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愛出汗是病嗎?關鍵看這2個指標!

你發現了嗎?寶寶雖然小,可是出起汗來比大人還要厲害!動不動渾身已經粘糊糊的了。

如果正常出汗當然無大礙,但是過多的出汗對身體是有影響的:

汗水的主要成分是水,同時含有一定量的無機鹽和微量元素,大量流汗會對人體水分、鹽、微量元素和維生素代謝造成一定的影響。出汗多的寶寶更容易丟失大量水分、鹽和微量元素;出汗多的寶寶更容易受涼感冒,且造成體質變弱,如果媽媽餵養不當的話,會進一步影響寶寶消化吸收,從而導致寶寶發生營養不良。
寶寶愛出汗是病嗎?關鍵看這2個指標!

寶寶每天出這麼多汗真的正常嗎?如何辨別寶寶正常出汗和非正常出汗?

今天Wendy媽咪來為大家講解一直困擾很多媽媽的寶寶出汗問題!

寶寶愛出汗是病嗎?關鍵看這2個指標!

汗是人體在運動或是其他因素作用下通過皮表毛孔排除的液體,出汗是人體的一種正常現象。由於寶寶生長髮育迅速,新陳代謝較成人旺盛,所產生的熱量及代謝產物也相對較多。而寶寶的植物神經發育還未完善,在入睡時,主管汗腺的交感神經會因失去大腦的控制而一時興奮,出現多汗現象。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天氣炎熱,衣服、被褥過厚,或餵奶過急、劇烈運動等,寶寶都會比成人更容易出汗。一般來說,沒有其他伴隨症狀的話,不屬於病態。

如果伴隨有其他症狀,如入睡時整夜汗出不止、透枕溼衣,且伴有煩躁、哭鬧、消瘦等症狀的話,則是病理性多汗,需要去醫院就診。

寶寶愛出汗是病嗎?關鍵看這2個指標!

如何區分寶寶生理性多汗還是病理性多汗?

1.生理性多汗

生理性多汗是指寶寶發育良好,身體健康,無任何疾病引起的出汗,通常在入睡後半小時之內,且以額頭及頸部汗出為主,一般在睡後2小時之內慢慢停止,多見於3-7歲的寶寶,隨年齡的增長會逐漸消失。

引起生理性多汗的常見原因:

  • 大人總是怕寶寶冷,給寶寶穿太多的衣服,蓋很厚的被子
  • 寶寶愛玩,運動量過大
  • 睡前吃奶,且吃的過急
  • 夏天天氣熱,室內通風不好
寶寶愛出汗是病嗎?關鍵看這2個指標!

2.病理性多汗

病理性多汗是指寶寶患有已知的或潛在的疾病而引起的出汗。

不同類型病理性出汗的主要表現:

  • 佝僂病:以3歲寶寶為主,主要表現在入睡後就開始多汗,尤其是頭部,能溼透枕巾,並伴有枕禿和驚哭,主要是由血鈣偏低引起的。
  • 活動性結核病:不僅上半夜出汗,下半夜及天亮也常出汗,同時會伴有低熱、咳嗽、消瘦、無力、臉色潮紅等症狀。
  • 低血糖:寶寶經常在天亮前或清晨空腹時多汗。

判斷病理性多汗,除必須結合病史、體徵分析以外,還應進行有關檢查,才能做出正確診斷和治療,父母不能擅自下結論,隨便給寶寶用藥。如果發現寶寶有上述表現,可以帶寶寶去醫院檢查,以便及時做出診斷。

寶寶愛出汗是病嗎?關鍵看這2個指標!

汗寶寶的日常護理6大對策

1.為寶寶穿著棉質寬鬆的衣服

純棉質地的內衣,不僅透氣、吸汗,貼身穿著也比較舒適。媽媽幫寶寶準備衣服的時候要儘量挑選寬鬆、舒適的純棉質地衣物。

2.及時為寶寶補充水分和微量元素

對於出汗較多的寶寶,爸爸媽媽應通過各種方式讓寶寶及時補充因出汗多而流失的水分和微量元素等物質。可以喂寶寶蔬菜湯,不但能補充水分,還能補充電解質,試著準備些不同的蔬菜湯。

3.合理調節室內溫度、溼度

每天早中晚堅持定期通風換氣,儘量做到每次開窗10-30分鐘。如果是炎熱的夏天,可使用電扇或空調降溫,但注意風不能直接對著寶寶吹,尤其是在寶寶睡著後,皮膚毛孔開放,身上有汗,直接吹的話,容易受涼。

4.勤洗澡,保持皮膚清潔

寶寶出汗多的話,要勤給寶寶洗澡,以保持皮膚清潔、乾燥。因為寶寶皮膚十分嬌嫩,若過多的汗液積聚在皮膚褶皺處如頸部、腋窩、腹股溝等處,容易導致皮膚潰爛病引發皮膚感染。

寶寶愛出汗是病嗎?關鍵看這2個指標!

5.加強寶寶的心智教育

加強寶寶的心智教育,比如媽媽可以拿出寶寶喜愛的繪本,與寶寶進行親子閱讀,這樣不僅對寶寶心智培養十分有益,也能加速寶寶神經系統調節功能的健全。

6.睡前避免劇烈的運動

活潑好動是寶寶的天性,有的寶寶即使上床後也不得安寧,所以入睡後頭部也會出汗,因此在寶寶準備睡覺之前,媽媽要儘量讓寶寶安靜下來,不要做劇烈的運動。

一般來說,寶寶出汗是比較正常的現象,但是媽媽也要做個有心人,如果寶寶出汗多並出現其他一些病理性症狀,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寶寶愛出汗是病嗎?關鍵看這2個指標!

關注“Wendy媽咪育兒說”,每天獲取育兒乾貨,陪伴寶寶健康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