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導讀:

拼多多是目前國內主流的購物網站,它在不到3年的時間成功上市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幫我砍一刀”也成為了親朋好友之間聯絡感情的一種方式。雖然拼多多被爆出產品質量與山寨產品的問題,但是拼多多的這種社交思維是非常值得餐飲人學習的。

拼多多的社交模式

如今快速發展的國內餐飲市場給我國的餐飲企業提出了更多的挑戰,單純地做好餐品已經無法保證餐企能在市場上獲得盈利,如何打造餐廳的企業文化、獲得廣泛傳播,是餐企現下面臨的主要問題。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近幾年,整個餐飲企業不斷變化推陳出新,其中娛樂至上的社交屬性、互動性逐漸成為吸引新生代消費者不可或缺的要素。在這種趨勢下,玩的好社交就能迅速在市場中脫穎而出。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而最近頻頻出鏡的拼多多就以拼單減免費用的形式為社交屬性給出了啟示。在以“拼團”為主的拼多多平臺,消費者開團後如果想要花最少的錢買到產品,就得多發拼多多團購鏈接到微信群或是好友微信上。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這種拼團玩法架構起了一個完整的社交網絡,使得消費者由點及面地鋪開,為拼多多實現了品牌傳播的目的,迅速打開了知名度。

通過深度的社交玩法,拼多多挖掘出了消費者間的聯動性,它的成功也印證了社交功能之於消費市場的重要性。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餐飲是個融合性極強的行業,零售、科技、旅遊、文化、農業、娛樂等諸多不同的模式都能與餐飲融合在一起,這種涵蓋社交屬性的經營手法,餐企究竟應該如何打造自己的社交功能呢?

社交在餐廳內的運用

社交在餐廳內的運用主要藉助外部元素吸引消費者,使雙方間產生互動。而蹭熱點是餐飲慣常使用的方法之一,藉助熱點事件與消費者產生互動激發潛在用戶的興趣,實現首次消費進而通過產品實現二次復購。藉助熱點最大化地展現自家產品的魅力。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今年大火的抖音短視頻平臺就成了很多餐企展示產品的平臺。比如海底撈就在此平臺上向消費者展現了自家產品的DIY魅力。豆腐裡放豆花醬、麵筋裡灌蛋液和蝦滑等各種抖音花式吃法,讓不少消費者感到驚奇,原來海底撈還能這樣吃。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在當下市場消費者追求新意、好玩,像這樣的花式吃法短視頻可謂快準狠地戳中了消費者的痛點,僅一個灌麵筋就能獲得十多萬的點贊量。類似的還有西貝莜麵村,西貝員工趙晨光以自己在店中搓莜麵的抖音視頻,就獲得了超60萬點贊量,給西貝帶來了極大的曝光度。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在餐廳裡,還可以通過給餐廳賦予主題,可以很好的強化餐廳社交屬性,同時它也讓消費者更容易識別餐廳的特徵,更好地刺激消費者進行消費。賦予主題的方式與熱點有相似之處,大多數餐廳都是基於時下消費者最為關注的事物進行主題設計的。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這主要是為了迎合他們的喜好,與消費者產生共同點。這之中如肯德基在主題設計方面就做的非常好。

2016年9月的時候,網易推出的陰陽師一度成為最熱門手遊,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追捧。而肯德基就藉此機會,在北京、上海、杭州、成都等多個城市推出陰陽師主題餐廳和主題套餐。

社交在餐廳外的運用

社交在餐廳外的運用與餐廳內有所不同,讓消費者們以餐企為媒介產生互動是餐廳外社交的主要運用形式,它的目的在於通過這種形式讓消費者產生二次消費。

以小巴扎大盤雞為例,其運用了新零售的模式。在北京的第四家店面開業的時候,小巴扎大盤雞推出了“免費贈送21杯酸奶”活動。分享圖片,免費請好友喝2杯新疆核桃酸奶。小巴扎大盤雞。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小巴扎大盤雞由餐廳服務員引導消費者關注公眾號,每個消費者通過公眾號拿到領取酸奶的名額。消費者每天領取一杯免費酸奶後,要向周圍好友線上分享活動圖片,則解鎖一杯免費酸奶,同時消費者還能免費請朋友喝兩杯酸奶。

拼多多背後的社交場景思維,餐飲人再不學就等著被淘汰吧

這樣的做法給了消費者不斷轉發分享的動力。讓餐飲企業通過一個哥消費者將客戶群再度鋪開。如此不斷循環反覆,最終達成的效益是不可估量的。類似這樣的方式對於大部分餐企來說都是可操作性很強的方式。

社交是餐廳不可或缺的重點

我們可以看到,餐飲的融合能力是極強,而今餐廳與消費者的互動性會對餐企經營發展造成影響。如今競爭激烈的市場裡,社交與經營餐廳融合,為消費者創造社交場景已逐漸成為新的不可或缺的關注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