,九江正着力打造“宜居、宜游、宜业”的世界知名的山水文化名城。

上饶:江南文化

11个设区市的“文化名片”,谁最能代表江西?

并非上饶没有文化个性,也非上饶文化人太少,而是上饶的地域文化十分丰富,却又过于分散、多元,缺乏占主导地位、被大家所认可的特色。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出灿烂的稻作文化、茶文化、铜文化、戏曲文化、道观文化、鄱阳湖文化、山水文化和书院文化等近十种多元文化。若一定要用一个词来概括的话,”江南文化“可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