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熟悉中國近代史的朋友一定對“安慶軍械所”這幾個字印象深刻,中學歷史課經常見到,而且是重點考試內容。清咸豐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861年,依靠中國人自己的力量建立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座近代軍事工業企業——安慶內軍械所,在安徽省安慶市設立,成為中國第一個近代軍工廠,標誌著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發起,也是安慶機械工業的開端,在中國歷史上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時刻,現在在安慶市還有安慶軍械所的遺址。

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安慶,是安徽省地級市,位於長江中下游,八百里皖江的源頭,西鄰湖北,南望江西,西北靠大別山,東南倚黃山,自古有“萬里長江此封喉,吳楚分僵第一州”之美稱,足見安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安慶港是長江流域的重要港口,安徽境內唯一深水良港,為皖西南咽喉。

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安慶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始建於南宋景定元年(1260年),而安慶港比安慶城的歷史更悠久,最早在南宋時期,安慶還沒有建城時便已經有了盛唐灣古渡口,1902年安慶就開闢為“通商口岸”,因此安慶港素有“千年古渡百年港”和“八省通津”的美譽。

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安慶的名字含“平安吉慶”之意,始於南宋紹興十七年(1147年)“改德慶軍為安慶軍”,取“同安郡”和“德慶軍”各一個字得名“安慶”,同安郡是隋朝的叫法,就是今天的桐城。安慶還有個名字叫“宜城”,意思是“此地宜城”,相傳東晉詩人、堪輿風水家郭璞登盛唐山眺望長江,定論此地適宜建城,故取此名。

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安慶自南宋建城直到清末一直是安徽地區的政治中心,因為安慶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控制金陵的西大門,明末以後的安徽巡撫都鎮守在安慶,清乾隆二十五年到民國時期安慶還是安徽布政使司和省會所在地,皖河源頭,安徽還曾叫皖省,安徽的簡稱“皖”便由此而來。

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安徽境內名山大川遍佈,現在名氣最大的當屬黃山,其實安慶境內的天柱山同樣風景不殊。天柱山是安徽之源,世界地質公園、國家級森林公園、中國最早的五嶽之南嶽(古代的排名),也是安徽三大名山之一,另外兩座就是黃山和九華山。

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天柱山主峰天柱峰海拔1488.4米,很多歷史典籍都對天柱山有記載,天柱山景區主要景點有45峰、17嶺、18崖、22洞、86怪石、18瀑、17泉,煉丹湖、飛來峰、龍潭河、三祖禪寺、神秘谷等等著名景點,形態各異的山峰使人流連忘返,自古便是旅遊名勝。

萬里長江第四十三鎮——安慶,萬里長江此封喉,千年古渡百年港

迎江寺,古城萬佛寺、護國永昌禪寺,位於安慶樅陽門外的長江邊上,始建於北宋開寶七年(公元974年),明萬曆年間重修,寺內建築有殿堂樓閣以及古塔花園等,殿宇華麗、氣勢恢宏,為長江沿岸名剎。寺門上“迎江寺”三個金字由清光緒皇帝手書。

關注行者老張旅行自媒體,欣賞大美中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