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毀掉一個孩子的自信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

孩子是否自信,是我們經常會掛在嘴邊的一個評價。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孩子能成為自信的人,因為自信的孩子願意學習新的技能,面對新的挑戰。

但現實是,有相當多孩子缺乏自信。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

沒有哪個孩子天生就是不自信的。

斯科特·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書中寫道:“自信須從幼年培養,不然成年後再作補救,往往事倍功半。”

從很大程度上來說,孩子的自信與大人的培養有很大的關係。父母生活中的不經意的言行,都可能摧毀孩子的自信。

你是不是經常這樣?

1. 常跟孩子哭窮

很多父母常跟孩子“哭窮”,想以此來激勵孩子努力學習。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

貧窮感會帶給孩子什麼?

最直接的就是是自卑感、匱乏感和愧疚感。

其實富養窮養取決於父母的心態,跟經濟能力關係不大,更多的是精神層面的教育和培養。

即使生活不富足,只要家庭保持生活的美感,孩子們也同樣能自信、愉快地成長。

2. 有條件的愛

父母的愛和回應,是孩子自信的起點。

心理學家認為,孩子的自信,對自己作為一個人的價值的肯定,從根本上講是來自父母無條件的愛。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

幾乎所有的父母都覺得自己愛孩子,實際上,很多時候這些愛都是有條件的。

孩子上家長安排的興趣班、聽話懂事、做父母認可的事等等,這些往往是得到家長的愛的條件。

但是你知道嗎?

孩子小時候,得到的愛越是有條件,長大後他的自我價值感就越低。

3. 破壞性批評

什麼是破壞性批評?

簡單來說就是家長對犯錯的孩子,採用嘲笑侮辱、諷刺挖苦等語言進行批評,傷害孩子的自尊心。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

每個人的童年時期,心靈是極度敞開的。

這些父母說的過激性語言,也很可能成為孩子消極的自我暗示,讓孩子長期處於羞愧、自卑等情緒中。

4. 常拿比孩子“行”的人刺激他

一個人首先有自尊,然後才會自信。

很多家長試圖用親戚朋友家的孩子,和自己家的孩子進行比較,以此來激勵孩子。

但是這世界上有哪個人,會喜歡自己技不如人的感覺?

這樣做除了一次又一次傷害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沒有其他正面的作用。

5. 不信任孩子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年紀小,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不相信孩子。比如孩子本該自己吃飯時,大人怕孩子弄髒衣服。

家長總認為孩子還小,現在先包辦了,等他長大了再說不遲。

其實不然。

如果父母一直不信任孩子,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孩子離開父母的身邊的時候,會覺得事事都難做,事事都不成功,挫敗感會常陪孩子左右。

6. 只盯住孩子的缺點

發現孩子的優點,告訴他什麼地方行。而不是總揪住孩子的缺點,暗示他沒有行的地方。

如果父母只看到孩子,學習不行:長相不行、交際不行、運動不行、馬虎,粗心......

那麼這些評價會轉換成孩子內在的聲音,不斷提醒著他們,使孩子出現消極的自我感覺。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
如何毁掉一个孩子的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