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上中秋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秋佳節。按中國古代曆法的解釋,八月是秋季的第二個月,稱“仲秋”,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叫“中秋”。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

畫上中秋


王獻之 《中秋帖》 現藏故宮博物院


魏晉之時,民間便開始有了中秋賞月之舉,但尚未形成習俗。

畫上中秋


五代 《浣月圖軸》 臺北故宮博物院


中秋節的由來,與唐玄宗遊月宮的浪漫傳說息息相關:

相傳某年八月十五之夜,唐玄宗在宮中祭月時隨侍道人作法,將手中柺杖化作空中銀橋後,步入月宮。

但見門樓匾額上書“廣寒清虛之府”,門口的高大桂樹下白兔正在搗藥,宮內嫦娥諸仙女在悠揚的樂曲伴奏下,翩翩起舞。

玄宗從月宮歸來後,命人整理出暗自記下的舞曲,命名為《霓裳羽衣曲》。月宮之所以稱“廣寒宮”,也與此傳說有關。


畫上中秋


宋 馬遠 《月下把杯圖》


賞月之餘,品嚐月餅逐漸成為中秋節的一個民俗符號。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為軍隊的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

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品嚐,從此就有了中秋吃餅食的習俗。


畫上中秋

明 唐寅 《嫦娥執桂圖》


“中秋節”的提法最早出現於南宋吳自牧所著的《夢梁錄》中:“八月十五日中秋節,此日三秋恰半,故謂之‘中秋’。”

事實上,到南宋才有“月餅”一說,但屬市賣食品,與中秋節無關,且很可能是蒸制的。

南宋《武林舊事》一書對此有記載。並且,蒸制月餅至今仍在山東、河南等地流傳。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


畫上中秋


清 高其佩 《嫦娥》


但直到明代,才在《西湖遊覽志會》中有有關於中秋節吃月餅的確切記載。

明代,中國古人過中秋還出現了新氣象,現代必不可少的“月餅”,成為時人過中秋節之必備,現代特別流行的中秋送月餅風俗明代已開始流行。

到了清代,中秋“送月餅”更為流行,並影響到現代人的節日消費行為。


畫上中秋


清 錢杜 《潯江月夜》

《 望 月 懷 遠 》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畫上中秋


清 陳枚 《月曼清遊圖》之 瓊臺賞月

《 月 夜 》

唐·杜甫


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

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畫上中秋

清 《月曼清遊圖》之 瓊臺賞月 細部



畫上中秋

清 郎世寧 《圓明園十二行樂圖》之 八月賞月


八月十五夜玩月


(唐)劉禹錫


天將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淨,秋澄萬景清。

星辰讓光彩,風露發晶英。

能變人間世,翛然是玉京。

畫上中秋


齊白石 《丹桂雙兔》


水 調 歌 頭

宋·蘇軾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

高處不勝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此事古難全。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畫上中秋


張大千 《嫦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